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的实践分析

2013-01-26 21:16左立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3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机制监管

左立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财务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在医院资金的使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医院应该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来积极预防各种资金运行风险,避免贪污浪费的出现,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结合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的内控机制建设实践,对内控建设中的关键措施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2年2月起根据卫生部和财政部颁布的最新《医院财务制度》进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工作,选取自2月起到2013年2月之间的财务状况等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运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内控机制建设前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并总结在内控机制建设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建设期间的关键措施或关键点。

1.3 建设措施 本院在建设内控机制过程中所采取的关键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包括监理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加强医院各项人事以及收支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收入控制以及加强对医院债权、债务控制等措施。

2 结果

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内控机制,与实施内控建设前的财务状况相比,在财务支出的控制上和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度上,都有明显提升。而在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上,本院的财务状况较建设前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3 讨论

3.1 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内控机制是由若干子机制和政策构成的综合性机制,其能够完善控制单位的内部管理,使单位的经济利益和运转效率提高,特别内控还是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医院中实施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然而内控机制的建设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内控机制建设,医院能够建立起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经营体制,以及能够与国际医疗经营模式相接轨的管理体系。医院财务管理中不论是药品的采购,还是医疗器械的采购维护都是一笔数目较大的投资,医院只有建立起内控机制,对这些资金进行科学管理才能适应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才能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利益[1];二是通过内控机制建设,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能够获得有效结合,医院价值和形象得到提升,有利于医院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内控机制建设,医院的预算管理将会更加科学化,医院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也会更加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从而使医院自身的发展更具生机活力。

3.2 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本院在内控机制建设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分析其中的关键措施或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首先要建立规范性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医院应该在医院内部设立预算管理部门,包括设备和改建委员会、预算审计委员会等,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是对医院预算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控制的基础,同时预算管理体系又为其他内控措施的实行提供了有力组织后盾;其次是对预算管理内容进行完善,以往的医院预算管理只对医院中较大项目的支出或投资进行计算,例如大型医疗器械的购置或药品的采购等[2],但还有很多少量或隐形的资金业务预算管理中没有提到,因而要加强医院预算管理,就要对预算管理的内容进行完善。医院预算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对医院财务的总预算、对各科室收入的分预算、对各科室支出的分预算、医院财务现金的预算、行政科室支出的分预算以及医院各项目的分预算等,只有将这些内容都包括在医院预算之内,才能保证预算的完整性,也才能为科学的预算管理做好前提准备;最后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这里的预算管理制度从预算管理组织到预算的编制、执行,再到预算分析以及执行考核等方面都包括在内,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医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规范作用,能够有效减少预算与执行之间偏差过大等问题的出现,增加医院资金使用的科学性。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这里的制度主要是指医院财务管理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业务的相关制度,包括从医院收入、支出的控制制度,到医院资产和债权债务的控制制度等。其中收入控制制度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对收费票据等的使用管理制度建设,药品或治疗价格管理制度建设,收费岗位管理和流程制度建设等,而支出控制制度则包括对医院支出标准制度建设,对支出权限和签批制度的建设,对成本考核制度的建设,对成本管理制度的建设等,从各方面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医院收入支出的控制力度。而在现金资产制度建设方面则主要包括对现金日常使用的管理制度建设,对开支范围制度建设,对医院公务卡管理制度建设等。在医院债券和债务方面,则要加强对债权或债务确认、处置和核算等方面制度建设[3],通过对现金资产和债权债务的制度建设,能够有效控制医院现金资产的使用,增强债权债务管理的科学性,从而增加医院的经济收益。

三是加强人员管理。财务内控机制的建设不仅需要对财务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进行强化管理,而且还需要对医院人事进行强化管理。医院财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建设医院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因而医院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医院财管人员的素质管理,建立健全医院行政财务人员考核制度,并对医院行政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工作,提高医院财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可通过定期考试的形式来对人员的财务管理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同时,医院还可以通过建立与薪资相挂钩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财管人员则可适当给予奖励措施。另外,医院管理者还应该加强对财管人员的监管措施,杜绝私下操作或私下运作等违规行为的出现。

四是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内控,主要从对固定资产中的折旧以及维护方面入手。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业务用房(包括病房、各科室办公室、行政办公室、门诊部、实验室、药房等),医疗器械(包括起搏器、手术显微镜、高压氧舱、冰箱、牙钻等)等,财务管理人员在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每一项固定资产所使用的年限、已经使用的时间以及对其进行折旧或维护所需的费用预算等都列出来,然后根据各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医院自身的预算状况,为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维护费用设置一个风险线,即对这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所需的最高费用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加有序,控制力度也更强。②加强权力内控,医院可通过建立权力内控检查小组的形式对医院各科室和行政管理层的权力使用进行监管,杜绝贪污腐败的出现,保证医院权力的有序使用。

五是健全内控监管制度。目前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缺少与之相对应的监管制度,若缺少健全的医院监管制度,医院财务内控的执行效果就不会得到根本提升,因而医院财管人员应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其中监管可分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内部监管主要是通过医院内部的审计部门对医院内部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监督管理,通过自我审查评价的方式,对医院内控机制进行规范。外部监管则是借助于外部的事务所或纪检部门对医院财务内控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外部监管部门作为第三者介入到医院财务管理当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特点,能够不受医院上层管理者的束缚,但外部监管在整个监管系统中只能起到监督检查作用,真正内部控制的执行状况还要靠医院内部监管体系。因而医院财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医院内部监管部门职能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医院监管制度,以保证医院的内控机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1]陈娟.公立医院规范收支与财务内控管理的研究.中国医疗前沿,2008,11(16):42.

[2]杨曦.运用现金流量表提高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效果的探讨.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01):117.

[3]王化猛.论医院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中的问题和对策.财经界(学术版),2012,10(02):196.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机制监管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监管和扶持并行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