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3-02-02 02:08艾青涯张永平刘飞黄绍星李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下壁通率病死率

艾青涯 张永平 刘飞 黄绍星 李锋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简称STEMI,其是一种危急患者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后关键是进行急救治疗,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若是突然发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等症状,短时间内便可死亡,所有STEMI治疗的关键是持续并完全的实现心外膜下心肌和血管水平的血流再灌注,恢复心肌功能[1]。实施溶栓时间的早晚和抢救的成功率有密切关系,院前溶栓可以为患者增加抢救时间,且疗效显著。对本次试验选取的48例STEMI进行院前溶栓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详细情况如下文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范围32~68岁之间,平均(49.5±3.5)岁,梗死部位分布在前壁、前间壁、下壁、广泛前壁、广泛前壁并下壁、下壁并后壁分别是6例,9例,12例,12例,6例,3例。胸痛到溶栓时间为40~180 min,平均时间为(107.5±6.5)min。

1.2 方法 所需药物:硝酸甘油,哈药集团人民同泰制药厂,国药准字H23021574;阿司匹林,黑龙江省密山市连珠山镇,国药准字H23023167[2]。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时,应在8 min或者以更快的速度达到心肠,感到发病患者肾病,在10 min之内对病历进行资料采集完毕,同时描记18导联体表ECG,采血准备检查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见、血小板、血常规、心肌酶,马上和当地的急急救救中心联系,且认真仔细的做过救治过程;迅速给予患者吸氧,含服硝酸甘油进行镇痛、口服阿司匹林,开通患者的静脉渠道,进行5000U肝素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先静脉注射8 mg,90 min内静脉滴入42 mg[3],要对医院内的接诊医生交代其病情和救治过程。

1.3 疗效判定 冠脉再通指标:①溶栓后2 h胸痛消失或者疼痛程度明显下降。②溶栓2 h内心电图太高最显著导联ST段迅速下降程度>50%。③心肌酶CPK-MB峰值提前发病,14 h内出现。④溶栓2 h内出现突发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加速性自主心率;符合以上两点即可判定溶栓再通,①和④组合判定无效[4]。

1.4 观察指标 溶栓后24 h并发症,再灌注心律失常,冠脉再通率及病死率。

2 结果

并发症:有6例患者出现轻微牙龈出血。

再灌注心律失常:溶栓前没有心律失常,在溶栓血管再通2 h出现心律失常的称之为再灌注心律失常。本次试验中有24例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有12例患者为室性早博,6例房性早搏,3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冠脉再通率:符合以上溶栓再通的有36例,无再通的有12例,再通率为75%。

病死率:3例患者因梗死面积较大,无再通呆滞心源性休克合并肺水肿,病死率为6%。

3 讨论

传统急诊过程是120急救-急诊科-心内科或者急诊科-心内科就诊程序,因为其中间环节很多,患者在院内停留时间较长;相关文献指出,发病患者从发病到溶栓时间长达3 h[5]。相关资料提示溶栓治疗每延误30 min可以减少其平均数寿命1年,每延误1 h将增加死亡率20%[6]。本组病例部分患者中于现场即作心电图检查,当确诊时,在其转运途中向其家属解释并征得家属的同意,当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签写溶栓同意书,同时即可开始溶栓治疗。另一部分为患者自行前来医院检查心电图,并做到尽快做出诊断给予治疗,以上情况,均可减少院内时间的耽误。

综上所述,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选择院前溶栓进行治疗后,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在院内的时间耽误,有效的提高溶栓的成功率。只要掌握好溶栓适应证及禁忌证,其出血发生率并不高且多较轻微。院前溶栓治疗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安全可靠,对经常需要转运远途患者的基层医院急诊是很适用的。

[1] 曹志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与院内溶栓对比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146-147.

[2] 刘彦茹,焦志勤,杨东辉,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对比分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12):956-958.

[3] 吴桦.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与院内溶栓的对比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8,6(5):50-51.

[4] 许鹏飞,梁飞.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应用.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116.

[5] 钟林,羊超,李雪梅,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120院前溶栓成功1例报道.中外健康文摘,2011,8(21):139-140.

[6] 危小军,谢东阳,孙肇琴,等.易化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应用研究.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4):543-545.

猜你喜欢
下壁通率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Ⅱ导联R/Q值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