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丝裂霉素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性闭角型青光眼

2013-01-31 07:13余家茂林学锋余映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前房角型

余家茂 林学锋 余映华

低浓度丝裂霉素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性闭角型青光眼

余家茂 林学锋 余映华

目的对低浓度丝裂霉素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在老年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2例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老年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治疗方法,在手术结束后,进行4~12个月不等的随访。结果患者视力未出现大幅波动,眼压的平均值由术前的(43±11.25)mmHg下降到13.45mmHg的水平,且浅前房问题得到了有效抑制。结论在老年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能够收到很好效果,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低浓度丝裂霉素;改良小梁切除术;老年性闭角型青光眼

在各种致盲眼病中,青光眼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医务人员大多采取传统型小梁切除术,但是通过长期实践和观察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在术后容易导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浅前房、早期滤过较强及各类并发症,第二个问题是结膜滤过泡瘢痕化,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对患者疾病的治愈和临床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都将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我院对72例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老年患者采取低浓度丝裂霉素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最终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2例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老年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30眼,女性患者48例56眼,患者年龄在63~78周岁之间,平均年龄68.5周岁。慢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分别为10例16眼和62例70眼,均采用低浓度丝裂霉素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患者的术前眼压在31~56.75mmHg之间,平均值为(43±11.25)mmHg。患者视力方面,手动~指数、0.02~0.1、0.2~0.4者分别为24眼、46眼、16眼。

1.2 方法在正式进行手术之前,按每日一次的频率静脉滴注20%甘露醇,局部点0.25%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眼药水。全部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眼表和球周麻醉分别采用0.5%的盐酸丙美卡因和2%的利多卡因,具体操作流程为:①以角膜边缘为基地,作结膜瓣。②作4mm×4mm约1/3~1/4巩膜厚度的弧形浅层巩膜瓣,剖入透明角膜内1~1.5mm。③将浸有0.4mg/ml丝裂霉素C的棉片分别放置于巩膜瓣的上下两部分3min,取出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巩膜瓣进行冲洗。④作一厚度为1/3巩膜厚度的3mm× 3mm中层膜瓣,前界进入角膜透明区内0.5mm,并将其切除。⑤在小梁处作方形板层,切开2mm× 1.5mm,由右侧开始切透到前房,此时虹膜会于切透处略微膨出,使用Vamas剪在膨出虹膜剪出一个小孔缓慢放出房水,随后由板层切开处将小梁组织切除。⑥将对应的虹膜根部组织切除,再使用虹膜恢复器恢复圆形瞳孔。⑦使用10~0尼龙线对虹膜瓣进行2~3针的调节缝合,对球结膜则进行连续缝合。⑧手术时于球结膜下注射2万U庆大霉素和2mg地塞米松,并使用典必殊每日点眼3~4次。

在手术结束后,按每日两次的频率静脉推注320万U青霉素,按每日一次的频率静脉推注10mg地塞米松,以便对组织增生和炎性反应进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手术前后,都要避免进行匹罗卡品的使用。手术结束一周内,每日对术眼进行包括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并发症等在内的检查,0.5a内检查频率改为每月,0.5a后在第三个月进行检查。前房镜的检查于手术结束两周后进行,随访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4~12个月不等。

2 结果

手术结束后,视力不变、提高、下降者分别为60眼、16眼和10眼。患者出院时眼压的平均值为11.75mmHg,随访结束后,患者眼压平均值为13.45mmHg,其中,有10例患者的眼压在随访时发现超过21mmHg,医务人员随即给予抗青光眼药物,在随访结束前,10例患者眼压恢复到14~16mmHg的水平。

在手术结束后1d以内,全部患者前房形成,有12眼出现浅前房,约占患者总数的14%,经散瞳、加压包扎处理后恢复正常。在滤过泡方面,根据Kronreld分型标准,12眼为I型,56眼为II型,18眼为III型,未出现IV型。

3 讨论

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青光眼滤过手术,虽然该方法在短期内降低眼压的效果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是术后却容易出现滤过道过畅或不畅、浅前房等并发症,若未能进行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如恶性青光眼、角膜内皮浑浊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小梁切除术问世30余年来,医务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手术成功率,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各类并发症以及术后瘢痕的形成。

本次研究采取低浓度死霉素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方法对72例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抑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瘢痕的形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术中采取的巩膜层间切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外层巩膜瓣得到保留,避免房水进入到结膜下。②可以使房水充满巩膜瓣下,削弱了巩膜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对术后瘢痕形成的抑制能力。③患者视力在手术后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住院周期短,且监测与护理工作的难度较小。另外,低浓度丝裂霉素的应用对于保持滤过区开放、抑制瘢痕的形成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 左俊.高眼压状态下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506-2507.

[2] 邹才林.高眼压下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3):94-95.

R361

B

1673-5846(2013)02-0425-02

广东省饶平县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潮州 515700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前房角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丝裂霉素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进展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