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语文能力目标的构成

2013-02-01 08:58徐长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中职语文

徐长波

【摘要】2008年我国教育部修订且颁布了有关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大纲,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的三个教学目标:培养中职语文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中职语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这三个目标构成了中职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笔者试就此论述中职语文能力目标的构成。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大纲

一、中职语文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在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

1、教学内容要具有模块化

教学内容要具有模块化指的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学生就业需求以及课程的特点,把教学的内容有机整合成中职语文训练模块,模块分为基本功的训练、专业的训练及拓展延伸的训练三种,这样可以有效促进中职语文的应用能力和学生专业能力共同促进发展。首先是基本功的训练:需把演讲和口才、普通话以及书法当做全部专业的三个必修的内容。其次是加强专业的训练:可以重点安排口语交际、财经应用文的写作以及经典阅读这三个模块。在这三个模块中又设计子模块,如把应用文的写作则可以细分为基础写作及专业写作,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应用文写作。最后拓展延伸的训练模块。主要是在教学的内容上,除了要立足教材,还要有机结合专业,有针对性地展开有关的拓展训练。

2、实施情境化教学

实施情境化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打造出学习的共同体、设计教学的情境、开展主题实践的活动,这样可以有效推动中职语文的应用能力和专业的能力得到共同的提升。首先是打造出学习的共同体:要改变以往的封闭教学,转位开放性教学。不要局限于课堂,应放眼于课堂之外。应转变教师一言堂的现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是设计教学的情境。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需以不同专业及教学内容为根据,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来精心地设计符合学生教学需要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能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情绪氛围以及职场氛围之中展开学习。最后是开展主题实践的活动。需有机结合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各个阶段实施主题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中职《语文》第一册二单元中关于“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分组交流心得及集中分享这三个阶段,以使学生将所收集到的美景通过进一步交流讨论之后,再展开共享,在这些阶段中,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自然得到极大的提升。

3、实施项目化的能力训练

要实施项目化的能力训练,中职学校应该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立文学社、营销协会、记者协会、秘书协会以及会计协会等社团,通过在社团内部展开各种类型的比赛活动,以使学生体验到各种职场生活,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应用能力。此外还可以过为学生构建虚拟化的空间,例如博客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在线学习等,通过网络这个发展快速的平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二、培养中职语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中职学生多数是来自农村,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差,尤其是汉语拼音方面,再加上部分学生由于未能走出高考失败的阴影之中,情绪低落,自卑压抑,心理素质相对差。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1、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就要克服学生的自卑胆怯的心理,故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首要。应鼓励学生在众人面前多说话,要使学生正视自身的心理障碍,且告知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最佳途径为在日常生活中多锻炼,多在众人面前多说多练,时间一长,自然可克服紧张胆怯的心理,最后才可由“不敢讲”向“不怕讲”转变。

2、立足课堂实施有计划的口语训练

立足课堂实施有计划的口语训练要求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上,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把口语交际始终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口语训练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例如可应用课前三分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口语流畅表达教师设置的话题出来,话题可以每周设置一个,例如自我介绍、新闻述评、诗歌朗诵等。教师在学生说的同时应该注意展开“听”的激励评价。总之,教师应该敢于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各种和课堂相关的问题,合理地展开口语训练。

3、联系生活实践

往往日常生活是展开口语交际活动的源头活水。在现实生活之中,蕴藏着各种口语交际的资源,只有将口语交际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同时还可在实际的应用中提升自身口语交际。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学生以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开展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活动。例如宣传活动、考察活动、服务活动、联谊活动以及慰问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学生增长了见识,口语交际能力必然得到有所提高。

三、培养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其的核心在于人格精神。要发展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指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中职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语文教育教学必须结合当前中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人文的精神优势,在严格遵循职业性及语文性的前提下,加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促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断提高。

1、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人文精神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中,不仅仅汇集了各种语文知识,而且也蕴藏了极为深厚的人文美德,所以只有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出教材内容中存在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传授于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时,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教师应与学生细细咀嚼词句,认真感悟人文。往往课文的思想内容极其带给人的启发,多数是蕴含于词句内。故只需在课堂上仅仅抓住文章中可以表现其主旨的一些词句,对词句展开分析和发掘,这样才可昭显文意,进而给予学生教育。其次是领悟文章主旨,以陶冶学生情操。在分析词句的基础上,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深层的内涵,重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仅为掌握文章精神,让学生在掌握的其中陶冶自身情操。

2、创新教学的模式,不断融入人文精神

课堂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中,创新教学的模式,不断融入美的感受及渗透感人的情,这样才可以感染学生及侵润学生的心灵,进而对学生展开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教育。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或者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促成课堂教学情感生成,进而使学生自身情感和作者内心的情感相碰撞,从而生成真切体验,获取心灵震撼以及智慧的启发。其次教师还应通过营造氛围,使学生学生赏识他人,赏识自我。

3、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思想情感体验

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思想情感体验是使学生形成道德情操的一个最佳途径,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空间抽象的人文教育,转变为真情实感体验。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再现文境来诱发学生的情愫。语文课本中蕴藏着大量的人文情愫,通过再现文境,可以有效沟通学生的情感就以及作者的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是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多参与社会活动,以启迪学生进行人文思考。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方面,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生通过在社会生活中不断体验感悟,才能将对生活的最真切感受融入到文中,这样所得的文章才是“有血有肉”。

四、小结

总之,培养中职语文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中职语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能力培养目标。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切实结合目标有效展开教学,以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中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