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病机再识※

2013-01-31 07: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髓海记性肾精

沈 峰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430065)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前期或老年期,以进行性记忆等认知障碍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性痴呆属于 “老年呆病”范畴[1]。然历代文献并无这一称谓,其主要症状的描述,散见于健忘、呆痴、痴呆、呆病等病证中。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之一,而病机是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故从这一角度整理相关文献,以期为下一步治则治法的确立提供方向。

1 年老脏衰 气血不足

《灵枢·天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怠,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可见,《内经》中就明确指出“言善误”乃年长脏弱,气血不足所致。

后世对此亦有不少发挥。如隋·巢元方在 《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中提到:“噏噏然内虚,五脏气不足,发毛落,悲伤喜忘。”唐·孙思邈 《千金翼方·养老大例》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始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也再次强调了年老脏衰,阳气不足而致 “忘前失后”。

2 肾虚髓亏 神失所养

《灵枢·海论》: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素问·五癃津液别》:“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内经》中所论及的这些症状均是伴随着年老精虚髓亏而出现的全身症状。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精、髓与记忆的关系,并强调肾精、脑髓与痴呆的发生密不可分。《医学心悟》云:“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精虚肾不能智。智者,记忆也,故肾虚者健忘。 《医学从众录》指出:“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清·唐容川在 《内经精义》中亦指出:“事物之所以不忘,赖此记性,记在何处,则在肾精。益肾生精化为髓而藏之于脑中。”到了清代,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尤其是对脑认识的深入,更明确了记忆等功能与脑髓的密切关系。汪昂在其所著 《本草备要》中记述:“人之记性皆在脑,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清·王学权在《重庆堂随笔》论元神与髓海的关系时指出:“盖脑为髓海,又名元神之府,水足髓充,则元神清湛而强记不忘矣,若火炎髓竭,元神渐昏,未老健忘,将成劳损也。”王清任在 《医林改错》明确指出:“小儿无记性者,髓海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人之灵机记忆皆在于脑,小儿精少脑未满,老人精虚脑渐空,故记忆皆少。脑原于肾,非明证乎”。《类证治载》云:“健忘者,陡然忘之,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腑,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正如金正希先生常曰:“凡人外有所见,必留影于脑。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

3 心肾不交 智慧不生

《医方集解·补养之剂》认为痴呆与 “心肾不交”有关:“人之精神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陈士铎 《辨证录》指出:“人有老年而健忘者,近事不多记忆,虽人述其前事,犹若茫然,此真健忘之极也,人以为心血之涸,谁知是肾水之竭乎?”后又在 《辨证奇闻》中再次强调:“老年健忘,远近事多不记忆,此健忘之极。人谓心血涸,谁知肾水竭?”程国彭 《医学心悟》有言:“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故喜忘其前言。又心藏神,神明不充,则遇事遗忘也。健忘之症,大概由于心肾不交。”沈金鳌 《杂病源流犀烛》明确指出:“健忘,心肾不交病也。”

4 情志不解 郁伤心神

《诸病源候论·虚劳候》:“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明代杨继洲在 《针灸大成》提到:“失志痴呆……皆因用心过度。”张景岳认为 “痴呆者……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致痴呆。”“痴呆者,……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景岳全书·杂证谟》)清代·陈士铎认为:“人之郁病……痴痴不语,人以为呆病之将成也,谁知是思想结于心、中气郁而不舒乎?”

5 脾胃虚弱 痰浊蔽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与吸收。若脾胃本虚,一则气血生化不足,脑失所养;二则运化失健,水湿不化,滋生痰浊,上蒙清窍,均成痴呆。

倡导痰浊论者,首推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和 《石室秘录》是他的两部重要代表作,其中所论代表了他的观点,即木郁克土,痰浊内积是其主要病机。“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据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呆病……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气。”“痰势最盛,呆气最深。”

6 瘀血阻络 神识不清

《景岳全书》云:“心有瘀血,则令人善忘”。《医林改错》提出:“凡有瘀血也令人善忘”。唐容川在 《血证论》中指出:“又凡心有瘀血,亦令健忘……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凡失血家猝得健忘者,每有瘀血。”张锡纯也认为:“老年人精气虚衰,气血不足,以至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瘀,直冲犯脑,蒙蔽清窍,元神失聪,而灵机记忆皆失”。

综上所述,在老年性痴呆病机的研究上,历代医家认识到本病是脏腑功能渐衰,肾精亏损,髓海失充,痰浊内生,瘀血阻窍而导致神明失常。在病位的认识上也有所变化,即从 “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到 “脑为元神之府”。其中,肾虚髓亏为本,神志失常为标,病变脏腑之中尤与肾、心、脑三者关系密切。

[1]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学会.老年呆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修定)[J].中国乡村医药,1995,2(1):19-20.

猜你喜欢
髓海记性肾精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研究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好记性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
记性
我记性不好,你别骗我
中医补肾与养生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