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3-01-23 09:22李孝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3期
关键词:凝血酶病死率肝硬化

李孝国

(梁山县徐集中心卫生院,山东 济宁 272600)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李孝国

(梁山县徐集中心卫生院,山东 济宁 272600)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3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采用综合方式救治,分析临床救治效果及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86.7%,有效率60.0%,显效率26.7%;发病与性别和年龄有相关性,男性、40~60岁患者更常见。结论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危险程度高,应及早救治,以减少临床病死率。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比较常见且危险程度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发病急且病程短,临床病死率比较高。及早抢救,加强对消化道出血的控制,对减少临床病死率具有关键性意义[1]。本文即就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以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接收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均在37~75岁,平均(57.3±3.7)岁,其中,40岁以下患者8例,40~60岁16例,60岁以上6例;肝硬化病史在1~13年,平均(6.7±1.4)年。肝硬化分型:16例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例为心源性肝硬化患者,9例为酒精性肝硬化。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临床均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头晕、乏力、呕血、血便以及黑便等症状,单纯性呕血与黑便、血便患者分别有3例、6例和7例,两种或以上症状合并患者共有14例。伴随症状:伴有嗜睡症状患者2例,伴有昏迷症状患者1例,伴有黄疸患者3例。

1.3 临床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急诊胃镜检查,并采用CT以及X线等辅助检查方式检查,结果均显示腹部与上消化道存在不同程度异常;另外,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出现降低。

1.4 治疗方式

①急救处理。对患者的血压、心率、意识情况以及呼吸情况等生命体征指标做好监测,并对患者的病情做好观察;同时,定期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另外,根据患者的情况补充适量的血容量,防止出现贫血症状[2]。②药物治疗。对患者使用500U凝血酶,每间隔6h使用1次;同时,静脉注射使用30mg维生素K(溶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使用);静滴方式每天使用1.2μg善宁,并根据患者止血情况调整剂量,3次/d,连用3d[3]。③能量支持和并发症预防。补充适量的蛋白质、支链氨基酸等,并注意调整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同时,使用甘利欣等保肝药物,防止肝脏受损;按照40mg/次,2次/d方式静注使用奥美拉唑,以及0.2g/次,2次/d方式口服使用甲硝唑,防止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

1.5 疗效判定

有效:治疗后7d内大便转黄,潜血转阴,出血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3d内大便转黄,潜血转阴,出血症状消失;无效:治疗后7d后整体症状未见改善或患者死亡[4]。

2 结 果

统计显示,本组30例患者经临床积极抢救治疗后,治疗有效患者为18例,有效率60.0%;显效8例,显效率26.7%;无效4例,无效率13.3%;总有效率为86.7%;整体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3 讨 论

肝硬化是肝脏性疾病的严重阶段,一般由乙肝、丙肝、心源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炎等病症进展而来,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上消化道出血即是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此种合并症一般起病急,且短时间内病情即出现较大的进展,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发生临床死亡的概率比较高。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者一般表现为腹部不适感、乏力、嗜睡、呕血、黑便以及血便等症状。该病发生与性别和年龄有一定相关性。在男性肝硬化患者中发生率相对更高,本文随机选取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占63.3%;女性患者占46.7%。另外,40~60岁的患者比率相对更高,本文患者中,40岁以下患者8例,40~60岁16例,60岁以上6例;40~60岁患者占40.0%,相对更高。

慢肝硬化一旦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后应尽快进行抢救,对患者进行急诊胃镜以及CT、X线等辅助检查,并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及早治疗。临床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方式,在保证患者呼吸畅通,以及心率、血压等稳定情况下,输注血容量以防止患者失血过多。同时,对患者加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使用凝血酶、维生素K以及善宁等;凝血酶与维生素K均具有较强的凝血功效,能有效改善出血症状;另外,善宁是一种生长抑素,可有效控制消化道出血的进展。在以上两种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为患者补充蛋白质、支链氨基酸等能量,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并加快治疗进程;另外,应同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使用甘利欣防止肝脏受损,使用奥美拉唑以及抗生素甲硝唑等,防止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利于治疗效果的稳定和提升。

本文患者均采用综合方式救治,统计显示整体效果比较理想,治疗后总有效率86.7%,有效率60.0%,显效率26.7%。总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危险程度高,应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上,及早检查、确诊并采用综合方式救治,以提高救治效果,减少临床病死率。

[1] 矫秀红,郑彦彦,董来春.8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80-81.

[2] 吴海武.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2):2124.

[3] 陈兴辉.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2(6):72-73.

[4] 陈慕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61-162.

Clnical Analysis of Hepatocirrhosi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LI Xiao-guo
(Liangshan Xuji Center Hospital, Jining 2726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clinical situations of hepatocirrhosi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s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irrhosi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ere selected, and all treated by integrated approach.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7%, the effective rate was 60.0%, and the efficiency rate was 26.7%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re has high degree of risk of hepatocirrhosi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e clinical should treat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Hepatocirrhosi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alysis

R657.3+1;R573.2

B

1671-8194(2013)33-0026-02

猜你喜欢
凝血酶病死率肝硬化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