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环境教育的目标共生

2012-12-27 07:28吴志军李文明郑淑娟
关键词:受教育者共生伦理

吴志军,李文明,郑淑娟

(江西财经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论公民环境教育的目标共生

吴志军,李文明,郑淑娟

(江西财经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公民环境教育的目标问题是有关环境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全面而系统的公民环境教育目标谱系应该包含知识、技能、意识、伦理、行为、评价与建议以及意愿等七个维度。而七个维度目标之间的互利共生是公民环境教育层次提升、效果提高的必由之路。

共生;公民环境教育;目标谱系;效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有关环境教育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同时,环境教育的目标及其相关的研究也逐渐进入了研究者视野,一些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在学校环境教育领域,历次国际环境教育会议的主要文件或一些国家的课程指南等都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有所描述,其中以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宪章》和美国的H.R.亨格福德博士等的一些提法影响比较深远。《贝尔格莱德宪章》将环境教育的目标划分为6个方面[1],可以浓缩为6个主题词:关心、知识、态度、技能、评价、参与;美国的H.R.亨格福德博士于1980年提出的环境教育目的包括四个层次:①生态学基础水平;②概念意识水平;③调查和评价水平;④环境行为技能水平[2]。国内的文首文采用了KAP模型来对的游客教育效果进行实证研究[3],李文明、钟永德提出了有关鄱阳湖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4]。上述学者的研究均涉及到了有关环境教育的目标问题。但对于广义的公民环境教育而言,由于公民环境教育目标的设定关乎环境教育内容的选取、教育方法的采纳、教育主体的知识准备、教育效果的优劣等问题,因此有关公民环境教育目标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国内外目前又尚未发现尚未发现对公民环境教育的目标谱系及目标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文章基于生态学中共生的视角,拟探讨公民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组成及目标之间的共生机理,希望借此拓宽有关环境教育研究的视野,并推动公民环境教育实践效果的提升。

一、 公民环境教育的目标谱系

公民环境教育的目标谱系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等七个大系,生态学知识、保护区知识等23个中系以及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养分及水循环知识等48个小系(见表)。现分别分析如下。

1. 知识目标

这里的知识概称环境类知识。公民环境教育与其他形式的环境教育一样,受教育者环境知识的增长是衡量这一环境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在公民环境教育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环境知识对环境意识的养成以及环境伦理观念的形成等均有基础性的作用。在众多的知识中,生态学知识,保护区知识,地域知识,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这五个领域在知识目标中又显得尤为重要。

2.技能目标

包括环境保护技能或低影响技能、生态审美技能。其中低影响技能是指受教育者在日常活动过程中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技能;而生态审美的伦理基础是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生态审美技能表现为生态审美主体在愉悦地知晓可认可生态伦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析或体会不同生态因子或生态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和谐统一的客观存在。

3.意识目标

这里的意识概称环境保护类意识。意识是精神的注意与认识的统称。意识(Consciousness)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在公民环境教育目标中,意识一词特指客体的环境意识,即受教育者对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生活生产活动的环境影响以及从事环境学习的觉知状态或注意认知状态和敏感性。它一般包括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忧患意识、环境影响意识和环境学习意识四个方面。

表 公民环境教育目标谱系

4.伦理目标

广义上的伦理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伦理,又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伦理。即它同时包含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及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研究公民的伦理问题将有助于解决公民认识环境保护、利益分享与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关系平衡问题,从而提高公民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可。伦理准则主要包括环境伦理、管理与开发伦理、社会组织伦理以及旅游者消费伦理四个领域层。

5. 行为目标

这里的行为是环境保护行为或低影响行为的简称。行为是知识、技能、伦理等内在素养或心智运算技能的外在表现。客体环境保护或低影响行为的付出是公民环境教育的外在行为目标,行为主要分为在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垃圾处理及对他人消极行为干预(包括对他人污染行为进行提醒和劝阻或举报针对保护对象的违法或犯罪行为)。

6.评价与建议目标

这里的评价与建议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公民环境教育后对相关的环境事件、环境开发行为等进行客观的评价或提出开发管理建议的行为。在公民环境教育中,受教育者评价与建议能力的获取和特定行为的付出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属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这一由环境知识、意识、伦理、行为等共同作用的个体行为可能影响或改变其他环境行为主体的决策,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评价与建议主要包括偏好品质或性质评价以及管理与服务建议二个在的方面的内容。

7.意愿目标

在心理学上,意愿(willingness)是指将来付出某一行为或接受某种行为后果的心愿。在生态经济研究领域,学者们常援用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来评估某一资源的货币价值。受教育者的意愿可能是多样的,如学习环境类专业、充当环保志愿者、担当义务讲解员、选择环境保护职业、进行财物捐赠等意愿等。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客体的意愿并不必然导致相应行为的付出。然而,单是意愿有无的本身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来衡量公民环境教育目标达成的程度。

二、公民环境教育目标间的共生关系

在生态学上,所谓共生是发生关系的双方均有肯定的效果(互利共生)或者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害(偏利共生)[5]。在上述七个目标大系中,各个目标彼此之间发生着关系(见图)。这些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图 公民环境教育目标间的共生关系

1.环境知识及环境保护技能是基础

环境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受教育者对环境的认识和感知,有利于积极的态度的形成,这对于环境意识的养成、环境伦理的构建、科学的环境现象或事件的评价、合理的建议的提出、环境保护行为的付出均有基础性的意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当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也付出了环境保护行为,但行为却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原因就是他(她)环境保护知识或技能的缺乏,结果积极的意愿却导致了“无知识”或“无技能”的行为。

2.环境伦理的构建是公民环境教育的最高目标

因为构建“人的生存利益可以大于自然的生存利益,但人的非生存利益不应该大于自然的非生存利益”[6]这一环境伦理或生态伦理后,受教育者将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环境和环境问题。这一伦理构建后,其他的意识、行为方面的问题可能迎刃而解。而且,环境学习及环境公益捐赠的意愿自然会变得更高。

3.评价与建议目标是一个具有多目标背景的复合目标,与其他目标有关紧密的联系

有着很强环境伦理观及环境意识的人,其从事评价与建议的主动性就更高,层次也更高;同时,具有扎实的环境知识和娴熟的环境保护技能的受教育者,其评价与建议活动的质量就更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就更易被采纳和接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民环境教育总体而言具有知识、技能、意识、伦理、行为、评价与建议、意愿方面的多重目标,这些目标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关教育主体应努力促使上述目标之间的互得共生,以提高公民环境教育的层次,加强公民环境教育的系统性,实现公民环境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1] Palmer Joy A.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21st century[M].Routledge, London & New York, 1998.13-15.

[2] H. R.亨格福德等著.中学环境教育课程模式[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37-45.

[3] 文首文.生态教育对游憩冲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768-775.

[4] 李文明,钟永德.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 29(6):170-174.

[5] 李景文. 森林生态学(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91.

[6] 李文明.整合与超越——论新生态伦理观的建立[J].求索,2008,(1): 141-143.

A Study of the Intergrowth of the Objects of Citiz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U Zhi-jun, LI Wen-ming, ZHENG Shu-juan
(Tourism and City Management Faculty,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 China).

The object of citiz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research area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The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object spectrum is supposed to consist of knowledge, skill, consciousness, ethics, behavior,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nd willingness. And the rise of depth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effect depend on actually the intergrowth between and among the seven objects.

intergrowth; citize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bject spectrum; effect

G40-012

A

1673-9272(2012)05-0009-03

2012-08-22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课题:“游客教育体系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编号:11BGL05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公民环境教育的共生机制研究”(编号:10YJA880149);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编号:10JY11)。

吴志军(1965-),男,江西新余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公民环境教育研究。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共生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