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型号全寿命周期的物资知识资源框架模型研究

2013-01-18 06:0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流中心沈剑波王朝阳刘泓李欢
航天工业管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元器件型号框架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流中心 沈剑波 王朝阳 刘泓 李欢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实力的强弱和兴衰成败不再取决于拥有物质、资本和员工的多少,而在于其知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的管理和开发。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中心的、体现知识共享、学习和创新的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构造管理机制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旨在利用知识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通过获取、开发、利用和创新知识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绩效能力。

2012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展了知识资源梳理等应用推广工作,在针对型号物资的“物资质量保障技术”专业知识资源清理及整合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型号物资的知识资源领域多、复杂,涉及型号整个寿命周期,涉及到的产品从单机、分系统、总体都关注物资知识,知识共享的岗位多,但所涉及知识度不一,产生知识的来源不同,隐性知识形式多。

“物资质量保障技术”仅是型号物资知识资源的一部分,为更好地梳理知识资源,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的原则,有必要系统梳理型号物资知识资源并形成框架,为型号物资知识获取、共享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者以型号物资知识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成果为指导,结合研究院知识管理推进的实际,研究型号物资知识资源管理框架模型,探索型号物资知识获取及整合的路径和方法。

一、建立框架模型的目的和原则

1.建立框架模型的目的

知识管理涉及6 方面的内容: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任务是知识获取,手段是知识共享,核心是知识利用,目的是知识创新,目标是核心能力。因此,知识管理过程可以概括为5 层含义,如图1所示。

知识管理过程通过挖掘、获取、整合、共享、利用、创新等6 个环节开展知识处理活动,形成知识流动的循环周期,这一“处理循环”的各个环节在循环往复中发挥其功能,在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与价值的同时,都与知识主体发生作用,与知识自身的“知识螺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共同作用形成螺旋形上升的知识创新过程。

型号物资技术、选用和管理等知识是型号知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型号物资知识资源具有共享性强、覆盖面宽、贯穿整个型号寿命周期等特点,更有利于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型号物资知识资源特别是隐性知识资源的研究,提升知识资源的共享度和利用率,充分利用知识资源促进技术的有序传承,提高技术拓展能力,有效发挥研究院的整体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型号物资知识资源研究,探讨复杂产品系统知识管理活动规律,改进不同项目之间的知识共享效果,培育“学习效应”优势,针对复杂产品系统特性,探索新项目移植以往项目成功经验的方法,提高新产品研发绩效,保持研究院的竞争优势。

图1 知识管理的内容

2.建立框架模型的原则

根据型号物资知识的特点,知识资源框架构建原则要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层次性和专业性。知识资源框架要满足多维度的需求,首先能体现型号物资知识对整个型号寿命周期各阶段支撑,从航天型号研制过程的系统性梳理相关知识资源。

其次,基于型号物资知识的高密集度,知识框架要能适应物资种类、品种、技术、应用、生产、制造、管理各学科知识的特点,完整地体现物资自身的各学科知识内容和属性,符合各学科知识的使用惯例、思维方式、共享途径,能够按照合理的方式、有效的方法通过正确的知识资源获取有用的知识。

第三,满足不同层面对物资知识的需求。物资知识的利用面宽,但是各部门、岗位及人员由于工作分工、职责范围、工作流程等原因,对知识的需求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知识也可能因为岗位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知识层次。

第四,为了知识管理有序高效,应对型号物资知识按照专业领域进行分类,有利于知识的整合、积累、共享和利用。

二、型号物资知识资源框架模型

建立知识资源框架是为了在梳理相关知识资源的基础上,有效获取物资知识,为以后知识共享、利用、创新奠定基础。依据型号物资知识的特点,按照型号寿命周期的维度,针对物资知识在型号寿命周期中发挥的作用,型号物资知识资源分为基础、技术、应用、保障技术、质量管理和供应链6 类。

在各类知识内部按照知识资源的学科特点、专业方向划分为不同的知识域,各知识域形成相对比较独立的学科知识或专业知识。以型号物资基础知识资源为例,它由物资分类、元器件、原材料、标准紧固件和其它物资基础知识5 个知识域组成。

在各知识域内按照知识资源的功能、产生及应对的问题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知识单元。以元器件技术知识域为例,划分为元器件可靠性、元器件技术性能、元器件技术应用和元器件质量保障知识4 个知识单元。

知识单元由与之相关的所有知识资源类型组成,这些知识资源类型可能来自于不同地域或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岗位,它们按照问题需求、岗位需求、任务需求等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以满足不同岗位、不同任务、不同阶段、不同目的、不同水平、不同层面下对同一相关知识的使用。

由此可见,型号物资知识资源框架是多维度的,各维度上的知识相互关联并形成了关联矩阵,因此,型号物资知识资源框架模型是一个“多维关联矩阵框架模型”。以物资技术知识资源扩展为例的框架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型号物资知识资源框架模型

为进一步说明该知识资源框架模型,下面按照知识分类分别描述对应的知识资源框架。

1.基础知识资源框架

型号物资分为通用物资和专用物资。通用物资是指各型号通用的生产资料;专用物资是指为某一特定型号或某种专门用途而生产的生产资料,多是按客户的技术质量要求而进行生产采购的。

型号物资基础知识包括通用物资、元器件、原材料、标准紧固件、其它物资基础知识5 个知识域。通用物资基础知识是对物资的分类、应用、流通、管理进行概述,介绍通用物资的基本常识,形成4 种知识单元。元器件、原材料及标准紧固件基础知识是针对物资的不同种类进行详尽的分析,涉及物资的分类、编码、规格、质量等级、标准、特殊说明、物资状态、运输管理、库存管理等知识单元。

2.技术知识资源框架

型号物资技术知识是指在型号研制全寿命周期中,开展物资的选型(选择)、供应、质量保证、应用、质量问题处理等相关工作时,物资参与者需要掌握并运用的物资类技术知识。该知识的核心内容基于物资的基本属性、技术特性以及应用技术知识,在满足型号总体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为物资设计选用及物资管理服务,属于跨专业知识类型。

型号物资技术知识以物资类型为维度划分为不同的知识域,每一个知识域涉及本类物资的相关技术知识,解决型号研制对本专业物资知识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中,元器件技术知识划分为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通用元件和机电元件技术知识4 个知识域;原材料技术知识划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技术知识2 个知识域;标准紧固件技术知识划分为螺栓、螺母和紧固件组合件技术知识3个知识域;物资数字化技术知识划分为标准件数字化、元器件数字化和原材料数字化技术知识3个知识域。

根据技术知识的专业特点、应用目的以及知识类型,将技术知识域划分为4 种知识单元,分别是可靠性等级、性能指标、技术应用和评价验证技术知识单元。

可靠性等级知识单元主要是在元器件和标准紧固件知识域,以物资可靠性水平为维度,内容主要涉及元器件和标准紧固件的可靠性等级分类、定义和应用等技术知识,是开展可靠性设计选用和物资质量保证的重要知识。

性能指标知识单元是关于物资技术性能指标的知识,包括电参数、机械性能参数、功能参数等,该类知识主要是设计师开展功能设计时的直接依据和核心指标,也是质量保证人员开展评价验证的重要依据。

技术应用知识单元是关于物资相关技术应用的知识,包括物资的应用设计、冗余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内容,该类知识是保证设计师正确使用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生产装配人员需要遵循的知识要求。

评价验证技术知识单元是围绕质量保证工作开展的物资评价验证类技术知识,主要涉及物资的监制验收和复验筛选,是物资开展质量保证的技术依据。

各知识单元按照其知识域的特点由相关的知识资源类型组成,形成知识单元所表征的知识。型号物资技术知识资源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物资技术知识资源框架

3.应用知识资源框架

在物资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物资应用技术知识涵盖了设计选用、目录管理和应用过程控制3 个知识域,描述了物资初期的设计选用以及相关管理规定所包含的知识,设计师在物资选用时需要掌握相应的内容。

设计选用知识域包含降额设计、容差设计、禁限用设计、热设计、防浪涌、静电保护等6 个知识单元。

目录管理知识域包含型号优选目录和物资供方名录2 个单元。

应用过程控制知识域包含质量问题归零、型号物资检查确认和失效分析3 个知识单元。

4.质量保障技术知识资源框架

型号物资质量保障是指以确保物资固有质量和可靠性为目的,保障物资在符合设计指标要求的同时满足使用要求的相关工作,主要由用户方组织并实施,通过开展单项或一系列试验,确认或验证物资的实际可靠性状态,支撑型号的最终使用。物资质量保障技术知识是指质量保障工作中需要掌握和运用的相关技术知识,能够确保试验工作的准确实施。

型号物资质量保障技术知识以物资类型为维度划分为不同的知识域,每一个知识域根据物资形态不同而形成本类物资质量保障的相关技术知识,解决型号研制对本专业物资质量保障知识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中,元器件质量保障技术知识划分为半导体集成质量保障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质量保障、通用元件质量保障和机电元件质量保障技术知识4 个知识域;原材料质量保障技术知识划分为金属材料质量保障和非金属材料质量保障技术知识2个知识域;标准紧固件质量保障技术知识划分为螺栓质量保障、螺母质量保障和紧固件组合件质量保障技术知识是3 个知识域;新型物资质量保障技术知识划分为新型材料应用验证和新型元器件应用验证技术知识2个知识域。

根据质量保障技术知识的专业特点、应用目的以及知识类型划分知识域,将元器件质量保障技术知识域划分为4 种知识单元,分别是元器件测试、元器件机械环境试验、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和元器件抗辐照试验技术知识单元。将原材料和标准紧固件质量保障技术知识域划分为2种知识单元,分别是理化检测和无损检测技术知识单元。

元器件测试技术知识单元是指为实现元器件电性能参数的测试所需掌握运用的测试技术知识,包括对专用测试平台的应用知识和对自建测试平台的设计知识以及测试方法知识等,是完成测试的基础。

元器件机械环境试验技术知识单元是指为完成元器件的机械环境试验,考核其机械环境适应性,在开展试验过程中需要掌握运用的技术知识,包括试验装置的操作、适配器的设计、试验过程的监控等试验技术知识。

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技术知识单元是指开展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需要掌握的技术知识,包括元器件内部结构识别的相关知识、试验装置的操作、试验数据采集分析等。

元器件抗辐照试验技术知识单元是指开展元器件抗辐照试验需要掌握运用的试验技术知识,包括试验源指标、试验板的设计、试验过程监测等。

理化检测技术知识单元是指为实现原材料和标准紧固件的理化检测试验所需掌握运用的检测类技术知识,包括化学类检测试验项目和机械类检测试验项目的相关试验技术知识。

无损检测技术知识单元是指为实现原材料和标准紧固件的无损检测试验所需掌握运用的检测类技术知识,包括无损检测试验装置的操作和试验数据分析判读等。

各知识单元按照其知识域的特点由相关的知识资源类型组成,型号物资技术知识资源框架如图4所示。

5.质量管理知识资源框架

质量管理知识是包含型号物资质量管理、供应商管理和质量体系建设3 个知识域。

型号物资质量管理知识域包含不合格品处理知识、质量复查工作知识和质量保证大纲知识3个知识单元。

供应商管理知识域包含供应商认证、供应商动态评价和合格供应商名录3 个知识单元。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域包含规章制度和质量体系运行2 个知识单元。

6.供应链知识资源框架

型号物资供应链是指将供应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贯穿于采购型号物资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的全过程。型号物资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一定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有效的组织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销售的管理方法。它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型号物资供应链知识包括供应管理、供应商和客户管理3 个知识域。供应管理是指对供应工作全过程的管理,涉及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信息系统3 个知识单元;供应商管理和客户管理分别是针对供应链的2个端点展开的与供应商实现双赢、提高客户满意程度的管理方式,供应商知识域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评价3 个知识单元,客户管理知识域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3个知识单元。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加强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

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真正源泉,因其内隐性、个体性、难以模仿性等特征而成为企业最具价值的知识;如果说显性知识是“冰山一角”,那么隐性知识就是隐藏在海面以下的巨大冰山,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更难以被发觉,但在许多管理者看来,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因此,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与否的关键。应通过型号物资隐性知识的研究,探索隐性知识与核心能力的互动关系,揭示隐性知识的形成、转化、传播和应用机理,不断提升知识管理的有效性。

图4 物资质量保障技术知识资源框架

2.探索型号物资知识获取方法

笔者在此所讨论的知识资源框架是按照系统性、完整性、全面性、层次性和专业性原则构建的,应该进一步研究在这些原则下物资知识资源的特点及特征,探索物资知识的获取方法,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及共享。在知识管理平台下,能够有效地在正确的时间、把合适知识、提供给需要知识的人,更好地满足型号全寿命周期不同研制阶段、不同工作岗位、不同产品单元对物资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

猜你喜欢
元器件型号框架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航天型号全要素管理的初步实践
分析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先进的元器件优选控制方式在飞机研制中的应用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