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师专业化建设

2013-02-01 02:30申丽娟樊国康游金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专业性专业化导师

申丽娟,樊国康,游金辉,2

(1.川北医学院研究生处;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一、导师专业化建设的提出

(一)导师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导师负责制的实施,使导师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方面享有更多的发言权。国家赋予导师自主权利的前提是相信导师在选拨、指导、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具有其他人不可取代的专业性。故导师自主权的扩大,彰显了导师主体的专业地位。这正印证了霍利界定专业化的内容之一,即关注一门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4]。

(二)导师的专业性更加明确。

作为一种专业有五个关键标准[1]:(1)提供重要的社会服务;(2)具有专业理论知识;(2)在本领域的实践活动中个体具有高度的自主权;(4)进入该领域需要经过组织化和程序化过程;⑤对从事该项活动有典型的伦理规范。针对以上五个标准,对导师的专业性而言,体现在:(1)导师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重任;(2)导师必须是某一学科专业方面的专家,这是遴选导师的首要条件;(3)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拥有高度自主权;(4)导师的选拔、任用都有相应的的程序和规范;(5)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故从专业内涵标准来看,导师也是一门专业。

(三)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就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的《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明确地界定了教师“专业化”的标准[2]。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为导师专业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借鉴。不论从导师的选聘还是从导师的职责上看,导师都是从属于教师属性的,导师也可通过专业化之路提高其专业水平。

二、专业化建设的实施

专业化强调的是一个过程,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不断成熟,逐渐符合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导师专业化是导师群体成为指导、培养研究生的专业人员并且在工作中具有越来越成熟表现的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导师专业化的实施一方面是为提高导师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是导师群体能坚守专业岗位,巩固专业阵营。故导师专业化建设可从个体专业化和职业专业化两个方面来实施。

(一)个体专业化建设。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个别化教学,导师个体专业化体现在对研究生的指导行为上,是指导水平和指导层次提高的过程。任何行为的改变都与相应的认知、情感相联系。个体专业化须从导师认知、情感、行为上体现。

1.提高导师专业认知意识。首先是对导师岗位的认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9年下发的《关于选聘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的几点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博士生指导教师是指导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岗位。同样,硕士研究生导师也只是一个工作岗位,既然是一个岗位,就有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要“在其位,谋其政;食其禄,有所为”。其次是对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并重的认知。一般来说遴选的导师都是本学科领域专家或有一定学术专长的教授或副教授。故学科专业性一般都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在学生报考和选择导师时一般也会注意该导师的学术水平。但教育专业性往往成为遴选导师和学生择师易被忽略的一面。导师指导研究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影响学生成长的过程。导师“导”的过程,不仅是指导学生做出了一些可量化的成果,更是教学生“做人”,陪学生“成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育人,教育的成败优劣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导师,应经常审视自己的指导行为,随时提醒自己在指导和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及应起的作用。

2.强化导师专业情感意识。“用心的教师热情、亲切、活跃、真诚、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可不用心的教师上起课来完全是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看起来对教学兴味索然,对学生麻木不仁,和教材和学生都没有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3]。用心不用心关键看导师是否热爱自己的工作、是否对工作有情感。有了情感,导师才能更积极的投入工作。导师情感包括职业情感和学生情感。职业情感体现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有一种激情,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愿意把自己的学术成果与人分享,看到研究生的成长和成就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情感则是对学生无条件的爱,要关爱学生、体谅学生、鼓励学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导师做的一切工作都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导师情感不仅能推动自己积极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影响教育过程。一个具有道德感、事业感和责任感的导师,会随时诱发出学生相应的情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导师必须从爱出发,热爱教育这一职业,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的导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并营造出一种团结互助、热情向上的氛围。

3.规范导师专业行为意识。行为是赋予实施的具体行动。导师行为包括指导行为和反思行为。首先,导师的指导行为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由于每个研究生的学术背景、成长背景和兴趣爱好不一样,应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要求,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要求学生。导师指导行为内涵丰富,包括进研究生的知识学习、科研训练等各方面的成长,导师的指导行为特别要注重“适时”与“适度”指导相结合。其次,导师的反思行为。导师要以自己的指导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效能。反思是导师主体性表现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将指导行为作为一种专业性工作看待,通过不断审视,随时总结经验,通过持续的探究学习历程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导师职业专业化建设。

“专业化”与人们对职业的规范有关,导师职业的规范体现在职业道德、导师团体、导师制度。

1.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要成为道德卓越的人,要做学生的表率。”只有导师队伍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才能提高。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导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热爱、尊重学生,为人师表;尊重学术,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要以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要以其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导师与研究生是一对一的个别化指导,使得导师对研究生学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更为直接。可以说,导师的职业道德有示范性,即导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同时,导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不是主观的空洞说教,而是在各种客观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地认知吸收,不断地情感体验而习惯养成的。

2.加强导师团体建设。团体作用对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正如托马斯所指出[4]:“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即将关注的重心从`专业个人主义'转向`学习共同体'”。为了避免将学生培养成单个导师的复制品,利用导师团体力量,实行导师小组负责制,由导师组共同讨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师资资源,而且“通过学术探讨和学术交流,提升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5]。不仅能够为导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平台,让导师以共同体的方式强化自身的学习,而且能够使导师通过共同研讨和合作性的实践来生成自己的指导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完善导师制度建设。制度是组织或团体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程,是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标准,能确保工作职能的完整体现和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关于导师的遴选、培训和考核等机制相继出台,也正体现导师职业进入一个专业化阶段。但导师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完善。如导师遴选制度要打破终身制,实行聘任制,把遴选制与任期制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公开招聘制度,推动导师的横向流动,加快校际优势专业的整合和优化导师资源配置等。导师的考核制度要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挂钩,不仅要考察导师的业务能力,而且要考察其师德修养等等。考核结束后应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显现制度的约束与导向作用。

三、导师专业化建设意义

有了专业定性,导师岗位上的从业人员就有了不可替代性,且意味着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同时,导师专业化不仅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对导师的要求和期望,而且也是导师个人在专业发展中的成长,包括对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深化,对指导学生信心的增强和提高。

[1]黄 巍.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1):15-18.参见Carr,David.(2000).Professionalism and Ethics in Teaching.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23.,参见Anderson,Lorin W.(ed.,1995)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New York:Pergamon.p.13[EB/OL].http://www.edu.cn/20010905/3000282.shtml.

[2]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12-16.

[3]龚 克.为师之要,首在德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1-4.

[4]THOMAS G,W INEBURG S,GROSSMAN P,et al.In the company of colleagues:an interim 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ty teacher learner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8(1):16-21.

[5]周 欣,张志毅,倪 超.医学院校以导师组模式培养研究生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107-109.

猜你喜欢
专业性专业化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V eraW an g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