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29例的早期诊治分析

2013-01-25 23:49唐红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剖腹产肌层瘢痕

唐红霞

湖北省仙桃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湖北仙桃43300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29例的早期诊治分析

唐红霞

湖北省仙桃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湖北仙桃433000

目的:探讨采用剖宫产分娩的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治疗的临床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子宫瘢痕的早期预防措施提出适当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进行剖腹产的29例孕妇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的症状表现、发病原因、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总结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治疗方法。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后,29例患者中13例患者曾经出现过停经现象,6例患者在停经后又出现了阴道无规律性间断性出血,4例患者进行过子宫瘢痕妊娠物清理手术,并对患者子宫瘢痕进行手术修复。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已经痊愈。结论:产妇在进行剖宫产后出现子宫瘢痕处妊娠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才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剖宫产;子宫瘢痕处妊娠;早期诊疗;临床观察

剖宫产手术后患者出现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孕囊在前次剖宫产手术后着床而出现手术切口瘢痕发生,该症状是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1],瘢痕妊娠属于比较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病率较低,在产妇出现妊娠异位的情况下也不易出现子宫瘢痕处妊娠发病情况,如果对该类症状不进行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子宫破裂而引发大出血,造成休克甚至死亡[2]。本院在2012年内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疾病症状进行分析,并就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治疗与预防手段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进行剖腹产的29例孕妇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31.4岁;孕次为2~6次,平均3.2次;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腹产病史。所有患者妊娠距离当前时间最近一次剖宫产时间为0.5~15年,平均7.9年。

1.2 方法首先对29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症状诊断进行分析,就患者的发病原因、入院诊断与以往病史等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对患者进行阴道彩超检测,根据阴道彩超检验结果,对患者宫腔内问题以及宫颈管妊娠迹象进行采集和分析,子宫下段前壁位置是患者的孕囊所在,子宫壁与膀胱壁之间的厚度在5mm以内,通过彩超观察,患者子宫壁下段出现肌层的缺损,肌层连续位置产生断裂[3]。对患者当前清宫组织的病例情况进行检查与核实,发现患者瘢痕位置存在异常,与最后病理理念的确诊有直接关系。

2 结果

通过对29例剖腹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基本症状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患者在术后出现停经以及不规则、无规律性阴道出血12例,其中4例患者在停经后担心出现早孕入院检查,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测。6例患者经诊断为早孕,并出现先兆性流产,或者之前已经使用过不完全流产或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清宫手术等。4例患者由于子宫瘢痕的原因进行瘢痕妊娠物的手术清除。2例患者采用剖腹探查术,对子宫瘢痕进行调查分析。1例患者直接使用子宫切除术,丧失生育能力,3例患者同时使用过子宫妊娠斑消除术与子宫瘢痕修复手术。对29例剖腹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术前症状与表现进行分析,确定患者的诊治方法,其中对21例患者使用甲氨蝶呤100ml,采用单次静滴的方式,每日1次,连续进行3~7d的用药之后,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采集,当患者用药后血液中β-HCG指标下降<50%之后,可以连续进行第二疗程的用药,在患者血液中β-HCG指标水平恢复正常状态后,可以在超声监视下进行清宫手术[4]。

3 讨论

目前产妇在分娩后出现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主要原因尚不明确,在对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症状以及患病史进行排查后,也无法得知确切的致病因素。很多医学界研究人员认为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发病机制与子宫内膜受损具有直接关系,通过对患者子宫内部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患者在使用剖宫产手术或者人流等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造成了炎症的感染,而感染伤口部位也就形成了瘢痕裂口,尤其在一些患者经过多次人工流产或者药物流产后,对子宫内膜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使受精卵直接穿透受伤的子宫壁,在子宫瘢痕裂隙位置下受到滋养而直接进入到子宫肌层,并在子宫肌层裂隙内生长,最终与子宫壁形成黏连的整体,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情况下甚至会穿透子宫壁[5]。当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不合理的外科手术造成子宫内膜受损,如剖宫产手术、宫颈疾病手术治疗、清宫手术等,会对子宫内部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当前对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的临床治疗主要是采用杀胚的方法,对妊娠囊进行清除,减少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量,并且提高保宫率。当前对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动脉栓塞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使用甲氨嘌呤对患者进行药物刺激,能够减少阴道出血量。另外,动脉栓塞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出血量大,出血较急的患者,能够迅速止血。并且效果明显,手术操作简单。

[1]张燕科,吴瑞瑾,林俊,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12):750-752.

[2]张润晓.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治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3):129-130.

[3]韦浪花,庄亚玲,黄丽丽,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70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7):487-488.

[4]龙丽霞,栾桦,柳肃芬,等.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五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0):697-698.

[5]周晓,严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3):185-186.

R719.8

A

1007-8517(2013)22-0071-01

2013.09.25)

唐红霞,(1973-),女,湖北仙桃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产科与计划生育技术。

猜你喜欢
剖腹产肌层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剖腹产率高,因为医生少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