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恶性肿瘤患者呃逆分析

2013-02-02 11:15杨谨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疾患胸水顽固性

杨谨

呃逆是一种以膈肌痉挛为特征的病理性呼吸反射,它引起突然性吸气伴有声门突然关闭,在恶性肿瘤中常见,以下收集2010年我科31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我肿瘤科患者,晚期肝癌10例,肝转移癌6例,胃癌4例,肺癌并大量胸腔积液3例,恶性肿瘤化疗后7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复发1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8岁,男21例,女10例。

1.2 16例肝癌或肝转移癌中巨大肝占位12例,合并大量腹水10例;肝癌合并大出血5例;4例胃癌中合并腹水3例,不完全性梗阻2例;7例化疗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5例,体检有明显腹胀2例。

1.3 化疗 7例持续时间一般6~8 h,处理后24 h后不再发,其余病例持续时间一般24 h以上,处理后缓解,但反复发作,持续数天。

2 讨论

膈神经兴奋而致膈肌痉挛,表现为呃逆,多为持续性,发作时每分钟二三次或更多,呃逆频繁或持续24 h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影响患者的饮食及睡眠,呼吸调节受到干扰。一般按病程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反射性呃逆、中枢性呃逆、代谢性呃逆和精神性呃逆四种。按诱发部位的不同呃逆的病因可分为中枢神经性和周围神经性两大类:

2.1 中枢神经性

2.1.1 神经性,常见的原因有:脑炎脑膜脑炎、脑肿瘤、脑出血脑血栓形成、颈的脊髓癣癫痛早期、手足搐搐症狂犬病、破伤风等。

2.1.2 中毒性,可见于酒精中毒环丙烷、铅、巴比妥类中毒全身感染而伴有显著毒血症者、尿毒症的晚期。

2.1.3 精神性,瘟病或神经过敏者可引起频繁的呃逆。

2.2 周围神经性呃逆

2.2.1 胸肺部疾患,见于使膈神经受刺激的各种原因如纵膈肿瘤、食管肿瘤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心包炎肺胸膜或支气管疾患等。

2.2.2 膈肌疾患肺炎并胸膜炎膈迹等。

2.2.3 腹腔内疾患,能使腹内压增高或使膈肌受刺激的任何原因均可引起呃逆如胃扩张。

由于癌症患者作为特殊人群,性别、部位、病种发病率均有明显的差异,故在呃逆发病与正常人群有一定的特异性:在晚期患者多见,顽固性呃逆多见,与肿瘤广泛转移,特别腹腔、胸腔转移刺激膈神经,并且根本原因未能解决有关。脑瘤发病率低,相关中枢性呕吐少见。化疗患者呃逆原因有可能腹胀、胃扩张,食管返流,但体检发现腹腔胀气者不多见,可能与化疗药物毒性有关,应归类为中毒性,但总来说化疗患者中呃逆不多见,且同一患者再次化疗也不一定发生,因此尚需商讨。肿瘤呃逆中集中在胸腔、肝脏、腹腔肿瘤发生,多见为大量胸水、腹水、肝脏巨大占位,使膈神经受刺激后顽固性呃逆发生,进一步加重腹腔压力,肝癌患者常合并门脉高压,易消化道出血而影响生命,脑出血者顽固性呃逆也常合并消化道出血[1],是预后不良标志。

一般治疗方法:直接或间接咽部刺激;胃复安、二甲硅油减轻腹胀;憋气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抑制脑干呃逆中枢;硝苯地平、米达唑仑松弛膈肌;反射中枢抑制通过多巴胺阻滞剂,如使用胃复安、氯丙嗪使用,及抑制中枢氨酪酸激动剂使用,如丙戊酸钠等。

在恶性肿瘤中还有放腹水、胸水减压等办法,本观察病例中严重胸腹水患者经上述处理未缓解,经放腹水、胸水减压后均能有效缓解。尚有位封闭法[2]、针灸、中药[3]等,总之充分了解其发病机理及特点是临床治疗的根本思路。

[1]李东,夏国庆,崔建军,等.脑出血患者顽固性呃逆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分析..中原医刊,2005,32(3):3.

[2]何梅雅.氯丙嗪内关穴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45例.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1):825.

[3]韦艳碧.指针配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62例疗效观察.光明中医,2009,24(9):1733-1734.

猜你喜欢
疾患胸水顽固性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秋风来时我已交付了温暖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小儿输尿管镜在成人输尿管疾患中的临床研究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30例中青年癌性胸水误诊为结核性胸水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