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发展与地区差异---基于中国21个省区的检验

2012-12-11 08:00赵维良
关键词:省区中心体系

赵维良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地区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地区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然而收入差距日趋严重,且呈不断扩大趋势.《世界发展报告2006》显示,以基尼系数度量收入差距水平,在127个国家中,中国位于第95位,在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基尼系数略高于中国,其他高于中国的国家均集中在拉美与非洲.在地区层面,赵永等通过对全国338个地、市、州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市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总体上也有继续扩大的趋势.[1]地区差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成为备受学界、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欧洲为了控制地区发展不均衡,1999年引进了"多中心性(polycentricity)"的城市发展理念[2].多中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而且是一种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3].多中心结构下的区域发展能制定更合适的公共政策,使区域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4].经济活动过于集中使大城市房价过高,交通拥堵,多中心发展能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多中心能提供可持续的空间发展和空间公平,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工作机会、社会服务等的公平分布[5].多中心发展还提高了各个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有利于平等合作,使区域治理更加有效.

笔者试图采取一条较为不同的路径来探寻中国城市体系和地区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把城市体系与地区差异联系起来尽管不是那么直接,却能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地区差异,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对多中心城市体系发展与地区差异关系的探讨,以期对现有研究进行补充,为全面认识我国地区差异,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借鉴.

一、城市体系与地区差异

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型认为,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之间存在两种作用:一种是扩散效应,生产要素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另一种是极化效应,生产要素从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流动,抑制落后地区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威廉姆森(1965)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将起主导作用,地区差距趋于扩大;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扩散作用将发挥主导作用,使地区差距转向缩小,整体变化轨迹呈现一条倒"U"曲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以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区域.地级市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其管理区域较省级行政区小,但复杂程度并不亚于省级行政区,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地区,又包括大量的乡村地区和乡村居民,对于平衡城乡发展,地级市实际是进行有效政策调整的第一线[6].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由单一城市或地区就能推动的,而是各个城市和地区全面发展的结果,其成功发展依赖于一系列的整体协调性运动.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城市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从极化发展走向集聚演进,已经成为近百年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显然路径[7].单中心的城市体系,有一个支配性(优势)城市,资本、要素等资源经常优于其他地区,从而使其与其他城市产生更多的分歧;而多中心城市体系更容易实现区域的集聚,通过区域外溢动态增长极的支持成为整个国家和区域的引擎.

地区差异是近几十年区域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多中心区域和空间政策更多关注"多中心发展"下的城市体系.多中心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等功能平衡分布在城市体系,其发展思路是一个区域中多中心比一个或两个中心好[8],只有多中心发展才能发掘地区发展潜力.多中心发展被认为能减少地区差异,如欧洲发展的最主要目标是均衡的、多中心的城市体系和新的城乡关系,在地区合作的讨论中多中心思想也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很多追求多中心发展的欧洲国家,也非常重视首位城市在减少地区差异中的优势[9].很显然,政策制定者假定城市体系和地区差异的持久性之间有很强的关系.然而,这种多中心城市体系与较少地区差异强相关的假定还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经验证实.本文的目标就是利用现阶段中国地区发展状况检验这种假说,相对多中心城市体系的区域是否比单中心区域具有更少的地区差异?

二、中国的区域多中心发展

多中心性指给定区域具有多个经济发展核心.从形态学特性看,城市规模和空间距离是确定城市体系多中心和单中心的决定因素.目前,世界上发育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如以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大阪等为中心的日本东海岸城市群,以蒙特利尔、多伦多、底特律、芝加哥等为中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以阿姆斯特丹、波恩等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实际上是以多个大城市为中心组成的巨型多中心城市体系.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区域从农业状态转变到成熟工业状态,经历了4个阶段,即从低水平均衡阶段向极化发展阶段、扩散发展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演变,这期间区域结构也从"核心-边缘"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多中心结构是区域更加稳定、高级的结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的全球化、市场化进程,使得中国城市区域的空间发展日益呈现出功能多中心趋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大部分省区出现了单中心极化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设施条件的迅速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的网路化发展,使得区域内部功能性联系日益密切.大部分省区从单中心极化发展向"核心-边缘"结构的扩散发展,市场驱动的功能多中心已经浮现.在区域城市体系从形态多中心向功能多中心演进的同时,各大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开始呈现出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撤县设区"浪潮所引起的城市空间的扩张与重构,使得绝大多数省区的城市体系呈现出多中心性形态.

三、中国城市体系多中心性及地区差异测算

1.样本与数据

长期以来,学者立足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研究我国整体发展水平,东、中、西三大地带,南北区域和城乡之间等的差距.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仅表现在地带间和省际,区域内部和省域内部的差距也较为明显.与省级行政区相比,地级市的数量接近省区数量的10倍,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大幅度缩小,由大行政区域面积平均效应掩盖的地区发展内部差异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减[6].

由于各地区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以及制度变迁的起点也就存在着差异,制度因素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10].由于省级行政区划经济功能完备,辖区范围稳定,制度环境相似,本文选择省级行政单位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利用空间计量及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各省区2008年多中心发展与地区差异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每个省区选取人口最多的8个城市进行计算和分析,地级城市达到8个的省区有21个,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

2.多中心性

多中心性已经广泛应用于欧洲整体及其各个国家、区域、城市空间尺度的测量.形态学上,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距离是确定一个城市体系多中心或单中心的决定因素,笔者通过这两个路径来测量区域城市体系的多中心特征.

第一个路径以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为基础,规模分布越平坦,等级性越少,城市体系呈现的多中心性就越强,反之,单中心倾向越明显.笔者计算了每个省区人口最多的8个城市人口规模回归线的斜率,结果见表1.其中安徽的多中心程度最高,陕西的单中心程度最高,两个省区的人口规模分布如图1所示.

安徽:人口(lgP)=2.377-0.307*位序(lgR) (R2=0.666)

陕西:人口(lgP)=2.595-0.995*位序(lgR) (R2=0.905)

图1 安徽和陕西的人口规模分布

表1 各省区单中心/多中心程度

另一个测量区域多中心的方法是大城市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如果最大的几个城市集聚在一起,即使城市人口规模相差不多,也不能称之为多中心,城市空间分布越广,多中心性越强.每个省区选取3个最大的城市,通过式(1)计算区域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果见表1.

式中,D为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系数,C1C2、C2C3、C1C3为每个省区3个最大的城市之间的距离,S为该省区的面积,D越大即多中心性越强.

从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来看,多中心程度较高的有安徽、山东、河南、湖南等省区,单中心程度较高的有陕西、吉林、福建、辽宁等省区.空间分布上,多中心程度较高的有江苏、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区,单中心程度较高的有云南、黑龙江、湖南、吉林等省区.

3.地区差异

现用GDP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Theil index)来测量地区差异,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值越高表明地区差异越明显.各省区的地区差异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各省区的地区差异情况

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显示黑龙江、云南、湖南、河南、广西等省区地区差异较大,河北、广东、辽宁、江苏、山西等省区地区差异较小.

四、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的关系

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检验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检验对象包括全部21个省区以及东部7个省区、中部8个省区、西部6个省区,多中心性用人口规模分布和空间分布来表征,地区差异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来表示,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多中心指标与地区差异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体系空间分布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的相关性显著,西部地区的相关性更强.

总的来看,中国城市体系的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的相关性不强,这主要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处于极化发展阶段,其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相对显著,而东、中部地区经济已经处于扩散发展阶段,正在向高水平均衡阶段演变,因此其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不显著.

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撤县设区"等区划调整浪潮,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然而这种城市规模仍主要停留在空间形态层面,功能的多中心仍未形成,而真正高水平的多中心结构模式是基于功能的多中心均衡发展.

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实践表明,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形态多中心只是城市区域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象,而基于高端产业发展的功能多中心与促进区域协调合作发展的治理多中心才是影响区域空间演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单纯关注区域空间形态的多中心发展是无助益的,促进功能与治理的多中心发展才是区域规划与发展政策的重点.

五、结 语

中国区域发展中多中心性在不同的空间尺度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多中心趋势日益增强.多中心性作为一种政策思路,能否在现阶段减少地区差异,还要进一步检验.本文利用城市规模和空间分布表征多中心性,检验了其与地区差异的关系,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代表和影响多中心性和地区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更准确地测量二者之间的关系.

[1]赵 永,王劲峰.中国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7(3):357-361.

[2]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towards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European Union[R].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1999.

[3]HAGUE C,KIRK K.Polycentricity scoping study[R]. London: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2003.

[4]PARR J.The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a closer inspection [J].Regional Studies,2004,38(3):231-240.

[5]ERAYDIN A.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competitiveness,social cohesion and spatial segregation in Istanbul[J].Urban Studies,2008,45(7): 1663-1691.

[6]胡鞍钢,魏 星.区域发展政策的公平性分析---机会平等视角下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9(2):14-22.

[7]王红霞.多中心化空间演变进程中的城镇体系建设---以上海为例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1):13-22.

[8]MEIJ ERS E.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 and the quest for synergy:is a network of cities more than the sum of the parts?[J].Urban Studies,2005,42(4):765-781.

[9]WATERHOUT B,ZONNEVELD W,MEIJ ERS E.Polycentric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Europe:overview and debate [J].Built Environment,2005,31(2):163-173.

[10]曹桂全.中国地区差距变动的系统分析与地区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1(12):87-91.

猜你喜欢
省区中心体系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我国沿海省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