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右下腹包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3-02-02 00:31杨莹美
中外医疗 2013年22期
关键词:下腹声像包块

杨莹美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云南保山 678000

右下腹包块作为临床引发患者产生右下腹疼痛的主要致病因,并引发咋多变,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便是患者阑尾炎发生病变,其次为患者升结肠起始部位断和回盲部病变以及右侧附件部位发生系列的病变。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既可以检测患者右下腹是否出现包块,还可以对包块的内部回声情况以及包块周围的组织进行有效的观察。再通过观察包块血流情况,确定右下腹包块具体来源于那些部位的病变。为探讨超声在右下腹包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遂对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右下腹包块患者的超声图像、典型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右下腹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65岁,平均(44.25±2.63)岁。60例患者临床就诊原因均为右下腹不同程度疼痛前来就诊,病情呈急性或者慢性,并有一部分伴随发热迹象。通过实验室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一部分患者的体内白细胞数量高出正常值水平。

1.2 使用仪器

该次研究所采用的超声仪器为Aloka-α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工作频率设定为3.0~5.0MHz,采用凸阵探头。

1.3 方法

临床工作人员协助患者检查,取患者仰卧位,便于检查时超声诊断仪探头可对于患者右下腹进行多切面扫查,或者是沿回盲部顺时针方向扫查,之后在自回盲部向下逐一扫查,也可以选择升结肠部位由上往下对患者进行扫查。在发现患者体内病灶区域后,观察期边界、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和周围积液情况。同时采用Aloka-α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血流包块情况进行观察。60例经超声发现右下腹包快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术后将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2 结果

①阑尾周围脓肿术前超声考虑阑尾周围脓肿49例,术后病理证实阑尾周围脓肿确为49例,占81.67%,手术及病理证实与超声检查结果相符。由此可见阑尾周围脓肿在右下腹包块中最为常见。阑尾周围脓肿的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右下腹呈现不均质包块回声,形态不规则且边界模糊。使用Aloka-α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发现,包块内可见少量分散的点状血流信号。患者由于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致大网膜移至右下腹并将阑尾包裹粘连,便可形成阑尾周围脓肿[1],一般此类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探讨于包块处加压后患者由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同时可伴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发热等临床症状[2]。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及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可以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

②结肠占位:5例在术前超声检查考虑为结肠占位,经手术后病理证实2例为溃疡型结肠腺癌,另外3例为肿块型结肠腺癌合并阑尾炎,手术及病理证实与超声检查结果基本相符。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有较长时间反复右下腹疼痛,大便不成形且排便习惯发生改变。溃疡型结肠癌患者超声声像图显示右下腹有包块样回声,边界较清晰,包块内管腔样结构,官腔内部呈不均质回声,管壁僵硬,薄厚不一。使用Aloka-α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发现,包块内可见饱满的彩色血流涌动。除上述症状外,患者还伴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发热等症状[3],其超声声像图特点为:右下腹盲肠部可见一肿块样包块回声,边界较清晰,实质感较强,内部回声不均,周围为探及肿大阑尾样回声。使用Aloka-α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发现,肿块内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根据其超声声像图特点,考虑为结肠实性占位,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肿块型结肠癌合并阑尾炎,实为误诊。

③阑尾粘液囊肿术前超声考虑阑尾粘液囊肿2例,术后病理证实该患者确为阑尾粘液囊肿,手术及病理证实与超声检查结果相符。阑尾粘液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是由于阑尾根部因慢性炎症发生梗阻,阑尾内粘液细胞不断分泌粘液并积存在阑尾腔内,形成的囊肿。患者一般右下腹疼痛较轻,临床表现不明显。超声声像图特点为,右下腹盲肠不可见囊状包块,呈圆形或卵圆形,囊壁较完整,壁厚且呈双层,经探头加压后,可在囊肿与盲肠之间出现一段“靶环征”的阑尾根部,较短。女性患者盆腔内可探及正常右卵巢[4]。

④右附件包块术前超声考虑右附件包块者4例,其中2例术前考虑可能为右附件区畸胎瘤蒂扭转,术后病理证实这2例患者确实为右附件区畸胎瘤蒂扭转。另外2例术前考虑为右附件区炎性包块,术后病理证实盆位阑尾周围脓肿与右卵巢及其周围组织粘连,属于误诊。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2岁。其中2例为急性右下腹疼痛2 h 就诊,无发热,白细胞计数正常。超声声像图特点为:患者右下腹发现一包块回声,强暗不均,边界清晰,使用Aloka-α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发现,包块内部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患者虽临床表现类似于阑尾病变,但起病较集,且白细胞计数正常,故可排除外延性病变的可能。另外,根据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可考虑为右附件区畸胎瘤蒂扭转,术后病理证实这2例患者确实为右附件区畸胎瘤蒂扭转。另外2例患者化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超声声像图与阑尾周围脓肿相似,术后病理证实为盆位阑尾周围脓肿与右卵巢及其周围组织粘连,属于误诊。

3 讨论

该研究中共有4例患者属于误诊,其中2例为肿块型结肠癌合并阑尾炎误诊为结肠实质性占位,有文献报道升结肠癌以及盲肠癌以阑尾炎作为首发症状就诊,表现为慢性或急性阑尾炎,极易发生误诊[5]。另外2例患者为盆位阑尾周围脓肿与右卵巢及其周围组织粘连误诊为右附件包块,基于患者的回盲部与盆腔脏器紧密相良,尤其是盆位阑尾,病变后临床诊断极易被误诊为右附件包块。一因此,在临床时间检验工作中,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一旦发现其右下腹包块位置表现的较低,务必要对包块与右卵巢及盲肠的关系进行仔细的检查及进一步的确认,同时对患者是否曾有过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进行询问,并做好相关辅助检查,提供相关数据,减少误诊率。

通过该研究得知,针对患者的右下腹包块的临床诊断,采用超声检查是不二之选,以其检测准确、全面的且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对临床鉴别诊断患者右下腹包块起到积极的作用。超声科医生在结合患者的临床超声声像图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的同时,需将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其它临床辅助检查结果相关数据进行结合,从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富准确性,科学性,尽量避免临床漏诊及误诊现象的发生,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79.

[2]孙春雷.超声在右下腹包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61-62.

[3]郭文江.结肠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3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6):121.

[4]周国平,史晓龙.阑尾粘液囊肿的超声诊断[J].生物医学工程及临床,2010,6(1):32-33.

[5]张宇,牛宝荣,李雪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5(19):5833-5835.

猜你喜欢
下腹声像包块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直肠癌患者的永久性和临时性肠造口部位选择与进展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