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式健康教育法在住院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3-01-26 21:16王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3期
关键词:肠造口教育法造口

王珑

肠造口又称人工肛门,由于其改变了粪便排出途径,且造口无括约肌,不能做到大便按患者意愿排放,需要粘贴造口袋来收集排泄物。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前必须要学会造口的自我护理方法,才能在其回家后独立完成造口护理,减少并发症。2012年8月~2013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外科采用三阶段式健康教育法对住院患者实施分阶段造口护理教育,力求使肠造口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本院行肠造口的患者82例。其中男61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64岁。结肠癌45例,直肠癌25例,其他12例。回肠造瘘6例,结肠造瘘76例。

1.2 方法 遵循示范-参与-回示的三阶段式健康教育法对造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示范步骤:①术后患者回到病房,责任护士仔细检查其造口情况,根据需要粘贴造口袋。重点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的造口进行认识和评估,并且对粘贴造口袋的操作过程有直观的了解。②责任护士发放造口护理指导手册给患者及家属。③增加各种示范机会,如让其观看其他造口患者的换袋操作或视频。

参与步骤:①在造口门诊专用诊室安置造口模型,提供样品,为患者及家属创造模拟练习的机会。②更换造口袋时让患者及家属逐渐参与,根据其理解和动手能力的高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阶段参与。注意语言引导时以鼓励为主。针对高龄患者及照顾者眼力不好的特点,可以常规使用防漏膏配合使用。③由专业治疗师对造口患者及家属进一步进行床旁指导。其参与换袋次数1~3次,要求达到基本独立完成更换底盘。

回示步骤:①责任护士到床旁指导,让患者及家属全程独立完成更换底盘。根据操作中的不足和错误责任护士给予指导修正,并传授一些实用技巧。②开设定期集中指导。每周定期定点进行集中指导,可根据患者自身肠造口的特点、家庭经济状况及工作性质等,给予患者不同的指导,以预防及减少造口并发症,并达到舒适最大化。③开设多种形式的患者交流平台,让更多的造口患者和家属相识相聚,增进沟通交流、彼此鼓励、增强信心。

1.3 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当天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2份,全部有效收回。调查内容:患者掌握的造口护理相关知识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的程度。

2 结果

90.24% 的患者基本了解造口基础知识,并能完成造口袋的清洗和部分更换,35.37%患者能完成更换底盘,57.31%的患者了解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知识,20.73%患者能进行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3 讨论

由于造口将长时间或永久伴随患者,为了减少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在出院前教会患者掌握造口护理非常关键。由于肠造口术后患者身体的外观有较大改变,患者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如何帮助患者尽快心理适应和学会造口基本护理技能是医务人员的重要使命。为了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作者按照三阶段式健康教育法,进行一对一指导和集中教育,循序渐进地引导患者及家属反复实践练习,直至基本掌握造口护理技能。效果基本满意,90.24% 的患者出院前能基本了解造口基础知识,并能完成造口袋的清洗和部分更换。

从调查结果来看,住院期间能独立完成更换底盘的患者并不多,只占35.37%,能处理并发症的更少,只占20.73%。而完全不会的基本上都是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这与李琼[1]的调查结果相符。在患者建立起自己的造口护理常规这个过渡期内,患者家属是很好的过渡期助手。所以,作者建议将住院期间造口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涵盖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多一份安全保障。一般来讲,手术后3个月的时候患者大多能建立起造口的常规护理。之后的造口护理就逐渐步入正轨了。

总之,采用三阶段式健康教育法对住院患者进行造口健康教育,能有效鼓励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地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在其出院前掌握基本造口护理知识和技能,值得推广。

[1]李琼,张俊娥.结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造口护理情况的调查.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9):9-12.

猜你喜欢
肠造口教育法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教育法大突破:取消普职分流
色彩健康教育法在老年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激励教育法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结肠造口并发症类型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