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实验室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01 02:30黄洁雯卫蓓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诊断学开放性实验室

宋 珍,李 惠,黄洁雯,卫蓓文,丁 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系,上海 200025)

实验诊断学课程相对枯燥不利于理解掌握,临床医疗系学生对很多实验检测项目缺乏认识和体会,这无疑会在将来的实践和工作中影响临床与检验等辅助科室的沟通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系在承担实验诊断学教学任务的过程中,经过总结已显露的教学弊端,尝试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进行改进,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并主导实验,在有效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提高医疗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资料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2009级临床医疗系五年制学生232名。

(二)授课老师。

13名拥有丰富检验教学经验的讲师和实验技师根据不同的实验检测项目进行实验带教,每次带教3-4课时不等。

(三)授课材料。

由授课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讨论研究,撰写出既符合临床医疗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要求又与临床实验室检查密切相关的实验教材,设计的实验包括临床生化、临床血液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常见检测项目。每个实验内容涉及实验目的、材料、具体操作、结果判读、临床意义、参考资料和实验报告。

(四)教学方式。

1.网上预约:开放性实验室在周一至周四晚17:30-20:00向临床医疗系学生开放,学生在参加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教学前可自由组合临时构建2个人为单位的实验小组,结合自身时间安排,登陆网上开放性实验室预约系统,预约实验时间,考虑到授课老师、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的配置,每个实验日接受50名学生的预约申请,当人额满员,该实验日预约自动关闭。

2.课程安排:开放性实验室的课程安排分3个阶段:第1阶段由临床血液教研室负责,实验设计内容为血涂片的制作和瑞士染色等,实验开放时间为期5天;第2阶段由临床生化教研室负责,实验设计内容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等,实验开放时间为期5天;第3阶段由临床微生物教研室负责,实验设计内容为痰液标本病原学检查等,实验开放时间为期10天。

3.课程开展:学生按最终预约记录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前领取实验所需的实验教材即标准作业程序、实验器材、参考资料和实验报告。学生在翻阅实验教材过程中加深对实验的认识,全面理解实验思路后结合实验诊断学的理论学习和其他基础课程所接触过的实验操作基本技术自主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学生在实验的任何环节有疑问可以相互讨论或者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也可询问带教的授课老师,但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鼓励学生用前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实验结束记录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二、结 果

在开放性实验室里,多数学生能很好利用手头教学资源,在几乎不借助带教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和同学通力合作,按时保质完成实验项目,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实验报告里的启发性问题,结合理论所学和实验操作的亲身体会,给出解答。

为了解开放性实验室课程效果,课后对每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98%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表示可以接受。(2)90%学生认为开放性实验室对掌握实验诊断学内容有帮助。(3)对开放性实验室实验设备、物品准备的满意率达90%。(4)对开放性实验室教师的指导满意率达92%。另外,也有不少学生对更好地开展开放性实验室提出了建议:例如开放时间弹性安排、实验项目的选择、增添实验示教录像、实验教材的修改完善等。

调查结果证明,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分析与讨论

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精髓[1],临床医疗系学生一直以锻炼临床操作技能作为其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基本忽略实验室检查相关技能的培养,从而影响他们有效利用检验等辅助手段提高自身诊断水平,也使临床科室和检验等辅助科室的工作出现脱节。联系到医疗系学生在理论学习后期实验诊断学课程学习效果不理想,将开放性实验室引入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取代原本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增强临床医疗系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和掌握,促进临床和检验的交流和沟通。

开放性实验教学不是简单地将实验室的门打开,将时间延长,它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具有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和实验结果的开放等特点[2]。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拓宽学生知识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一学期的开展和实践,开放性实验室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杜绝了学生的单纯模仿。该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实验方式方法、实验时间和实验难度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有利于诱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网上预约实验开始,学生就已经占据实验主导地位:实验如何规划、如何操作执行、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判读实验结果、临床意义和价值的判定等完全依赖自己,这直接导致学生自发地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实验室检查的实践能力,符合临床对医疗系学生知识、技能要求日益增长的需要。

临床医疗系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多学科知识体系,而各学科之间知识必然存在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融合[1]。对于即将走上临床的他们来说,能够熟识实验诊断技能必然有助于拓展他们的临床诊断与思维能力。通过合适的教学模式,全面充分地运用开放性实验室提供的平台,既有助于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掌握,又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践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四、展 望

开放性实验室在实验诊断学的教学中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该模式不但生动展现实验内容,拓展医疗系学生在实验室诊断方面的认识水平,还密切联系临床检验,有助于其在以后的临床实践和工作中与实验室密切合作。

目前开放性实验室的开展尚属初步探索阶段,将来的教学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经验成果,计划逐步从实验室开放时间、开放对象、开放的实验项目、开放的实验类型等多方面多角度来进一步完善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务求让开放性实验真正促进和融入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中。

[1]高志祥,刘铮然.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52.

[2]陈忠荫.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J].琼州大学学报,2007,14(2):75.

[3]蒋红梅,运惠敏,刘 莲,等.高校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对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1):31.

猜你喜欢
诊断学开放性实验室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