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2013-01-26 21:16霍大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3期
关键词:腹部手术麻醉药老年患者

霍大勇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霍大勇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腹部手术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选择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 而对照组实行单纯全身麻醉。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恢复的速度比对照组快;实验组患者术中血压降低程度及麻醉相关用药的剂量比对照组少。结论 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 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方式不仅可以减少麻醉药的用量,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肌松等麻醉效果, 能很好的满足外科手术的需要。

【关键词】老年患者;麻醉药;全麻;硬膜外麻;腹部手术

随着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 老年患者的手术量也随之增加, 大多数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如冠心病, 这使麻醉风险增加, 此外老年患者生理学特点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使得他们对麻醉的耐受明显降低, 其麻醉风险也普遍高于青壮年患者[1]。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探索了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施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 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拟行腹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300例, 其中男、女各150例, 年龄均在65~85岁, 平均年龄为73.2岁, 体重47~86 kg;ASA分级为Ⅱ~Ⅲ级, 所选病例中均无心力衰竭等病史。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于麻醉前半小时常规肌注阿托品0.15 mg, 鲁米那0.10 mg。入室接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实验组患者先施行T9~10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 注射试验量2%利多卡因4 ml, 测定阻滞平面后再依次使用依托咪酯0.15 mg/kg、芬太尼0.2 mg、维库溴胺0.15 mg/kg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 插管后控制呼吸, 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输入异丙酚8 mg/(kg·h)、瑞芬太尼1 μg/(kg·min), 术中每45 min硬膜外腔注2%利多卡因5 ml, 根据手术需要适当静脉滴注肌松药维库溴胺;对照组采用同实验组相同的麻醉用药行全麻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 麻醉维持也同实验组,每40 min加一次肌松剂4 mg。手术期间, 注意时刻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 根据监测的HR、BP和术中出血情况适当给予补液,必要时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1. 3 观察指标 ①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利用监护仪记录麻醉前、插管后1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1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②麻醉药的使用剂量: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用量;③麻醉恢复速度。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收缩压(mmHg)在麻醉前为(130±15),插管后(115±14), 拔管前(120±12), 拔管后(122±12);舒张压(mmHg)在麻醉前为(88±15), 插管后(80±12), 拔管前(65±11), 拔管后(67±10),对照组收缩压(mmHg)在麻醉前为(129±16),插管后(120±15), 拔管前(135±10), 拔管后(140±11);舒张压(mmHg)在麻醉前为(86±14),插管后(77±10), 拔管前(70±14), 拔管后(70± 12), 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波动程度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稳定;麻醉药的用量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短。

3 讨论

与青壮年相比, 老年患者重要器官贮备功能明显降低, 有并发心肌缺血和心血管硬化的风险, 且腹部手术是一类耗时长、创伤大,对内脏牵拉明显的手术, 这就使得机体对刺激的应激反应相对强烈。以往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常使用传统全身麻醉方式, 但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 单纯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时, 不仅使血流动力学波动大, 而且麻醉剂的用量较大, 此外不良反应也更多[2]。因此,对老年患者而言, 选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显得很重要。众所周知, 全身麻醉插管有利于供氧, 控制呼吸, 但单纯全身麻醉只能抑制下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投射系统或大脑皮层边缘系统[3], 而不能抑制垂体系统的激活及交感神经系统, 使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增加[4], 从而使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大。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气管插管和拔管过程中, 硬膜外麻醉阻断了相关部位的交感神经功能, 明显减轻了机体的应激反应, 从而减少对循环系统的干扰, 避免了拔管前后血压和心率的波动, 同时减少了全麻药用量及肌松药的残余作用。本文实验组也显示了这些优势。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怀琼, 葛衡江, 邓小平.实用老年麻醉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45.

[2] 张承华, 麻伟青, 杨云丽, 等.老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 31(11): 137-139,142.

[3] 徐文, 刘翔.全麻复合硬膜外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观察.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5): 917-918.

[4] 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52-861.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3)13-0007-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3.13.004

作者单位:132012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猜你喜欢
腹部手术麻醉药老年患者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世界最早的麻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