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2013-02-02 11:15黄尚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肾性病因容量

黄尚明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障碍,以致机体生化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代谢变化为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有非少尿型者),病死率高。笔者就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进行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37例,女28例,男女比例1.32∶1;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41.3±6.7)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1992年6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安徽太平座谈会关于ARF的诊断及分型[1]:ARF是指几日至数周内肾小球滤过功能呈进行性下降,Scr可每日升高44~88 μmol/L以上。

1.2 观察方法 收集每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病因、血压、基础病史、手术史,常规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尿常规、血常规及泌尿系统B超。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病前用药情况,急性肾衰竭出现时间、缓解时间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情况及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1.3 疗效判断标准[2]①治愈:尿毒症临床症状消失,24 h尿量在1500 ml以上,血 BUN <7.1 mmol/L,Scr<133 μmol/L,电解质恢复正常,贫血纠正。②好转:尿毒症症状完全消失,24 h尿量多于 400 ml,血 BUN>7.1 mmol/L,但 <23 mmol/L,Scr>133 μmol/L。③无效:尿毒症症状仍存在,且继续恶化,BUN >23 mmol/L,Scr>443 μmol/L。

2 结果

65例ARF患者中,肾前性因素23例,占35.4%,其中各种原因出血17例(包括上消化道出血6例,外伤出血1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肾性因素37例,占56.9%,其中药物21例,毒蜂螫伤8例,严重感染6例,狼疮性肾炎2例;肾后性因素5例,占7.7%,其中泌尿系结石4例,前列腺肥大1例。经补充血容量,抗感染,多巴胺扩张肾血管,纠正酸中毒,控制水、钠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利尿,解除梗阻,营养支持及血液透析等综合治疗,治愈30例,治愈率46.2%,好转13例,好转率20%,有3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占4.6%,死亡19例,死亡率29.2%,其中16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

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按病因不同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大类。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前因素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流灌注量不足引起,常见于失血、脱水、休克、烧伤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若及时补充血容量,肾功能就恢复。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肾脏实质性病变或肾前性肾衰发展而导致,见于①肾小管疾病:ARF由肾小管疾患导致者占40% ~60%,其中以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e necrosis,ATN)最为常见。ATN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两类,即肾毒性物质或肾缺血所致,如药物、造影剂、重金属、有机溶剂、生物毒素,以及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轻链蛋白及高钙血症等均可引起肾小管损伤,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②肾小球 、肾间质 和肾血管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引起的急性肾小球损害;急性肾盂肾炎引起的肾间质损害;恶性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肾血管病变。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肾后因素引起,即从肾盏到尿道口的尿路梗阻所致,常见于结石、血块,肿瘤、前列腺肥大等。本组资料65例ARF患者中肾前性因素23例,占35.4%,其中各种原因出血17例(包括上消化道出血6例,外伤出血1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肾性因素37例,占56.9%,其中药物21例,毒蜂螫伤8例,严重感染6例,狼疮性肾炎2例;肾后性因素5例,占7.7%,其中泌尿系结石4例,前列腺肥大1例。本组资料分析表明肾性因素是引起ARF的首要原因,其次是肾前性因素。ARF综合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抗感染,多巴胺扩张肾血管,纠正酸中毒,控制水、钠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利尿,解除梗阻,营养支持及血液透析等。不同类型ARF治疗方法不尽相同。肾前性ARF在发病初期多数伴有血容量不足,适当补充血容量是至关重要的,经补足血容量后大部分肾功能可以恢复,但扩容要适可而止,防止过量。至于肾性ARF则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清除病因或诱因,预防并发症。ARF一旦诊断明确,就应在并发症未出现前行血液透析,积极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生理功能,恢复肾脏正常功能,对抢救 ARF,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4]。对于肾后性ARF患者来说尿路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恢复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梗阻时间。发生梗阻36 h内解除,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可全部恢复,梗阻2~3周45% ~50%可恢复,梗阻3~4周15% ~30%可恢复,超过6周则很难恢复[5]。因此,及时解除梗阻,可显著改善肾后性ARF患者的预后。

总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肾脏疾病,原因各异,治疗方法、预后也不同。尽早发现病因,及时的病因治疗,预防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1]陈香美.实用肾脏病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399.

[2]何期安,陈玉石.30例老年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19(4):42.

[3]叶任高,李幼姬,刘冠贤,等.临床肾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9-500.

[4]马俊,唐小霞.ICU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救治分析.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0):124.

[5]吴新华.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3066.

猜你喜欢
肾性病因容量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水瓶的容量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小桶装水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