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中实际问题的探讨

2013-01-23 06:54张寒娟相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2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医疗机构

张寒娟 相湘

医药行业是个庞大行业, 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任何最先进的医药科研成果, 要反映在国民健康服务水平上,最终还是要经过医院药学来实施, 其终端服务主体行业仍然是医院药学。医院药学[1]是承接医药工业和临床医疗的桥梁,在医药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但是目前医院药学在发展的同时出现很多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值得大家引起重视。

1 药品规格难以适应医院药房的要求

医药工业的发展水平如何, 体现在药品供应能力和质量水平上。过去, 药品短缺, 医院药师采购药品求助于人, 部分开展医院制剂, 补充市场短缺品种, 也开展一些科研开发新品种, 为临床医疗服务。医院药师工作重点在供应保障系统。目前, 药品供应供大于求, 药品采购开始采用药品托管及零库存的方式, 但又出现新问题, 药品招标越招药价越高;药品商品名花样翻新, 使老医生也云里雾里;低价短线抢救药品缺乏(如鱼精蛋白等);儿科用药规格品种短缺;药品包装规格不断变化, 越变越小。

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 住院(病房)药品调剂室对口服制剂药品实行单剂量调剂配发。大医院药剂科逐步添置自动摆药机, 提高了工作效率, 药袋可以打印患者姓名及服用药品信息, 避免调配出差错, 实现了单剂量配发, 在各方面来说都是一大改进。但是摆药机需要的是一个个的药品胶囊, 现在药品包装那么精美, 需要花大量药师人力把小包装药品一片一片拆分成大包装, 供摆药机自动分装使用。这里, 反映出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医药工业利用自动化生产线把药品分装成精致的小包装, 通过层层商业链, 转送到医院药学部门, 而医院药师又通过手工把自动化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原成原有状态, 而且是用经过多年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科技人员来手工操作。

每个应用了自动摆药机的医院, 都这样。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院也不例外, 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医院药学是医药行业的终端行业, 在适宜时机反映上去, 需要药监部门协调,需要药厂配合, 改换观念, 了解市场, 究竟有多少医院在用自动摆药机, 需求量如何, 如何满足需求。对于药厂, 分几瓶大包装应该是容易的事。

药品小包装也是因为招标制度所致, 举例:一省标w药 , a, b 两个厂家 , 质量层次一个级别 , 两家均有 36 片 /盒 ,24 片 /盒的药 , a 为内地厂家 , 生产成本低 , 投标价格低 , 中标了 , b 京企业 , 生产成本高 , 落标了 , 为了增加中标机会 , b厂家做了14片/盒的药, 一盒药总价低了, 中标了, 但每片成本其实没降, 为了生存, 为了利润空间。大包装对企业来说,只能降低成本, 这需要在招标制度里引进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医药制度既要保证企业利润, 又要符合医院用药习惯。

2 医院药学人才的短缺

无论是公立医院的“医药分开”改革还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医疗机构的药事服务水平都是保证政策落地的重要支撑, 但是在中国药学会第23届全国成员代表大会上,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披露的一组数据:“1999年到2009年, 我国的医疗机构显著增多, 但其拥有的药师数量却从41.9万减少到34.2万, 平均每个医疗机构只有1名药师。”看到这组数据心头一颤。我国医疗机构中的药师工作价值始终得不到良好体现和社会认同, 客观上造成了药师的流失, 并且使前几年专家学者呼吁设立药师服务费[2]的构想难以实现。

医院药学要发展壮大, 其人才培养是根本。药师队伍的发展壮大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卫生部、国家食药监管局多头监管, 造成政出多门、监管乏力。而激励政策的缺失, 也影响了医疗机构药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重医轻药的观念使医院药学价值无法得到认同, 医疗机构的药师们为实现合理用药而控制用药种类、减少用药数量的行为常常被忽视。取消药品加成后, 药品销售又成了医院的成本, 引导医院缩减药学部门, 医院药师流失问题会进一步加剧。

医疗机构中的药师队伍是推动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要肩负起科学遴选基本药物品种, 为临床提供一线建议,为患者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的重任。而打造一支这样的队伍需要国家、医疗机构和药师共同改革[3]。

3 临床药学问题须得重视

在临床药学会上, 可以看到临床药学工作正如火如荼。许多热衷于临床药学的专家学者, 一直在努力耕耘, 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一些大的教学医院和发达地区的医院也取得了成绩。但是, 目前临床药学[4]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仍然处在技术推广的阶段, 缺乏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合理用药监管, 应该有监管制度、标准、方法、流程, 临床药师也应该有明确的法律“定位”。

第二, 医药界对临床药学尚缺乏认识。医院药学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技术服务转型还没有得到医院领导者的认同, 而大部分医师对此还持反对态度, 临床药学工作举步维艰。从实际情况来看, 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 药品的品种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用药的情况越来越复杂, 医师合理用药知识掌握不足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确实需要临床药师。所以要加强临床药学工作的推广, 首先是扫盲(包括医院领导和全体医务人员), 再是普及, 然后是提高。

第三, 医院药学部门对指导合理用药等临床药学工作,缺乏人才和技术准备, 药学技术人员的知识老化、技术“断层”, 导致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存在一定困难。临床药学需要的是协作, 形成团队, 对一个病例跟踪到底, 去分析回顾研究提高 , 并且, 自身要不断接受新知识 , 新动态, 以先进理念去宣传、感染临床同志。

4 医院药学科研方向的重新认识

药学科研是整个医院的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生气、有成效、多样化的医院药学科研工作, 可以影响和推动其它方面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 提高学科发展水平, 药学科开展科研和技术革新[5]是提高药剂质量, 满足临床需要的重要途径。

医院科研分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两者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传统的科研观念, 片面追求硬件的高精尖, 单纯的为了发表文章而研究, 文章层出不穷, 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并不多见。千万不能认为“只有基础研究才是研究”,否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地争抢实验室, 却忽视了真正宝贵的临床数据。健康报, 2012-10-15(5版)载文浙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文章:《重新认识学科建设》。其中指出:“科研思维能力方面存在误区, 缺乏把病人变成数据, 把数据变成研究, 把研究变成成果的意识和能力。病人是最好的科研对象, 临床数据是最大的的科研数据库”。本人很赞同他的观点,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 有大量病例, 需要总结, 如果能不被繁忙的工作压倒, 找一个安静的空间对疑难病例的临床及用药情况做一整理, 不仅能发表新颖的好文章, 更能给临床带来很大的参考价值, 这就是研究的新动向。

在卫生部颁发的《医院药剂管理办法》中也指出药学科研工作, 应结合临床进行有关药物的性质、剂型、药品质量、配伍禁忌等研究, 以不断提高药学水平。积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 结合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围绕合理用药开展药剂学、药化学、生物利用度、监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研究。

[1] 孟莉, 唐静, 孙登昆, 等.医院药师参与临床路径工作的体会 .中国药房 2012, 23(18):1644-1645.

[2] 王顺利. 药事服务与药事服务费的关系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 2011, 29(10):750, 759.

[3] 龙萍,吴方建.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学学科建设.中国医院药学,2012, 32(11):884-886.

[4] 苏志强, 薛秀清, 唐洪梅. 新医改形势下临床药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 , 2010.

[5] 郑利光.回溯性文献分析探讨国内医院药学科研的发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9(S1):146-148.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医疗机构
药师“归一”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熊真的活过来了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