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渊源的科学推断

2013-01-31 07:00马玉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卵裂群组母细胞

马玉宝 许 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750004)

经络渊源的科学推断

马玉宝 许 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750004)

经络;渊源;推断

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反复观察和自身不断地体验,在伏曦时代就认识到了经络,后来通过“唯象理论"的思维,把许多现象都真实地记录下来,直到《内经》时代,完整的经络学说形成了,它是建立整个中医体系的坚强基石。张仲景、华佗、张从正、李时珍等医家无不把经络视为中医之灵魂。然而中西医汇通派的先驱人物王清任,却错误地把中医引向脏腑结构的客观观察上,致使中医学的方法论发生了方向性转变,经络的重要性逐渐被淡化,经络也因缺乏“内景遂道,唯返观者,能明察之”的过程而越来越模糊。50、60年代因此掀起了两个小高潮,但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取得公认的成果;70年代初针刺麻醉的成功和循经感传的发现掀起了第三个高潮。正如祝总骧教授所说:“20世纪70年代,我国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可感知经络现象观察,揭开了中医理论向经典生物学挑战的序幕,成百上千的科研工作者参加了这一项科学实验,进行了17万人次人体观测,其规模之大在生物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研究经络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成果最多当首推以祝总攘教授为首的协作组。他们从活体到尸体、从胎儿到新生儿、从动物到植物都证实了经络线的客观存在。但经络到底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证实的这个经络线能否与经络等同?这些问题都没有说清楚。而且经络的研究始终都没有跳出有形组织结构这个层次,导致经络研究陷入僵局。今天笔者想就经络形成的渊源做一个较为科学的推断,之所以说是科学,在于能解答有关经络的所有疑惑。

经络是细胞有序排列形成的细胞间隙,是多细胞生物所共有的生命现象,是不同细胞群组之间代谢活动实现自组织调节的无形通道。单细胞生物因为没有细胞间隙,所以不可能有经络存在,生命现象因缺乏自组织调节而趋于简单。不同的物种因细胞排列决定了细胞间隙分布的不同,相同的物种细胞间隙的大小也是有差异的。在活的生命体中,细胞间隙是被无形的、可流动的无形物质充填着,生命现象的体现是消耗了这些无形物质做功的结果。当生命结束后,只要细胞还没有崩解融合,细胞间隙就真实地存在着,能表现出低阻抗等许多物理特性就可以理解。但此时的细胞间隙因缺乏无形物质的充填就会塌陷,变得更为狭小,所以与活体中的那个间隙有着本质的不同。活体中表现的许多物理特性也因生命的终结而消失,如发光等。有关经络形成的渊源却要追溯到遗体基因DNA。在DNA链上,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化学键连接的顺序决定了生物物种的不同。而在相同的物种中,DNA链上核苷酸的种类、数量、连接顺序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总的趋势却是相似的。还有一个现代生物学,目前尚无法证实的差别,那就是DNA链上核苷酸占有的立体空间的大小不同。当排除了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后,正是这个立体空间的微小差别决定了生命体形成后的许多个体差异,诸如高矮、胖瘦以及细胞间隙大小的不同。

在人类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核蛋白体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但受精前大都处于不活动的贮备状态。受精激活了这些贮备状态的核蛋白体和mRNA,同时,原来处于抑制状态的部分基因也由于受精而活化,合成新的mRNA,从而为胚胎的早期发育创造了条件。精子在子宫和输卵管被激活后,与卵子在输卵管相遇形成受精卵,逐渐向子宫方向移动,同时进行最初的卵裂。受精后的72小时左右出现了12个卵裂细胞,并进入子宫腔。这12个卵裂细胞与中国古人在生命现象的观察中所发现的12个经络群组完全吻合,它们之间应该有必然的联系,而不是毫无关系的数字巧合。细胞分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尽管分子遗传学家提出了“操纵子学说和“组蛋白转位模型学说”,但还是不能很好地阐明人体结构发育、分化的程序和生长变化的规律性。人类现有的科学水平还不能把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的全过程都真实地记录下来,然后再去研究她的每一次分化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初形成的12个卵裂细胞的细胞核不但有着相同的基因组成,而且有着相同的基因活动状况,但其细胞质中所含的能活化或阻制某些基因活动的重要因子,却在后来的卵裂过程中不均等地分配到各卵裂细胞中,因此各卵裂细胞的细胞质之间便出现了差异。这一复杂的分化机制的确难以说清,但我们可以根据体表与内脏相关和感传的循径性等经络现象做出如下科学推断:12个卵裂细胞是分化成12个经络脏腑群组细胞的基母细胞,每个基母细胞分裂形成2个次母细胞,次母细胞经过无数次的分化,形成了一组不分内外、远近功能相关的细胞群体。在内次母细胞分化形成了五脏六腑,但有一对次母细胞却没有像另外十一对那样形成具体脏腑,而是以体腔形式存在,这就是中医的三焦。次母细胞分化的细胞群体总是以矢状线为中轴由里向外,由后向前,从躯干到四肢对称排列,脊柱分隔了膀胱经络群组形成了督脉。来自同一卵裂细胞的2个次母细胞分化形成的肾经络群组,在前正中线的对吻形成了任脉。卵裂细胞都是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形成的,而卵裂总是逐渐进行的过程,基母细胞即将分裂成2个子细胞的那一瞬间,总会表现出藕断丝连,正是这个丝连的部位后来把12经络群组连接成一个如环无端的间隙网络。卵裂细胞质中所含的重要因子的不均等分配,不但导致12经络群组细胞在形成脏腑上的差异,而且也导致了在躯干和四肢分布范围的不同。这样就决定了细胞有序排列形成的间隙网络,总是会在特定的部位相互交叉,而这些相互交叉的部位就是交会穴。在同一经络群组,细胞有序排列并不等于平均分布。在任何一条经络线上都会出现许多个细胞排列相对松散、稀少的点位,这些点位的立体空间占有度较小,就表现出了低阻,而且这些点位还是间隙网络无形物质与自然界无形物质交流和转化的闸门,这些诸多的点位就是中医的腧穴。现代解剖学发现,间隙上总是分布着神经血管,而且可以肯定神经血管的大小总是与间隙大小是成正比的,这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神经血管在胚胎发育时的生长,就象树木和野草总是从石头缝里生长出地面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的生长发育选择了立体空间占有度较小的间隙网络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一点恰恰给现代西方医学一个极大的启示,当考虑结扎或栓塞某个血管的时候,就要分析局部组织细胞排列的疏密,从而判断侧枝循环建立的可能性,杜绝组织坏死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相邻部位或相同组织并不是由同一个卵裂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间隙不完全相通,这就是循经感传不会四处扩散的原因。每一经络群组内至某脏腑外至经筋、皮部,都来源于同一个卵裂细胞,细胞间隙完全相通,代谢活动呈现同步,而不同的经络群组代谢活动却存在着一个微小的时相差。细胞间隙是胚胎发育时由遗传基因决定而形成的,并不是自组织调节活动发生后才形成的无形通道,这个间隙从完整的胎儿形成至死亡分布趋势都不会发生改变,不同的个体微小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总的趋势在相同的种属中是十分相似的。

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不仅表现在DNA链上核苷酸种类、数量的改变,同时核苷酸占有的立体空间也在不断发生变更。常常是前者改变幅度微小,过程十分漫长。现代人和一千年前的人在形态结构上是看不出差异的,但后者的变更至多在二代人中就能表现出来,也许正是后者无形的量变,最终才导致了前者有形的质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武术气功锻炼的人,立体空间总是不断地从微小向微大迈进,这不但使他们的自组织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子代出生后细胞间隙就较为通畅,身体就自然强壮。但遗憾的是人类的进化过程却恰恰与此相反,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分化,思维代替了运动,人类主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了,而DNA链上核苷酸立体空间占有度却逐渐减小,经络越来越不通畅,人类被动适应自然的能力就会削弱,经络效应就经历了一个从强到弱的退化过程。人类自然防御能力的不足和疾病种类的增多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当我们明白了经络的渊源和重要性,就应该克服那种思虑过度和过分安逸的生活习性。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争取多运动、多锻炼,促使中医学所论述的形、气、神量比关系的恢复,人类被动适应自然的能力就会强大起来,人类不会再为化学药品的更新换代而绞尽脑汁。强化经络效应将成为摆脱疾病困扰不可低估的有效方法,当明白了无形经气在体内的运行和分布规律后,调整经气就可以维护健康。正如《黄帝内经》中说:一半以上的疾病真的可以不治而愈。

我国周代的医事制度

中国的医事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初具规模,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建有医官制度,把从医者分成医师、士、府、史、徒等不同职业、不同等级。其中医师为众医之长,掌管国家医药的行政法令,同时管理且协助各科医生办好医疗卫生事务。医师的下属官职为士,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种。食医,主管王室之饮食卫生,相当于现代营养师、疾医,近似今天的内科医生,主治万民之疾苦;疡医,专管医治肿瘤、溃疡金创、骨折等病,相当于现代外科和骨伤科医生;兽医,专理牲畜之病。士之下的府,掌管药物、器具和会计事务;史,掌管文书及医案;徒,供役使,看护。医生等级的升降和傣禄的多寡,年终由“医师”考核,根据成绩优劣,确定他们的级别和俸禄。考核的标准是临床的治愈率,“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周代还制定了一套病历记录和报告制度,规定医生必须详细记录病人的治疗经过,对于死亡的病人要求作死亡原因的分析报告。这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历记录制度。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2.036

:1672-2779(2013)-02-0052-02

王志华

2012-12-16)

猜你喜欢
卵裂群组母细胞
TLI筛选猪胚胎初次卵裂时间以预测早期胚胎发育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早期异常卵裂不影响囊胚染色体整倍性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IVF-ET周期中2、4细胞卵裂球多核细胞发育情况及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观察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移植早期卵裂胚胎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