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勇的蜂彩人生

2013-01-17 09:50高爱玲
中国蜂业 2013年18期
关键词:蜂业蜂产品养蜂

■ 本刊记者 高爱玲

晨光微曦,淡金色的阳光透过薄薄的晨雾照耀着秀丽的门头沟妙峰山一处依山傍水的院落,院门口一只黄灿灿的大铜蜂神采奕奕,张着翅膀,俯瞰远方,像是在欢迎来客。这便是绿纯(北京)生物科技发展中心所在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它的创始人谢勇。

眼前的谢勇热情、自信、健谈,看上去不像企业家,更像学者,儒雅中藏着气魄,敦厚中掩着智慧。他低调、成熟、内敛。在一间散发着淡淡蜂蜜甜味的办公室里,听他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他从一个满腔热血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踌躇满志的企业家,这中间已隔了20多年的时光,而谢勇说,那些创业的过程和难忘的记忆,如在昨天。

经历是一种财富

“走上蜂业这条路,对我来说似乎是注定的。出生于蜂业世家的我因家庭的熏陶,自小就对蜜蜂有一种特别的喜爱。”上初中的时候,爱玩的谢勇就随着父母到蜜蜂研究所养蜂场帮忙打下手,一个又一个的暑假都是与蜜蜂相伴度过的。耳濡目染之中,他懂得了许多养蜂方面的知识与门道,同时也与蜜蜂建立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1990年,是谢勇事业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他辞职了。这一步,昭示了他非凡的勇气与魄力,要知道,他放弃的是众人艳羡的“铁饭碗”。虽然没有想好下一步自己打算做什么,但感到浑身是劲的他却希望有个放手一搏的机会。

绿纯(北京)生物科技发展中心创始人 谢勇

“坦白说,那时候我也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迷茫。特别是从原单位辞职后,虽然先后在养鸡场、方便面厂、食品公司等企业做过销售,甚至还曾在北京香山地区摆过工艺品摊。但是,后来我发现,在我心目中始终割舍不下的就是蜜蜂。”至今回忆起来谢勇仍感慨万千。确实,超越自我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开辟一个新的天地,一切在于判断、在于把握。谢勇日后的成功便是基于此。

就凭着这样一种朴素的热爱,谢勇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办起了绿纯蜂业养殖场。他用当时身上仅有的3000元钱购买了十箱蜜蜂,进行饲养。

然而,第一次收获蜂蜜,带给他的却不是喜悦,而是苦恼。怎样才能将蜂蜜卖出去呢?这成为他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这时,他想到之前在食品企业工作时,经常通过展销会来推销产品。于是,他带着蜂产品参加了展销会,并顺利地将蜂产品销售了出去。这不但给了他信心,也鼓舞了他的斗志。

但创业伊始的路上荆棘遍布,挫折随时降临到你的头上,考验着你的毅力。正当谢勇信心十足地第二次参加展销会时,却赔了个血本无归。面对窘境,他没有气馁,而是拓展了自己的销售思路:到各居民区等地上门推销自己的产品。为了让消费者对蜂蜜产生一定的认识,促进人们消费蜂产品的意愿,他亲自带上酿满蜂蜜的巢脾,向人们宣传蜂产品的有关知识,讲解蜂蜜是如何提取的。这种别出心裁的做法受到大家的欢迎。

就这样,在一点点的琢磨中,谢勇逐渐打开了蜂蜜的销路,并拥有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他把赚来的钱又全部投入到养蜂生产中,从起初的十箱蜜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小养蜂场。

但是,游商的经营方式弊端显见——不能形成规模,很难创造更大效益。在推销过程中,谢勇发现:顾客对露天销售蜂产品的卫生问题有顾虑,因之流失了很多客户。为增强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大效益,谢勇注册了养蜂的企业和蜂产品的品牌,并且开设了专卖店。这些做法,为他后来的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基础。

随着人们对蜂产品不断的认识和市场的拓展,单纯的蜂蜜销售已经不适应顾客的需求了。消费者要求增加蜂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于是,谢勇决定挑选一个既有蜜源,又没有污染的场所,建立一个综合养蜂基地,进行蜜蜂的养殖和蜂产品的开发、加工。

1997年,谢勇把养蜂基地从石景山迁到门头沟,这可以说是他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要做就做最好

沿着北京城的五环路阜石出口下来一路西行,眼前峰峦叠嶂,山势巍峨,路却并不崎岖,这里就是门头沟的地界。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境内高山峻岭连绵起伏,气势磅礴。巍巍的山峰自西北向东南排列,矗立在北京的西部。因此,门头沟区被称作“首都西部的天然屏障”。而这里的大气污染少,蜜源丰富,拥有荆条、刺槐、枣树、益母草、野菊花等多种酿造白蜜的蜜源植物,被人们称为京郊“蜜库”。

2002年,已在门头沟站稳脚跟的谢勇为了发展的需要,重新选址妙峰山镇黄台村,建立了一座集蜂业科普教育、教学、蜜蜂育种、蜂产品研发生产、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化花园式蜜蜂育种养殖基地。这里建设有600m2GMP标准净化车间,大型地下蜜池和王浆冷冻库,年产蜂蜜1000多吨。绿纯生产蜂蜜(包括特种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胶四大系列,深加工产品4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深受北京及国内消费者好评。在北京市政府的帮助下,他还成立了“北京绿纯金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

入社蜂农按照绿色有机食品国家标准和绿纯公司在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标准生产蜂产品原料,绿纯公司负责深加工、包装、销售蜂产品,形成了以“企业+农户”,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广大蜂农共同发展,增收致富。几年来,他已先后配合协助北京市养蜂管理站、门头沟区养蜂协会组织举办“无公害蜂产品生产”培训班、养蜂生产技术培训班等十几期;多次自费引进优质种蜂王,免费为周边蜂农提供高产蜂王;并带领蜂农为京郊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开展冬季蜜蜂授粉工作,使养蜂冬闲变成冬季增收。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和北京电视台先后多次对谢勇带领蜂农养蜂致富进行了报道。

目前,积极加入合作社的蜂农已达350户,入社蜜蜂18000箱,分别占全区80%和70%以上。并逐步发展形成涉及门头沟区、石景山区、海淀区、昌平区、房山区、密云县、延庆县的跨区县蜂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了保证合作社蜂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绿纯无偿为社员提供养蜂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销售服务、信息服务以及优良蜜蜂种王和绿色有机养蜂生产设备,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统一组织生产。

蜂业合作社成立后,谢勇感觉到对蜂农的培训和管理是最主要的问题,他邀请农学院的专家学者为蜂农讲课,告诉蜂农要生产成熟的蜂蜜,不能只在乎眼前的利益,更要注重蜜蜂的健康权利。经过两年的摸索,谢勇还为蜂农制定了规程。一段时间后,绿纯生产的蜂蜜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绿色食品认证的蜂产品。

水涨船高,有了基础,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施展拳脚。2003年,谢勇带领绿纯蜂业挥师北上,在青藏高原和东北长白山地区合作建立了两大蜂产品生产基地,与北京京西妙峰山地区并称绿纯蜂业三大蜂产品生产基地,这些地区均属绿色、无污染、世界公认的高品质王浆、蜂胶产区。2007年,绿纯蜂业生产的槐花蜂蜜、野酸枣蜂蜜、蜂王浆等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的认证,AA级绿色食品认证。

同时,绿纯还组织蜂农开展参观学习。2003年至2007年夏,企业结合“京西蜜蜂节”举办了养蜂生产培训班,推广无公害养蜂生产技术。2004年春,绿纯配合中国养蜂学会、北京市蚕蜂管理站、门头沟区林业局养蜂协会举办了“北京市无公害蜂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班”,对全市200多名蜂农和绿纯金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130多名蜂农进行了技术培训,其中130多名养蜂社员获得了由中国养蜂学会颁发的“无公害养蜂生产技术培训合格证书”。2008年又在全国率先开展养蜂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使119名养蜂员获得了农业部养蜂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使该项职业与国际接轨。

为降低社员的生产和市场风险,绿纯以高于市场15~20%的保护价,对社员的蜂产品进行收购,并在蜂产品交售活动中聘请中国农科院的专家现场为蜂农提供全方位的养蜂技术指导,发放《无公害养蜂生产规程》等技术书籍。经初步统计,绿纯金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当年新增收入可达1000元到6000元不等,并在全区成功帮扶3个贫困村成为养蜂专业村,达到养蜂增收致富的目的。

落户门头沟地区十几年,绿纯在此地域所发挥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蜜蜂饲养、育种、总量,到技术、蜂农培训,包括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环节,门头沟地区都有了质的飞跃,从健字号产品数量到蜜蜂文化建设,走在了北京市的前列。一系列工作成效也得到了从门头沟区政府到协会再到蜂农的切实认可。2012年,门头沟区的林果蜂业改制,成立了产业协会,区领导点名让谢勇当副会长,专门负责蜜蜂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件事体现出绿纯在门头沟区的地位。

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除了得到地区的认可,绿纯自身也是收获颇丰:先后成为了“中国养蜂学会和中国蜂产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蜂产品行业龙头企业”、“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先进单位”,2003~2008年连续被北京市和门头沟区委区政府评为 “先进企业”和“农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绿纯还先后承担了“国家级星火计划科技项目”、“北京市星火计划科技项目”以及多个区县级科研项目。“绿纯”牌系列蜂产品还先后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欧盟和中国的“有机食品认证”。

未来之路走更远

从自己的经历到合作社再到产品,谢勇思路清晰,侃侃而谈。当聊起未来发展时,谢勇说道:“未来我还是希望蜂产品能回归其营养保健的功能,产品质量与附加值相应都要提高,规模不重要,但一定要做精品。另外我认为养蜂机具设备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这两个方向是我将来想去做的。”

探索的脚步,绿纯从未停止过。除了常规蜂产品,谢勇把重心放在了如何打造新品、精品上。凭着多年的经验,谢勇认为,未来单一的蜂产品类保健品市场将越来越小,复合型保健品会有较大发展空间。基于此,绿纯研制了几款复合型保健品。其中历时一年多研发出来的“蜂芝硒”,就是蜂产品、灵芝与硒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保健品。现在这个产品的市场接受已见成效,其他同类产品也将陆续推出。

绿纯的蜂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谢勇希望通过认证去进一步确保产品的质量。除了常规蜂产品外,他希望做原生态产品,做精品。另外,门头沟区的“京白蜂蜜”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这是门头沟特色产品,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谢勇通过努力为门头沟地区争取“中国京白蜜之乡”的称号。

我国是养蜂大国,但还不是消费大国,而国外对有机食品需求量很大。谢勇将通过努力获得欧盟BCS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打开国际市场。谢勇说:“养蜂作为门头沟区养殖三大产业之一,应该打开知名度,可以举办区级的蜜蜂节,利用蜜蜂勤劳肯干、无私奉献的理念打造门头沟的形象,创造经济效益。绿纯有责任有义务把门头沟的潜力与优势挖掘出来,发扬光大。提高整个地区的蜂蜜附加值,带动蜂农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的绿色认证产品和原产地产品的市场打开以后也能算是常规产品中的一匹黑马。”

“自1913年西方蜜蜂引进中国,至今已有百年。机械设备左右着我国蜂业发展进程,因为中国蜂业有别于其他国家蜂业。国外养蜂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业养蜂,几十群,甚至成百上千群规模化饲养;另一种是把蜜蜂当宠物的个人或家庭,通常饲养几群或几十群。中国养蜂者一般是要赖以生存,需要取得经济效益。那么怎样让养蜂人挣钱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东的宋心仿等前辈做出了养蜂车,这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同时它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养蜂车只是单纯地解决了运输和装卸问题,还缺乏配套设施,如果车上再配以蜂蜜检测设备,生产成熟蜜,我想,将来中国就不仅是养蜂大国,而是养蜂强国。”谢勇认为,这是中国蜂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未来几年必定会有很大突破。

说起成熟蜜,那也是谢勇特别着力推广的:“我知道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也都倡导生产成熟蜜。但多年生产习惯让蜂农、企业包括让市场一下子去改变绝非易事。我们要逐步让蜂农接受生产成熟蜜的技术、观念,同时带动他们生产成熟蜜,这样慢慢会打消国外对我国蜂产品质量的质疑。现在国外质疑有两点:第一,农残;第二,不是成熟蜜。如果我们生产成熟蜜,这都可以解决。”确实,酿蜜是蜜蜂自身代谢的本能体现,它会从中摄取营养,对其身体有益,如果过度摇蜜,蜜蜂在采蜜过程中缺少酿蜜环节,蜜蜂会很劳累,身体不好病就多了,用药自然就多,导致农残,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果大量生产成熟蜜,对蜜蜂健康有好处。

为此,在谢勇的诸多专利产品中就有特别开发的生产巢蜜的设备。比如多格式巢蜜框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在目前阶段首先让消费者及市场从形态上认识成熟蜜,巢蜜无疑是一个好产品。它不仅原生态、纯天然,而且直观效果明显,不需要过多去介绍,很容易会被接受。谢勇的办法就是让市场打消顾虑,记住成熟蜜的味道,并学会鉴别,以之减少低质蜜的销售市场。

“我始终认为蜂产品的前景不会大放异彩,但也不会走向末路。我对蜂产品的未来充满信心。”就是这份信念的支撑,他像一只百花丛中的蜜蜂,辛勤忙碌着,快乐着,从新产品的推出,到养蜂机具设备开发,从产品的市场营销到谋划着加强的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面对未来的养蜂之路,谢勇踌躇满志。

企业家的博物馆情结

接触过谢勇的人都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他的想法不止是留存于脑海或者口头,而是体现在企业发展和规划的方方面面。也许,在蜂业界,论规模,论名气,绿纯都不一定是最拔尖的,但是,绿纯尤为可贵的一点在于,它是一家亮点颇多的综合型企业,从生产加工到连锁销售,从合作社到基地建设,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并且每一个方面都有模有样。然而,走进它的院落,你会发现这里还有一隅别有洞天,而谢勇最爱聊的,也还是这座他一手创建的蜜蜂博物馆。

谢勇说,门头沟地区虽然有着悠久的养蜂历史,但蜜蜂博物馆却没有几家,一心想普及蜂文化的谢勇决定把这一块工作做起来,于是,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调研、分析,“蜂彩馆”应运而生。

为了做好博物馆,谢勇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这几年,他在全国各地参观了不少蜜蜂文化馆、科普馆,甚至包括台湾地区的。在他看来,大部分蜜蜂文化场馆做得都不错,专业性很强。但同时他也发现,对蜜蜂和蜂产品一点儿都不了解的消费者来说,专业性过强会影响接受能力。因此,他把“蜂彩馆”定位为面向业外人士,普及最基本蜂文化。

蜂彩馆在谢勇的倾心营造下,现在已经颇见规模——作为一座多功能蜜蜂生态文化馆,它外观颜色艳丽、图案活泼、动感十足,分为三个展厅和两个DIY室。展厅占地约400平米,以实物、图片、文字、人造场景为内容,展示了蜜蜂发展历史、蜜蜂种类、蜜蜂生物学、蜜蜂产品、蜜蜂文化以及今天的蜜蜂与人类的关系。DIY室是一个可以自己动手动脑的地方,有各种可供动手的素材,让参与者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谢勇希望用最通俗的语言,用普通消费者和青少年都能理解的表达方式以语言、文字、图画、图片为主来把蜜蜂的历史、生态、生产等知识表达出来。考虑到少年儿童的特点,谢勇还专门请了美院的学生绘制了大量卡通图形,这些图看起来精美、形象,赏心悦目,非常吸引人。在静态展示之外,还有大量互动项目。比如,一幅全国蜜蜂分布图,观者用手一摁,就有语音讲解东北黑蜂、中华蜜蜂等各种蜜蜂分布的地域,相关特性。

这座博物馆精致、生动,吸引着观者进入奇妙的蜜蜂世界,它凝聚了谢勇太多的心思,丰富的展品来自他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许多展会搜集的标本或展品,在他的一手营建下,逐步丰富着、充实着。“参观者通过观看陈列的资料、模型、化石、标本等和讲解员的介绍,对蜜蜂知识能有粗略了解。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观看动画片《蜜蜂总动员》《蜜蜂王国》等在娱乐中了解蜂文化。”说起这个博物馆的建设,谢勇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

除了这些,谢勇还增建了两个体验馆,一个是参观者可以用蜂产品来制作一些工艺品、手工香皂、熏香蜡烛等,这里准备好了原料、模具,简单、安全到小朋友们都可以动手操作。另外一个区域,设计为销售区,按照蜂产品的类别分为:蜂蜜、王浆、花粉、蜂胶、复合产品;按照地区分为:内地、港台、欧美产品展示,这些蜂产品不仅展示、普及知识,还可以卖,以满足观者的多重需求。

从馆里走出去后就可以沿着樱桃园的小路走入蜂场,在这里,参观者可以观看到养蜂生产的全貌。观者不仅可以学会一些蜂产品的鉴别知识,还能明白成熟蜜与不成熟蜜的区别是什么等等。在生产季,还可以亲自参与摇蜜、取浆,通过参与生产,也可以知道蜂蜜、蜂王浆、蜂花粉是怎么采收回来的,甚至还可以品尝刚采摘回来的花粉和刚采收回来的王浆。

蜂彩馆

大人们可以观摩生产,孩子们可以看跟蜜蜂有关的动画片,可以动手做蜂蜡工艺品,还可以采摘。院子里几十株低矮的樱桃树,果实触手可及,它们都已经有十余年的树龄了,每年两千余斤的产量吸引来一拨一拨的小朋友们,悬挂的照片里是孩子们兴奋的笑脸,而他们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小院里回荡。

谢勇的目标不算“远大”,却处处皆心思——他希望各种年龄层次的参观者来到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老人来了有老人喜欢看的东西,年轻人有他感兴趣的地方,小孩有他们可玩的,最起码每个人进了这个大门,都能够呆半天。”

与父辈不同,创业者谢勇的身上有着更多这个时代的激情。他也从时代涌动的浪潮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和智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再有能力,要是离开了舞台也就难有作为。”2013年槐花飘香的时节,谢勇对自己的事业做了一个精彩的解读,也对自己的人生作了一个小结。

猜你喜欢
蜂业蜂产品养蜂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