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效果分析

2012-12-15 02:31陈艳辉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
关键词:氧分压死亡率插管

陈艳辉

娄底市中心医院,湖南娄底 417000

伴随环境的不断恶化,呼吸系统疾病逐年呈上升的趋势。 为了让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能更好的得到治疗,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也在不断的改进。 更加迅速、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越来越成为医疗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呼吸系统较严重的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具有发病急、合并症多、症状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本身和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现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86 例,分两组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治疗临床效果、住院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86 例,A 组患者41 例,男患21 例,女患20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44.2±11.8)岁;B 组45 例,男患23例,女患22 例,年龄30~69 岁,平均年龄(45.3±13.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并经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入院时不同程度的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大量的咳痰,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部分患者可见三凹症。 双侧语颤减弱,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或干性啰音。 肺功能检查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1.3 方法

86 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41 例,应用常规方法临床治疗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糖皮质激素,低流量吸氧,祛痰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B 组45 例,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使用呼吸机,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利用经口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通气时间为每2~3 h 进行1 次,每天进行治疗2~4 次。 治疗后对两组的治疗临床效果、住院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χ2检验。

2 结果

86 例患者在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氧分压(PaO2)、及pH 值的对比,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都有所缓解,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经综合临床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H 值、 氧分压的检测数据均优于A 组常规临床治疗的患者,见表1。 B 组经综合临床治疗后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治疗费用明显降低,呼吸困难的缓解迅速大大减少了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了死亡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H 值、氧分压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H 值、氧分压比较(±s)

注:*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项目A 组(n=41) B 组(n=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 治疗后PH 值PaCO2(mmHg)PaO2(mmHg)7.14±0.04 72.10±2.20 43.24±1.92 7.28±0.03*59.24±3.12*62.30±2.20*7.19±0.02 70.91±2.13 42.19±2.10 7.38±0.02 50.29±2.20 69.20±2.31

表2 两组住院天数、费用的比较(±s)

表2 两组住院天数、费用的比较(±s)

注:*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住院天数(d) 住院费用(元)A 组B 组41 45 26.35±2.32 15.40±2.13*9042.35±22.40 6924.6±26.70*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 全部治疗的方式都不能完全阻止肺功能的持续减退,所以临床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临床症状和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并发症,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提高,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广泛应用和关注[2]。

表3 两组气管插管和死亡率的比较[n(%)]

统计分析两组慢阻肺患者治疗后pH 值、 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都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检测数据。 B 组治疗后的pH 值(7.38±0.02),明显优于A 组(7.28±0.03),B 组治疗后的二氧化碳分压(50.29±2.20) mmHg,明显优于A 组(59.24±3.12) mmHg ,B组治疗后的氧分压(69.20±2.31) mmHg, 高于A 组(62.30±2.20)mmHg。 B 组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15.40±2.13)d,明显少于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6.35±2.32) d,B 组患者住院费用(6924.60±26.70)元,明显少于A 组的患者(9042.35±22.40)元。 B 组气管插管7 例,插管率15.55%,明显少于A 组患者插管20 例 插管率48.78%,B 组患者死亡2 例, 死亡率为4.44%明显减少于A 组患者5 例,死亡率为12.19%。数据显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可以很好的缓解呼吸困难的主要临床症状,提升肺部有效通气量。 常规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治疗。采取单纯治疗慢阻肺急性发病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发病时的生理、病理情况,有效缓解呼吸困难,减少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患者加速疾病的治疗和治愈时间, 减少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大大减少患者的治疗总费用,明显减轻了患者身体和经济负担。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可以使患者吸气压力增大,明显减少气道阻力,使血氧分压升高,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从而增加一定量的外源性的呼气末正压,以维持呼吸末的气道开放,减少肺内气体的陷闭而发生的内源性阻力,从而增加肺顺应性,降低患者的吸气负荷。 在做无创正压通气时应注意[3]:①做治疗前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讲解尽量使患者自己掌握操作方法,能连接、拆除、能及时发现漏气、纠正漏气的方法,掌握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对应的处理措施,能增加安全的急救能力、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②注意选择呼吸机的型号和适合的通气模式,一般优选专用于无创正压通气的便携式小型号的呼吸机。 CPAP 可以作为I 型呼吸衰竭的一般情况通气模式的首选,PSV+PEEP 则作为是II 型呼吸衰竭的首选,要认真检测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参数的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 ③详细记录检测数据,对治疗效果有个正确的判断, 根据监测数据改正和调整治疗期间的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出调整和处理。

综上所述,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莫柳军,黄家宙,徐杏芝.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0):59-60.

[2] 缪李丽,秦光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肌疲劳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0(2):193-19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 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3):130-134.

[4] 顾俭勇,黄培志,童朝阳,等.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学,2002,25(12):742-743.

猜你喜欢
氧分压死亡率插管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与穴区局部氧分压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