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门急诊输液室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3-01-15 09:36吕晓芬
中外医疗 2013年13期
关键词:阶段护理人员满意度

吕晓芬

上饶市人民医院,江西上饶 334000

刍议门急诊输液室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吕晓芬

上饶市人民医院,江西上饶 334000

目的 对门急诊输液室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依据该院实施安全管理的时间将2012年1月—2012年6月定为对照阶段,在此阶段内选取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而将2012年7月—2012年12月定为实验阶段,选取在此阶段接受安全护理管理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阶段和两组患者接受到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在实验阶段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阶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护理满意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强安全管理意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

安全管理;融入;护理管理;意义

因为护理本身的特殊性、病情的复杂性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性会导致护理工作潜在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1]。所以加强安全管理对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对门急诊输液室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该院在2012年7月开始对该院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了安全管理,取得了令人比较满意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将2012年1月—2012年6月定为对照阶段,在此阶段内选取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将2012年7月—2012年12月定为实验阶段,选取在此阶段接受安全护理管理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两阶段在该科住院的患者各10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龄为5~77岁,平均年龄为(57.5±11.5)岁,对照阶段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为4~79岁,平均年龄为(55.7±10.5)岁。

1.2 方法

对照组所处的阶段中采取了常规护理的方法,护理人员并不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仅在每个月的总结会议上对工作期间发生的不足进行分析及总结。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生命安全意识,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开展。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对于资历低的护理人员应其进行专业知识、岗位职责、核心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管理意识。②完善规章制度:对科室制定管理流程,并将流程落实在每个护理人员中,让其自觉遵守相应的制度并相互监督。明确科室中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及分工,同时落实好交接班制度。护士长与于每天早会期间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提问,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人员应对其耐心纠正及分解,避免单纯性的惩罚或批评[2]。③建立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总结科室过往存在的高风险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及总结,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其再次发生,同时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操作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及分析。④建立安全监督系统:成立安全质控小组,每天对护理工作进行科学、客观的管理及监督,质控护士及护士长应每月对护理工作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及预防。每季度对全体护士召开总结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各自所处阶段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调查,每个季度由有关人员做出审定、评价,满分为100分。对两组中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并对患者两阶段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根据个人护理情况对护理工作进行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主要的数据资料以SPSS11.0软件包加以处理,计量数据均以(±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阶段全年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阶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护理满意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阶段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n(%)]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患者进行护理服务过程中没有出现机体结构、心理或功能上的损伤,其中不但包括患者安全,同时也包括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进步,使得医疗护理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因此在护理管理中应加强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将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降至最低[3]。

该院在护理工作中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将安全管理观点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督系统的建立。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能有效窥逼各种风险的发生,对护理人员加强法律意识及保护意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性[4]。通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可以让护理人员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护理人员长期疲劳工作。通过建立风险防范监督体系能够有效监督护理人员的工作,从而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5]。该院自2011年6月—2011年 12月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安全管理后全年的护理质量较对照阶段有了显著的提高(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较对照阶段提高(P<0.05),因此可以说明加强安全管理意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工作中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

[1]刁晓玲,江桂素.对住院病人的护理安全实行风险预案管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228.

[2]静媚.对护理安全事故管理的认识[J].中外医疗,2008,27(24):338

[3]彭晓云.浅析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12,31 (13):160-160.

[4]魏玉霞.浅析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J].基层医学论坛, 2012,16(15):2006-2007.

R197

A

1674-0742(2013)05(a)-0148-02

2012-11-26)

猜你喜欢
阶段护理人员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