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50例

2013-01-31 07:00孙高斌沈东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探查消融术射频

孙高斌 刘 妍 马 波 李 浩 沈东海 罗 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洛阳471000)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50例

孙高斌 刘 妍 马 波 李 浩 沈东海 罗 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洛阳47100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进行射频消融(RFA)联合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综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及RFA治疗,无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及术后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日15d,全组病例均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手术切除联合RFA治疗肝肿瘤,安全可行,近期治疗效果肯定,可以最大程度保存受损的肝组织。

肝癌;射频消融术;护理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乙型肝炎发病率的上升,各种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连年增加,目前已经居恶性肿瘤的前列,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肿瘤晚期、体质差、多发远处转移等等),使肿瘤手术切除受到很大限制,仅有20%左右的患者可能有手术切除机会[1]。因此,对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我们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进行射频消融(RFA)联合手术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综合进行分析,发现RAF对肝癌的治疗效果确切、损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肝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RFA联合手术治疗肝癌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4岁。其中原发性肝癌33例,各种转移性肝癌17例。病变部位:右后叶28例,右前叶10例,左内叶5例,左外叶上段2例,第三肝门附近5例。肿瘤大小2.0~4.0cm。肿瘤数目:单发20例,2个病灶15例,多个病灶1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40例,丙型病毒性肝炎3例。入选手术依据Child-Pugh分级,肝功能异常程度评分5~10分。术前均行B型超声(B超)及螺旋CT或MRI检查,术中切取肿瘤或穿刺活检,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肝脏恶性肿瘤。

1.2手术探查肿瘤情况手术所见,部分病例有明显肝硬化,肝脏呈结节状增生,部分病例肝脏有萎缩情况,质地硬韧,通过探查即可发现肿瘤明确定位42例,术中用B超协助定位8例。所有病例依据术中探查情况及术前辅助检查制定手术方案,联合手术切除并行RAF的41例,手术探查发现考虑患者不能进行肝切除,而选择RAF治疗的9例。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影像学检查基本相符。

1.3 RAF治疗技术全麻下经右肋缘下斜切口,游离肝脏,充分显露肿瘤,首先进行判断,切除肿瘤,然后依据残余肿瘤部位、大小选择穿刺点及进针方向与角度,应用16G穿刺针,进针途径一定要避开肝内大血管及胆管,防止发生肝内大血管或胆道损伤,将射频电极针在直视下穿刺直达肿瘤中心位置,确定无误后,按下穿刺针尾端使8枚电极呈伞状在肿瘤内弹开,将射频电极治疗针与RF-2000射频发生器连接,开始射频序贯治疗,开始将能量设置在35w,于10min内增加至90w,温度升至100℃,维持5分钟。整个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能量与温度。在整个RFA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肿瘤组织色泽改变,一般由紫红或暗红变为花白或苍白,进一步变为灰褐色,彻底碳化坏死,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大于4cm),可根据肿瘤形态、大小,选择多个穿刺点反复进行治疗交叉覆盖,最后摧毁整个瘤体[2]。本组15例选择多个穿刺点行单肿瘤多次治疗,以达到对肿瘤细胞彻底毁损,最多一个部位进行5次穿刺射频治疗。

1.4术中护理常规吸氧、心电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SpO2。术中患者常大汗,应及时擦干,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腹部体征,若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应加快补液,排除或及早发现腹腔内出血,若心率<60次/分,遵医嘱应用阿托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的不适作相应的处理[3]。

2 结果

本组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及RFA治疗,单个病灶RFA时间(10±5)min,手术时间(180±20)min,术中出血量(500±100)ml。无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及术后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日15d,全组病例均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腹水10例,发生胆瘘2例,急性肝功能衰竭3例,经积极保肝治疗均好转出院。术后15天复查CT增强扫描,证实50例RFA治疗病灶均完全坏死。随访6个月,未发现肝内新病灶,其中5例术后12个月死于肝肿瘤复发肝衰竭,3例死于肺转移。

3 讨论

肝恶性肿瘤首选手术切除治疗。目前肝肿瘤发病增多,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发病比例增高,往往病人就诊时已经是晚期,因此非手术切除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肝动脉结扎并栓塞、介入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焦化治疗、超声聚焦治疗、氩氦刀治疗等等方法众多已经应用于临床,还有传统的酒精注射固化治疗也仍然在临床广泛使用。肿瘤射频治疗广泛应用于肝癌、肺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射频治疗仪的穿刺针头同时有8~10枚射频电极刺入肿瘤瘤体,将肿瘤环绕包围,其加热覆盖范围为直径4cm的球体,对直径≤4cm肿瘤治疗作用非常可靠,对瘤体较大或位置特殊的肿瘤(位于大血管之间)可以通过改变穿刺角度或进行多次穿刺,反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杀灭肿瘤的范围可以相应扩大,杀灭效果确切。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严重肝硬化,就诊较晚,失去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通过RFA治疗使其中一部分患者获得了宝贵的治疗机会,创伤小、效果确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病人的生命,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RAF常用方法包括:B超引导或CT定位经皮穿刺以及通过腹腔镜等途径进行的RFA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这些途径进行肿瘤RFA治疗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办法。但是,由于肝脏位置特殊,有些肿瘤位于膈顶部或紧邻膈肌,有些邻近肝门,采用经皮穿刺极有可能造成肺损伤、膈肌损伤或大血管损伤,借助腹腔镜显露有时也十分困难,对于这些患者,手术联合RFA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手术显露,可以将肿瘤暴露在视野下,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增加了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处理需要通过手术解决的其他问题:①同时可以进行部分切除的肿瘤(多发肿瘤;切除主要肿瘤、对于位置特殊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进行RAF;肿瘤切除不全、残余肿瘤进行RAF治疗);②胆囊切除;③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为部分肝癌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进行RAF手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术中应充分显露肿瘤,以利于穿刺或肿瘤切除及控制出血。②RFA治疗一旦开始,电脑将按预定程序自动完成,应避免人为干扰,若需中途停止,应重新设定程序,以确保治疗效果。③穿刺位置要准确,结合CT或术中B超定位,确保避免大血管及胆管损伤。因此,手术切除联合RFA治疗肝肿瘤,安全可行,近期治疗效果肯定,可以最大程度保存受损的肝组织,在选择经皮穿刺或腹腔镜下进行RFA治疗受限制的情况下,应用手术联合RFA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

[1]王顺祥.肝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7:205.

[2]张军,刘会春,周磊,等.原发性肝癌的射频治疗效果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1,19(1):30-33.

[3]熊丽.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观察与护理配合[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9,04:36-3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2.028

:1672-2779(2013)-02-0042-02

王志华

2012-12-09)

猜你喜欢
探查消融术射频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