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盆腔炎的治疗与护理

2013-01-31 07:00张海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腹膜炎

张海燕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哈业胡同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包头014012)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多数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约占90%以上。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盆腔炎的发生主要是由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引起的,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盆腔炎发展可引起弥散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可反复发作。

1 发病原因

盆腔炎主要是淋球菌、沙眼衣原体、需氧菌和厌氧菌等致病菌侵犯女性内生殖器而引起[1]。感染主要发生于以下几种情况:

1.1 流产后感染 患者产后体质虚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的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

1.2 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 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蔓延,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女性盆腔炎症。

1.3 月经期不注意卫生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宫腔内血窦开放,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就会给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导致盆腔炎。

1.4 妇科手术后感染 行人工流产术、放环手术或输卵管造影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有可能引起感染,引起盆腔炎。

2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有腹部疼痛、发热,白细胞数目增高等症状。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下腹疼痛或腰痛几个主要症状,伴有心率加快、发热、阴道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有高热、寒战、食欲不振、白带黄色有异味、腰部酸痛等;有腹膜炎时出现恶心、腹胀、呕吐、腹泻等;有脓肿形成时,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等;包块位于后方可致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不规律,有时仅为低热、易感疲劳,部分病人由于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等。慢性炎症会导致盆腔瘀血、月经过多,卵巢功能损害时会出现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会导致不孕症[2]。

3 治疗

3.1 西医治疗

3.1.1 物理治疗 各种物理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代谢能力,有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3.1.2 药物治疗 选用大剂量、效力强的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头孢、甲硝唑等进行静脉点滴,联合2种或2种以上抗生菌素共同治疗为宜。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随时调整用药[3]。

3.1.3 手术治疗 临床检查发现已有脓肿形成,且经药物治疗2~3天,体温持续下降,中毒症状加重或肿块增大者,应实行手术,切除肿块实施引流术,严重者可考虑对患者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未生育的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3.2 中医治疗 中医学将盆腔炎分为热毒型、湿热瘀滞型、湿热型、瘀血阻滞型和冲任虚寒型五类,医生在辨证治疗的同时配合西医治疗,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明显效果。对于急性盆腔炎临床主要以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辅助治疗,应尽量早期治疗,避免转化为慢性。对于经久不愈的慢性盆腔炎应以理气活血、祛瘀止痛为主,同时不应忽略健脾补肾、养血扶正的辅助治疗。

4 护理

4.1 防止感染 常见的妇科性炎症如阴道炎等,要及时治疗,避免细菌上行感染。一旦发生了急性盆腔炎,应当及时治疗,治疗要彻底,防止转成慢性。

4.2 休养 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方式,有利于炎症积液聚集于直肠子宫陷窝内,从而使炎症局限,同时防止炎症直接或间接性的扩散引起其它器官的感染。给予富含高营养且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慢性盆腔炎容易在劳累、疲劳等情况下发作,所以患者平时还应当注意劳逸结合。

4.3 手术护理 在各类手术中应当严格消毒、保证无菌操作,术后保证术者所处环境卫生,避免术后感染,同时给与必要的抗生素抗感染。术后随访,了解有无术后并发症及相应的不良反应,如有并发症及相应不良反应,医生应及时给予处理,避免盆腔炎的发生。

5 预防

沙眼衣原体感染筛查和高危妇女的治疗能有效降低盆腔炎的发病率,对高危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筛查可以预防大部分盆腔炎的发生。对盆腔炎患者出现症状前60日内接触过的性伴进行检查和治疗,这种检查和评价是必要的,因为患者存在感染的危险,而且其性伴很可能感染淋病及沙眼衣原体。由淋病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盆腔炎患者的男性性伴常无症状。无论盆腔炎患者分离的病原体如何,均应建议患者的性伴进行检测和治疗。在女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屏障 (避孕套)的性交。

综上所述,盆腔感染会对妇女生理和心理造成影响,发现有上述不适症状,患者不必过分紧张,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胡乱服用药物,以免延误治疗而迁延不愈。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标本兼治。

[1]粟双禺.盆腔炎病原体及其药物检测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12(2):142.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

[3]陈燕群.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2):63.

猜你喜欢
沙眼衣原体腹膜炎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
NGAL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消灭致盲性沙眼中国提前“交卷”
沙眼防治不可轻视
新发衣原体研究进展
单中心近3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
告别沙眼盲 关注眼健康
FGI沙眼治疗仪临床使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