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2013-01-26 21:16朱凤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3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安全隐患急诊科

朱凤珍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朱凤珍

【摘要】总结了急诊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 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率,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能力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最重要窗口科室, 也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 接诊患者多,急危重患者多, 病情复杂, 有时接诊的是“三无”患者或大批量伤患者。工作节奏快, 涉及多学科, 这样就要求急诊科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与理论知识, 抢救技术全面, 操作熟练, 善于沟通等。如果护士在患者就诊、抢救过程中处理不当或观察病情不仔细, 不仅使患者人身生命安全受到损害, 医务人员也会有医疗风险。据统计,急诊环节发生的医疗纠纷占全部医疗纠纷的40%以上[1]。通过对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护理方面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防范对策, 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降低护理风险, 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现将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1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

1. 1 护士责任心不强, 护理基础知识不扎实,临床护理经验不足 表现为分诊护士分诊不准确, 离岗脱岗。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抢救时对医生的口头医嘱未重复或未听清, 错用或重复用药。留观输液时未认真查对, 导致打错针、换错液体或药物漏输。对有配伍禁忌的药物未冲管导致输液管内出现絮状物。对危重患者病情评估能力差, 观察病情不及时、到位, 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 导致延误病情及抢救。

1. 2 护士应急能力差, 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各项规章制度未落实到位 急诊科工作忙、散、不集中, 突发事件多, 这就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应急能力, 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差, 会导致延误抢救治疗。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工作中粗心大意, 不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护理记录缺乏动态变化, 未在第1时间及时完成。

1. 3 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 众多的仪器的使用在提高急救护理水平的同时, 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如果抢救仪器无专人管理、凌乱摆放、无定期维护, 在抢救时发生设备故障, 这些都是护理差错、纠纷的导火线。

1. 4 护患沟通不到位导致冲突 急诊患者由于病情急、疼痛折磨等因素, 患者及家属心情非常急躁, 有的还是酒后或与他人冲突后, 情绪非常激动, 稍有不如意, 就产生愤怒情绪,充满敌意, 向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发泄, 甚至辱骂殴打。

2 防范对策

2. 1 加强急诊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培训 由科主任或各专科医生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 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急诊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及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 熟练掌握各种抢救药品的种类、用途、剂量等。由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急救知识培训与考核, 定期开展各种急症的抢救演练。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安排值班时新老结合, 促使低年资护士尽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2. 2 树立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在急诊管理中, 加强护理风险教育,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强化护理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2], 使每位护士做到知法守法,学会应用法律手段做好保护患者及自我保护,维护患双方的权益。健全和完善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考试, 并将其贯穿于护理过程中, 使各项急救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将护理差错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 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2. 3 保证抢救器材完好、药品齐全、备用

急诊抢救室各种抢救物品、设备必须齐全、完好、备用, 做到“五定一保持”, 即: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数量品种、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必须做到班班交接,及时补充[3]。本科绘制了各种抢救仪器的简单图示及文字, 包括各部件组成名称、操作步骤、可能发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并悬挂于相应的仪器上, 为使用和保养仪器提供了方便。

2. 4 做好护患沟通 讲究语言艺术, 使用文明用语,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请宾馆的服务管理人员对护士进行文明用语、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培训, 将常用文明用语及禁忌用语做成便于随身携带的小手册, 随时翻阅学习。接待患者时礼仪规范, 避免使用生、冷、硬的语言。科室配备热水机等便民措施, 为患者提供就医提供方便, 并制作健康小知识传单, 传播健康知识。当患者或家属情绪急躁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遇到不配合的患者时, 及时呼叫科主任、护士长或保安人员帮助, 避免发生直接冲突。

3 小结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防范对策, 使本院急诊科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全科护理人员树立了风险意识, 提高了业务水平,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不但降低了差错和纠纷事故的发生率, 而且还培养了护士的观察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 进一步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 李映兰.急诊专科护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4.

[2] 杨建香.急诊科的护理管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8(3):315.

[3] 王进.加强安全护理管理、预防护理纠纷中外医疗, 2009,4(34):142.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3)13-0053-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3.13.024

作者单位:264300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安全隐患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