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研究

2013-01-23 15:37罗清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期
关键词:抗人微柱血型

罗清平

(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研究

罗清平

(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在临床输血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125 份血清样本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本次研究共筛查出不规则血型抗体患者 72 例(1.75%),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采用鉴定谱细胞1~11 号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其中抗 D26 例,抗 E27 例,抗 E、抗 C8 例,抗 C6 例,抗 Ce5 例;在 72 例阳性患者中,男 26 例,均有输血史;女 46 例,其中 15 例有妊娠史,18 例有输血史,13 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结论 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可有效检出常见的不规则血型抗体,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输血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输血;不规则血型抗体;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筛查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irregular antibodies)常可导致输入的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甚至可引起致命的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1]。因此,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是避免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孕妇或患有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消耗性疾病以及多次输血的患者显得更为重要[2]。为探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在临床输血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4125份血清样本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获得了满意的筛查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检测对象

本组检测对象共4125例,男2180例,女1945例,年龄2~79岁,均为符合临床输血适应症的输血患者,其中孕妇483例,肿瘤及其他严重消耗性疾病患者685例,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82例,单次输血量为200~2600mL。

1.1.2 仪器与试剂

微柱凝胶专用孵育器、BYL型血型血清学多用离心机及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Ⅰ、Ⅱ、Ⅲ型)等均由长春博讯生物技术公司提供;鉴定谱细胞1~11号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 方法

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中的方法进行,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8点采用促凝管抽取静脉血5mL后常温下静置30min,在其完全凝固后,低速离心2min,分离出血清并剔除其中的纤维蛋白。取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筛检卡按使用说明做好标记,分别向3个微柱凝胶管中加入0.8%Ⅰ型、Ⅱ型及Ⅲ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试剂各50µL后,再立即分别加入待检血清50µL,在免疫微柱孵育器内孵育15min后,放入BYL型血型血清学多用离心机内以900r/min离心2min,再以1500r/min离心3min,取出肉眼判断结果。结果判断标准:阳性(+):红细胞相互凝集,悬浮于凝胶柱上端或中间;阴性(-):游离筛检红细胞沉降到凝胶柱底部。最后,对初筛抗体阳性的标本采用1~11号鉴定谱细胞进行对照,以判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二者相符则为该种抗体阳性。

2 结 果

本次研究共筛查出不规则血型抗体患者72例(1.75%),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采用鉴定谱细胞1~11号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其中抗D26例,抗E27例,抗E、抗C8例,抗C6例,抗Ce5例;在72例阳性患者中,男26例,均有输血史;女46例,其中15例有妊娠史,18例有输血史,13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

3 讨 论

红细胞抗体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两种。人体血清中抗-A和抗-B抗体是人类最重要的天然抗体,为无明确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由外来的类似血型抗原物质免疫所产生的抗体,称为不规则血型抗体或免疫性抗体,主要存在于患有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消耗性疾病以及多次输血的患者中[4],不规则血型抗体特异性结合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并由此引起快速免疫反应为其最主要的生物学功能[5],可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6,7]。因此,对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助于选择正确的血液,从而防止因输注含有某种不规则抗体的血液而发生的输血反应。

Rh血型是ABO血型系统之后抗原抗体最为复杂的血型系统,5种抗原的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8]。抗D主要通过Rh血型不合的输血和妊娠产生,抗D的产生可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并可能导致受血者新生儿或胎儿死亡;而多次输血的患者则容易因产生抗E而导致溶血;抗c仅能通过免疫产生,在Rh血型系统中,其重要性仅次于抗D和抗E[9]。输血时在做好ABO血型分型的同时必须做好Rh血型分型,做到同型输血,以免产生不规则抗体而导致不良输血反应。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试剂卡采用六支微柱型管,包括反应腔和凝胶分离柱两个部分,管中填充葡聚糖凝胶和抗人球蛋白(多抗)。当受检血清中含有某种不规则抗体时,则与已知血型抗原的筛检细胞发生反应,并在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桥联作用下,红细胞相互凝集,通过多用离心机的低速离心,利用凝胶的空间位阻效应,凝集后的红细胞悬浮于凝胶柱上端或中间,即为阳性;反之,未发生凝集反应的游离筛检红细胞则沉降到凝胶柱底部,即为阴性[3]。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试验方便快捷,标本用量少,灵敏度高,容易判断,结果稳定可靠[10],易标准化,适用于进行临床常规不规则抗体筛查。临床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筛检用的鉴定谱细胞不可能包含所有抗原,无法检出低频率抗原的相应抗体,因此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并不等于完全不存在不规则抗体,此外,对ABO血型的误判也不能通过抗体筛查进行纠正查出[11]。所以,即使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还必须采用能快速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以确保输血万无一失。

综上所述,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可有效检出常见的不规则血型抗体,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输血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1]许德义,彭明喜,董国飞.不规则抗体鉴定在疑难配血中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8,37(11):1217-1219.

[2]李岚,张琼丽,董洪强.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J].热带医学杂志,2008,8(11):1149-1151.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49-271.

[4]王自正.现代医学标记免疫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123.

[5]陈志南.抗体分子与肿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0.

[6]谭轩,曾方,吴建伟,等.抗体筛选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76-77.

[7]Greco VA,Byme KM,Procter JL,et al.Detection of antibodies in acid eluates with the get microcolumn assay[J].Transfusion,2002, 42(6):698-701.

[8]丁肖华,郭如华,田兆嵩.Rh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6):474-476.

[9]陈宝友,吴光远,王登峰.不规则抗体鉴定、Rh血型分型与输血安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3):150-151.

[10]郑三,冯学冠.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311-1312.

[11]林琼琳,李建华,彭燕,等.1038例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检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3):200-201.

R457.1

:B

:1671-8194(2013)02-0214-02

猜你喜欢
抗人微柱血型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行业标准的研究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用于交叉配血的价值对比
基于空气紊流的中空底孔微柱阵列设计及强化散热数值研究
交叉配血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的结果及差异比较
高精度镍微柱阵列模具的制造*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集成微柱阵列的微流控芯片设计与验证
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