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探索

2013-02-01 02:30刘兆玺张敬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医学生政治思想

李 雯,徐 涛,刘兆玺,胡 睿,张敬军

(泰山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新思潮和各色文化层出不穷的时代大背景下,当代医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的新特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准确把握当代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教育现状,在泰山医学院医学类专业在校生中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内容涉及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就业心态等几个方面。收回有效问卷683份,有效回收率达97.57%,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期丰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定量分析成果,据此探索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调查分析

当代医学生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克服诸多挑战,这也影响了其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的形成。调查表明大多数医学生已形成了较为正确的世界观,普遍关心时事政治,积极争取入党成为政治追求的主流意识。调查中,73.4%的医学生认为“虽然时代在变,仍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16.3%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与崇高的理想信念相差太远”,10.3%的人表示“树立不树立没意义、无所谓”。同时,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强烈,认为现在很有必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高达89.5%,表示无所谓的占8.3%,认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了的仅占2.2%。在“是否写过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的动机是什么”问题上,选择“为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入党”的占35.1%,选择“加入共产党是件光荣的事,入了党全家都光荣”的占15.6%,选择“成为党员有助于找个好工作,有更好的晋升机会”的占29.7%,选择“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写入党申请书,也就跟着写了”的占15.2%,“没写过入党申请书”的仅占4.4%。

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医学生们的选择凸显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对于“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选择“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的占41.7%,选择“社会地位的高低”的占22.4%,选择“金钱的多少”的占13.6%,选择“个人家庭幸福”的占18.5%,选择“其他”的占3.8%。对于“实现人生目标最重要的因素”,选择“自身的努力奋斗”的占43.7%,选择“家庭的支持”的占26.8%,选择“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占18.5%,选择“身边朋友的协作和扶持”的占7.8%,选择“其他”的占3.2%。

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在“对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这一问题上,46.5%的人表示赞成,44.1%的人表示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可以接受,仅有6%的人认为没必要,3.4%的人表示无所谓。21.3%的医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形成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44.5%的人认为自己正在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22.3%的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还不稳定,11.9%的人表示说不清楚。可见,绝大部分医学生认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对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情况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存在有效性不足、绩效低下的情况。在“对目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满意”问题上,表示非常满意的占7.3%,满意的占12.5%,比较满意的占34.2%,不满意的占38.6%,非常不满意的占7.4%。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多选题上,医学生的选择是:与学生思想需求实际联系不够紧密(49.8%);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创新(47.2%);教育过程形式主义(26.7%);理论空洞抽象、没有或很少与实践相结合(43.3%);没有充分发挥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9.6%)。与此同时,医学生自行进行思想政治知识学习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识有偏差的情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影响”,表示影响非常大的占10.7%,比较大的占27.4%,一般的占32.5%,影响不大的占19.1%,没有影响的占10.3%。

三、医学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医学生数量每年激增,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医学生们变得比较实际,为了就业,他们热衷掌握各种实用技术和技能,在争当学生干部和入党问题上也掺杂了更多的世俗因素[1]。对于“就业形势对择业观是否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医学生的选择是:影响很大,被动选择,哪里有适合自己的地方去哪里(43.6%);有影响,随遇而安(20.7%);有影响,但仍向自己的理想目标奋进(28.4%);没影响(7.3%)。对于“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的第一选择”,选择“考研,继续求学深造”的占45.6%,“先找份工作再说”的占14.2%,“先准备考研,考的不理想再找工作”的占31.3%,“准备出国”的占3.5%,“自主创业”的占5.4%。

在学业的完成与就业关系问题上,认为“先完整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就业”的占63.5%,选择“就业是第一位的,学业是否完成无所谓”的占17.9%,认为“没有必然联系”的占18.6%。对于“在校期间,对个人职业生涯有无规划”,表示“有认真的规划”的占12.4%,“有一些简单规划”的占53.5%,“不知如何规划”的占20.3%,“从没做过”的占8.3%,“做不做无所谓”的占5.5%。

对于“求职中最令人困扰的问题”,医学生的选择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1.7%);就业信息不足(12.9%);就业政策的限制(7.5%);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29.4%);缺乏社会关系(16.3%);不公平竞争,如户籍性别等歧视(12.2%)。

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思考

调查显示,多元化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使得当代医学生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其视野早已不再局限于自身周围的人与事,思想变得更加活跃、自由和开放。医学生们普遍关心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向往民主,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但对复杂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较为简单、片面,辨别能力弱。与此同时,当代医学生独立意识较强,迫切要求表达个人想法,展示个人才能,但往往又因心理素质尚不成熟,遇到问题时显得承受能力差、适应能力弱。而全球竞争、自主择业、自负盈亏的现实则唤醒了医学生们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他们大多希望能够通过个人奋斗出人头地,但也有个别人在涉及经济利益问题时显得诚信意识薄弱。在价值取向上,医学生们强调实惠,由以往单纯追求崇高理想,转向讲求实际、追求实效、重视实用知识和能力,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

事实上,相对于医学生思想急速变化的现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滞后。医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还是医学专业课程,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与感染力,且往往因缺乏人文的土壤,发展后劲不足[2]。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社会形势、高等教育、青年学生思想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全方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首先是创新教育理念,应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关怀当代医学生需要的满足、个性的发展、品德的提高、价值的实现,促进其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3]。其次是创新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专业兴趣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人文教育、成才素养教育结合融汇,并积极推动社会调查、社区医疗、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摒弃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建立理论与实践双循环的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的放矢、产生实效[3]。同时,大力加强既能引导医学生学会做人、又能促进其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是创新教育内容,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发掘隐藏在德育课程和专业课教学中的各种德育因素,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进学生,强化对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生态道德观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够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智商和情商、全面发展素质和能力。

[1]沈子雯.新时期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6):96-97.

[2]黄丽颖.结合医学专业教育特点探索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48-49.

[3]张玉旺,仇宝山.人文关怀视域下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3):82-83.

猜你喜欢
医学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