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2013-01-31 07: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医药注射液肺癌

邵 丽 邹 勇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烟台26400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癌症首位。肺癌按组织病理学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总发病人数的80%[1]。虽然治疗方式在不断进步,但仍以手术、化疗、放疗及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中医药在其中占重要地位。现查阅文献,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肺癌属中医学肺积、痞癖、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正气不足是发生肿瘤的内在根本因素,肺癌患者之 “正虚”是其病机基础。正如 《医宗必读》所言: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以及 《外证医案》所云:“正气虚则成岩”。王院春等[2]认为肺癌的发生与正气虚损和邪毒入侵关系密切;肺癌是因虚而得、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邓海滨[3]认为其最基本的病理机制是癌毒痰瘀胶结,是全身性疾病在肺部的局部表现,虚实夹杂是主要病机变化,虚以气虚、阴虚、精亏为主,实则多为毒聚、痰凝、气滞、血瘀。总之,肺癌的发病无外乎正气虚损和邪毒内积两方面,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众多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趋向于两者结合。

2 中医药治疗

目前,对于肺癌的中医药治疗多从辨证论治、专方、验方、中药制剂等方面入手。

2.1 辨证论治 中医将肺癌看做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治疗上注重全面调整人体机能,通过治证以治癌,肺癌患者又往往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即表现出同病异证现象,因而采用辨证论治方法,在强调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分型论治仍然是目前中医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王春雨等[4]将肺癌总结为如下4证进行辨证治疗:气阴两虚证,治宜养阴益气,予生脉散加减;脾虚痰湿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5];气滞血瘀证,治宜行气化痰、软坚散结,予血府逐瘀汤加减[6];阴阳两虚证,治宜滋阴温肾、消肿散结[7],予沙参麦冬汤合赞育丹加减。何立丽等[8]将肺癌辨证分为如下4证:阴虚内热型,治宜滋阴清热、解毒抗癌,方用百合固金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气虚痰阻型,治宜益气化痰、解毒抗癌,方用黄芪建中汤化裁;气血淤滞型,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化裁;肺肾两虚型,治宜滋肺温肾、解毒抗癌,方用麦味地黄丸或参芪地黄汤化裁。总之,多数医家[9]认为肺癌本虚以 “气虚”为主,标实则以 “痰瘀”为首,因此“气虚痰瘀互结”为晚期NSCLC的主导病机,它在肺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发病过程。临床上宜采用扶正培本和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活血化瘀酌情配伍,可取得较好疗效。

2.2 专方与验方 尽管在治疗支气管肺癌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要治疗措施,但是中医药在治疗上拥有独特的辨证思想,能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由此而涌现出一些专方专药。临床辨证治疗肺癌时,众多医家采用专方专药及验方进行治疗,也常常取得很好的疗效。章迅等[10]采用补虚化毒方 (由灵芝、薏苡仁、虎眼万年青等组成)配合常规化疗治疗肺癌30例(治疗组),并与单纯化疗治疗的30例 (对照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证候、体力状况、癌胚抗原 (CEA)值变化、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灵芝抗肺癌实验发现,灵芝能有效延长肺癌动物生存时间,增加存活率,并显著降低动物死亡率。灵芝能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并促其凋亡的作用。故在临证中采用补虚化毒法治疗晚期NSCLC有显著疗效。刘峰林等[11]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8例)、对照组 (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方案 (多西他赛+奈达铂)治疗;治疗组采用化疗方案化疗配合中药扶正解毒方 (黄芪30g,麸炒白术20g,八月札15g,白花蛇舌草30g,白英15g,龙葵15g,竹茹15g,砂仁6g,姜半夏12g,陈皮12g,炙旋覆花15g,人参15g,紫灵芝15g,佛手6g)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能够显著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扶正解毒方是依据祖国医学中扶正祛邪的原理,其中黄芪多糖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对白细胞介素2/LAK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12],人参、白术、紫灵芝益气健脾,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白花蛇舌草、八月札、白英、龙葵清热解毒,均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姜半夏、陈皮、砂仁、佛手、竹茹、蜜旋覆花理气和胃、降逆止呕。安清等[13]将17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TP、EP等方案化疗4~6周期,治疗组服用补精解毒方组,配合口服冬虫夏草、番荔枝子,未用化疗等其它抗癌方法。结果显示:在近期疗效方面补精解毒组优于化疗组;在远期疗效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性;在毒副反应方面:化疗组常见毒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脱发等,而补精解毒组无明显毒副反应。吴士延等[14]观察凌氏验方加减 (生黄芪、党参、麦冬、黄精、山海螺、蜂房、仙鹤草、野百合等)对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凌氏验方可以提高老年晚期NSCLC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 (CD3+、CD4+/CD8+、NK细胞)水平,同时显著降低免疫抑制因子 (TGF2β1)水平。

2.3 中药制剂与中成药

2.3.1 中药静脉制剂的应用 肺癌患者在其治疗中应用的中药静脉制剂主要有蟾酥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尹立华[15]研究蟾酥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防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引起不良反应的作用。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蟾酥注射液联合化疗)和对照组 (单纯化疗),均治疗3个周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P>0.05)。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免疫功能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蟾酥注射液不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并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李宝华等[16]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结果表明复方苦参特注射液联合化疗能缓解NSCLC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古红莉[17]观察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结果发现参麦注射液具有提高血细胞及增强免疫的作用。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中的人参皂甙与多糖能够增加T、B系淋巴细胞功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白介素并增强NK细胞活性;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可提高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率和γ-球蛋白IgM的含量;能调节造血功能,使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增加。

2.3.2 口服中成药 范明文等[18]选择不能手术、放化疗的Ⅲ期或Ⅳ期肺癌患者口服益肺清化颗粒,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表明此药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使病人脾胃之气得复,体质改善,治疗晚期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林洪生等[19]采用参丹胶囊治疗NSCLC 107例,结果发现参丹胶囊能显著提高瘤体缓解率,改善中医脾虚痰瘀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的卡氏评分,明显提高IL-2水平,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化痰、活血行瘀等功效。吴玉萍[20]观察补气生血、温补肾阳类中药芪胶升白胶囊 (阿胶、当归、黄芪、苦参、大枣、人参、淫羊藿)辅助治疗肿瘤患者因化疗而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结果表明此方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抗辐射,对造血系统具有保护作用,激活骨髓造血功能,具有促使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升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的作用。

3 展望

中医药可以有效地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或巩固放、化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近几年来,中医药在治疗NSCLC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现行中医药配合西医治疗NSCLC缺乏相关的评价标准,因此应积极探索并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相关疗效评定标准;其次是肺癌的辨证分型尚未规范,无相关统一标准,不利于临床进一步深层次研究;第三是目前还缺乏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许多疗效观察结果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今后应在这方面加强努力,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中医药治疗肺癌以扶正法为主,在其免疫机制上与免疫生物治疗是一致的。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仅限于中医药疗效的免疫学机制探讨,而肿瘤的中医药疗法与免疫生物治疗可能更易产生协同效应。开展中医药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既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各自的疗效,又可作为有效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改善手术和放、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这种探索将具有广阔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前景。随着西医学的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将为肺癌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和微观化的探索及中药治疗机制研究提供有利条件,这对提高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1]林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421-422.

[2]王院春.恶性肿瘤临证思想初探[J].黑龙江中医药,2009,(6):19-20.

[3]邓海滨,王中奇.徐振晔辨治肺癌经验[J].四川中医,2002,20(6):1.

[4]王春雨,李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4):11-14.

[5]俞凤英.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3):234-235.

[6]盛立平,吴红宇.中医中药结合化疗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5):590-591.

[7]刘嘉湘.中医药治疗肺癌研究思路和临床经验[J].世界中医,2007,2(2):67-69.

[8]何立丽,孙桂芝.治疗肺癌经验[J].北京中医药,2009,28(4):263-264.

[9]黑秀明,郭勇.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6):392-394.

[10]章迅,叶丽红,彭海燕,等.补虚化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9):23-24.

[11]方汉英,王希胜,陈明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照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75-76.

[12]邱勇波,刘锦.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5):435-436.

[13]安清.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7):80-82.

[14]吴士延,陈越,李欣,等.凌氏验方调节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6):39-40.

[15]尹立华.蟾酥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2007,34(4):440-441.

[16]李宝华,李红.复方苦参注射液合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0,26(9):27-28.

[17]古红莉.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6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40(10):20-21.

[18]范明文,江瑜.益肺清化颗粒治疗晚期肺癌30例[J].光明中医,2009,24(9):1691-1692.

[19]林洪生,李道睿.参丹胶囊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及对中药化疗辅助用药疗效评价的探讨[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1):1791-1794.

[20]吴玉萍.芪胶升白胶囊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66例[J].陕西中医,2008,29(8):1014-1015.

[21]程俊.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防治化疗骨髓抑制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1812-1813.

猜你喜欢
中医药注射液肺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