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PPH术后坐浴致臀部低温烫伤的护理体会

2013-01-26 21:16张玉珍魏万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3期
关键词:护理

张玉珍 魏万梅

1例PPH术后坐浴致臀部低温烫伤的护理体会

张玉珍 魏万梅

【摘要】通过1例PPH术后坐浴致臀部低温烫伤的护理过程, 分析造成烫伤的原因, 提出相关护理对策。认为普及低温烫伤相关知识,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就能杜绝低温烫伤的发生。

【关键词】坐浴;低温烫伤;护理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是目前治疗Ⅲ、Ⅳ度内痔、环形痔和部分Ⅱ度大出血痔的主要方法[1]。术后坐浴能明显减轻肛周的充血、炎症、水肿和疼痛, 使局部清洁、舒适,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未意识到低温长时间作用也可导致烫伤。“低温烫伤”是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当皮肤接触70℃的温度持续1 min, 60℃的温度持续5 min以上时,就有可能造成烫伤, 这种烫伤叫做“低温烫伤”[2]。兰州铀浓缩厂职工医院外二科2013年2月收治l例环状混合痔患者, 术后坐浴引起低温烫伤, 经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 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患者陈某, 女, 63岁, 因“肛周肿胀疼痛、间歇性出血1年, 加重2个月”于2013年2月25日以“环状混合痔”收入院。患者神志清楚, 营养一般, 自主体位, 步态正常, 于7年前行右肺癌根治术手术, 现全身多处转移,双下肢麻木、疼痛明显, 感觉减退, 肛周可见环状隆起, 局部充血水肿, 压痛明显, 肛门外周皮肤正常, 肛门镜检查(膀胱截石位)见:齿状线上方3、7、11点直肠黏膜隆起, 局部可见点状出血。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109/L, 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因子150 μg,皮下注射, q.d., 7 d后复查血常规, 白细胞升至4.5×109/L。于2013年3月5日在椎管内麻醉下行PPH手术, 术毕安返病房, 患者意识清楚, 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完好。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对症等治疗。术后第2日拆除肛门处敷料, 嘱温开水坐浴, 2次/d, 大便后及时坐浴。术后第6日晨查房时发现右侧臀部有一直径约3 cm皮肤破损, 患者无明显疼痛, 亦不明确造成破损的原因, 分析患者能下床活动, 不考虑压疮,仔细追问病史, 患者诉前晚坐浴时水温偏高,有可能在坐浴时烫伤臀部, 当时无家人陪护,未能及时发现。治疗经过:立即停止坐浴, 保持创面清洁, 局部涂抹湿润烫伤膏、清创换药、消肿、抗感染综合治疗, 于3月28日出院,出院时烫伤处愈合欠佳, 无明显感染。

2 原因分析

2. 1 护理人员未全面评估患者, 缺乏低温烫伤的相关知识 护理人员不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 不知道感觉迟钝的老年人, 在正常人可忍受甚至感觉较舒适的温度范围内,接触时间超过一定的阈值会发生低温烫伤。该患者是一名肺癌多处转移, 双下肢麻木、感觉明显减退的老年人, 是发生烫伤的高危人群。

2. 2 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责任心差 护理人员本身知识缺乏, 告知不到位, 只告诉患者术后第1次大便后用温开水坐浴, 但并未告知坐浴的水温、时间、水量等相关知识, 未讲解坐浴的注意事项。部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先熏蒸再坐浴。在熏蒸过程中, 患者不能坚持时易发生烫伤, 存在安全隐患。护理人员责任心较差, 只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 真正的操作由患者自行完成。患者坐浴时不及时巡视、坐浴后不检查皮肤情况, 即使烫伤也未能及时发现。

2. 3 患者因素 老年患者的温、痛觉及触觉由于各种原因而减退或丧失, 即使正常的温度, 也有可能造成患者皮肤烫伤。另外, 盼望疾病康复的心情比较急切, 认为坐浴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自行延长时间, 最终发生低温烫伤。

2. 4 其它因素 患者和陪护人员没有防烫伤的安全意识, 警惕性差;也没有低温烫伤的医学常识, 发生烫伤后未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延误治疗。

3 护理对策

3. 1 立即停止坐浴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避免受压。烫伤部位给予清创、涂抹湿润烫伤膏、按时换药直至创面结痂。治疗期间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减少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3. 2 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科室建立统一的健康教育卡 年轻护士加强业务学习, 高年资护师不断更新知识, 学习并掌握低温烫伤的相关知识, 将预防低温烫伤的相关常识列为健康教育内容。重视患者的每一个护理问题,列出重点和关键点, 分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何避免, 制定出通俗、实用的健康教育卡。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教育卡的内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 护理组长要认真落实, 检查患者是否掌握, 并加以补充、改正和指导, 使健康教育内容真正落实而不流于形式。

3. 3 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 对护士进行患者安全教育, 在工作中时刻把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低温烫伤的警惕, 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安全第一, 警钟长鸣, 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认知程度, 做到预防为主。

3. 4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①患者入院时, 护理人员常规做好烧伤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加强保护意识。②确定潜在烫伤危险场所和用物:例如暖瓶、热水袋、开水房等, 悬挂防烫伤标识, 对患者进行重点告知。③确认高危险性烫伤患者:年龄>65岁、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大手术后、糖尿病患者等,对其进行预防教育。④进行坐浴、热疗及使用取暖设备时,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加强看护,并放置闹铃定时, 提醒治疗结束。床头悬挂防烫伤警示标识, 提醒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加强管理, 严格执行交班制度, 经常巡视, 观察皮肤颜色并及时记录。⑤如发生意外烫伤应立即报告医生, 做好记录, 遵医嘱予以处理, 填写烫伤事件报告单。

4 讨论

坐浴是痔疮患者手术后的常规操作, 对术后创面愈合非常重要。水温控制在43~46℃, 2~3次/d, 5~10 min/次可明显减轻切口疼痛和水肿, 更有利于切口创面肉芽生长, 加快切口愈合的速度[3]。术后坐浴引起烫伤在临床上较少见, 针对这一案例, 给护理人员敲响了警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坐浴时, 将水温和坐浴时间作为重点指导内容, 确认高危险性烫伤患者, 每次用水温计测试水温, 严格控制在40~43℃, 确保安全。普及低温烫伤相关知识,对患者、家属反复进行安全宣教和指导,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这样就能杜绝低温烫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乐之, 路潜. 外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455.

[2] 凌峭, 鞠斐.高龄老人低温烫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104):1073.

[3] 罗旭雯.混合痔术后适宜中药坐浴时间的探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310):227.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3)13-0029-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3.13.015

作者单位:730065 兰州铀浓缩厂职工医院外二科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