吴生元教授辨治慢性胃病经验4法介绍

2012-12-10 11:17罗世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嗳气吴老运化

罗世伟

(重庆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庆 400020)

从2011年11月始,笔者有幸侍医在全国首批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中医医院老院长吴生元老师左右,老师学验俱丰,治疗各类疾病,条理清晰,提纲挈领,临床疗效甚佳。笔者就老师辨治脾胃病4法介绍如下,供同道参阅。

1 辨治4法

1.1 疏肝为要,土木同调 《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讲既病防变的治法。吴老反过来看,认为肝与脾胃关系密切,在辨治脾胃病上,当见脾胃之病,亦应知肝传脾。这类患者非常多见,常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食后加重,嗳气矢气,大便不爽,脉弦等肝胃不和,气滞不舒的证候。在治疗上,宜疏肝理脾,土木同调,吴老用自拟柴胡疏肝汤加减。处方:党参30g,柴胡、法夏、焦楂、佛手、炙香附、肉桂各15g,黄芩、菖蒲、台乌各10g,公丁香8g,大枣5枚。加减:大便不爽者加火麻仁15g,郁李仁15g;胀痛甚者加金铃子散。水煎服,2日1剂,每日2次。

刘某,男,56岁,于2012年2月7日初诊。该患者心下胀痛半年,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服西药,起初可缓解,之后时好时坏,近2月症状加重不减,食后胀痛难忍,慕名前来吴老处诊治。见患者面色萎黄,痛苦面容,询其患者,因家务事夫妻吵架后加重,脘腹痞闷不舒,食后胀痛难忍,嗳气或矢气后稍减,大便不爽,小便调,舌淡苔白,脉弦缓。证属肝胃不和,气滞不疏,用吴老自拟柴胡疏肝汤加白术15g,枳壳15g,5剂服完后,心下胀痛大减,效不更方,续服3剂,诸症悉除。吴老又开参苓白术散5剂,以善其后。

1.2 健脾醒胃,芳香化浊 脾属脏,胃属府,以膜相连,互为表里。中医认为,脾运胃纳,化生精微;脾升胃降,斡旋气机;脾主湿,胃主燥,阴阳表里,刚柔相济,共主消化吸收,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所以,吴老认为,西医的消化性疾病,不管病变部位是在具体的脾胃,还是在肠道,其病变重心都应着眼于脾胃,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最终导致的还是脾虚不运,胃纳呆滞,以致水谷难化,腐浊停留胃肠而表现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的各种消化道疾病,临床常表现为神倦乏力,面色萎黄,脘闷不适,嗳气,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厚腻,脉沉缓。因此,吴老治疗脾胃疾病,首重脾气的健运,脾气健,则运化如常,脾气健,则胃纳有序,脾气健,则脾胃疾病除。吴老首选方为加味香砂六君汤,处方:党参、炒麦芽各30g,茯苓、白术、砂仁、法夏、鸡内金、焦楂、肉桂各15g,陈皮、木香、菖蒲、甘草各10g,公丁香8g。加减:(1)有消化道溃疡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各15g;(2)脾虚寒者加炮姜(干姜)、荜拨各10g;(3)恶心欲吐者加竹茹10g,黄连6g;(4)湿浊重者加藿香、佩兰各10g,苍术、薏苡仁各15g。水煎服,2日1剂,每日2次。

张某,女,28岁,于2012年1月7日初诊。患者患食道炎、胃溃疡5年,胃痛反复发作,不发作时,则胃脘痞闷,多嗳气,有时反胃泛酸,食不甘味,饮食稍不慎即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面色无华,便溏,眼睛发胀,睡不安稳,月经周期延后,且痛经,白带多,舌淡苔白厚腻,脉弦缓。证属:脾虚湿滞。治宜健脾醒胃,芳香化浊,用香砂六君子汤加海螵蛸、煅瓦楞、延胡索各15g,川楝子6g,生姜30g。服完7剂后,胃已不痛,脘闷嗳气大减,胃纳转佳,大便基本成形。上方去延胡索,川楝子,加佩兰10g,薏苡仁30g,7剂,水煎服,2日1剂,每日2次,早晚分服。半月后复诊,诸症痊愈,吴老以加味香砂六君汤原方,加海螵蛸、煅瓦楞、白及,嘱其再服7剂,并建议服完后,再作胃镜检查,后托病友转告,胃镜复查胃溃疡已愈。

1.3 和胃降逆,以降为顺 脾胃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不外“受纳运化,升清降浊”八个字,“运化”、“升清”主要是脾的生理功能,所以吴老治疗脾胃疾病,首重脾气的健运,但脾与胃两者刚柔相济,相反相成,缺一不可,胃的“受纳”、“降浊”功能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如果胃的“受纳”、“降浊”功能失常,浊气不降,胃气上逆,同样导致脾的功能失常,产生脾胃疾病,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浊气在上,则生缜胀”。临床常表现为嗳气呃逆,脘腹胀满,心下灼热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等胃气上逆的证候。因此,吴老根据叶天士“纳食入胃……,胃宜降则和”的精神,以降为顺,和胃降逆,选用丁香柿蒂汤加味治疗。处方:党参30g,煅瓦楞、海螵蛸、肉桂、炒麦芽各15g,竹茹、陈皮、法夏、木香、砂仁、旋复花、菖蒲、柿蒂、甘草各10g,公丁香8g。

王某,女,43岁,于2011年11月26日初诊。患者患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伴糜烂10余年,胃胀,灼热隐痛,嗳气呃逆,不能平卧,口腻泛酸,食蜂蜜、水果、糯米等胃酸增多难受,大便时干时稀,畏寒怕冷,舌淡苔腻,脉沉弦缓。吴老辨病为胃胀,辨证为胃气不顺。用丁香柿蒂汤加薏苡仁、白豆蔻各15g,5剂,水煎服,2日1剂,早晚各服1次。服完5剂,嗳气呃逆,口腻泛酸已除,能平卧,但仍胃胀,灼热隐痛,原方加佛手30 g,炙香附15g,7剂,煎服法同上。半月后来诊,患者大喜,胃胀,灼热隐痛大减,大便也已成形。吴老再以加味香砂六君汤15剂,嘱其再服1月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患者告知痼疾已3月未发。

1.4 重视脾阳,益火暖土贯穿始终 吴老认为,所谓脾阳,指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脾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湿、升运清阳、温煦四肢肌肉等功能,都是脾的阳气完成的。因此,脾阳在脾胃的生理和病理上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治疗脾胃疾病时,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消化道病种,吴老无不强调脾阳的重要性,然而脾阳的健旺,又离不开肾阳的温煦,所以,益火暖土,健运脾阳,始终贯穿在各种胃病治法之中,如木香、砂仁、公丁香、肉桂可以说是常不离手。吴老认为,脾阳旺,则脾气健;脾气健,则胃气强,脾胃功能强健,则胃病除矣。

2 讨论

吴老辨治脾胃疾病(即现代所说的消化系统疾病)经验,看似平淡无奇,没什么标新立异的东西,但临床疗效非凡。学生认为,这里包含了中医的大学问:第一,完全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消化系统疾病,西医包含反流性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各种肠炎等多种疾病。西医治疗,常常把它们割裂开来治疗,许多所谓新学中医者也不例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吴老始终把其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看待,因此,落脚在起主导作用的脾胃功能的恢复上,通过脾胃功能的恢复,达到其他胃肠病变的康复。第二,提纲挈领,易于临床把握。不管是中医的脾胃疾病,还是西医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都包含多个病种,脾胃病的证型几十个,治法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看起来分类细致透彻,条理分明,但让临床医生感觉是高深莫测,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难以把握。如果忘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正应了前贤一句话,理越细,旨愈乱。吴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辨治脾胃病的主要4法,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可以说把握了辨治脾胃病的精髓,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嗳气吴老运化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虚惊一场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唱歌排解烦心事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嗳气饱胀,可能是肠胃“发脾气”
脾主运化浅议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
上如浮云 下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