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紫砂泥料的可贵性

2013-02-15 00:06范群卫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9期
关键词:制壶紫砂陶泥料

范群卫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工艺历经数度兴废衰荣,却依然声名鹊起,百花竞艳,名人辈出,可谓异彩纷呈。在这样的历史变迁和人世更迭中,紫砂依然故我,奋发有为,屹立于陶瓷之林而不倒。

人们本能的追求真善美,而宜兴的紫砂泥料就是最真诚、质朴的代表,它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丰富宝藏。遥想当年盛景,“百甄哀玉家家响,青烟处处画溪烟”,十里窑火,家家捶泥,户户制陶,那一片繁忙景象,不禁令人感怀。

清代吴梅鼎《阳羡茗茶赋》中描写道:“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条橘柚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琊之积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栗之香,或黄白堆砂,结衷梨号可谈,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号生光。彼琚煜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正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巍若钟鼎陈明庭,近而察之,灿若流金璧浮精美。岂随珠之赵璧可媲,异而称珍者。”文字虽寥寥数语,却把宜兴紫砂壶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宜兴紫砂壶靠的就是独特的紫砂泥料,至真至贵,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媲美,有句诗说的好:“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的土的价格如今已是一两黄金,一两砂了,可见紫砂泥料之珍贵。

泥料之所以珍贵,无外乎泥料稀缺黄龙山自开矿以来,历经了风风雨雨,无度的开采,滥用,也使得紫砂泥料相当的稀缺,又因为以保护紫砂泥矿为首要条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杜绝滥挖的现象,因此紫砂泥矿开采受到制约,价格也就随之水涨船高。紫砂壶的价格成倍翻涨,这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现代人们讲究全手工制壶,全手工制壶是紫砂制壶方式中最传统也最为难做的方式,被人们所称道。全手工成型,费时费力,所以价格也极为昂贵,这是其二。再有紫砂的造型如今工艺进步了,在造型上别出心裁,人们费时所创作的造型也就相对贵了许多,这是其三。还有许多原因,究紫砂价值高低最根本,还是以泥料好为上,做工为次,造型再次之,趣味又次之。

《当代中国紫砂图典》上说:“紫砂陶土具有无拘无束的表达性,可以容纳各种创造性思维,有着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紫砂泥料不仅色艳奇绝,其极高的可塑性也获得紫砂人的亲睐。瓷的冷热急变性相对于紫砂陶土来说差很多,因此宜兴紫砂陶所作的紫砂壶在众多的茶具中脱颖而出。人类追求完美,同时也追求自然之味,紫砂好比灵性自然之魂,在人们的手中绽放。紫砂泥料可塑性好是其特性,它可以通过人们的巧手和灵敏的思维,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制,各种变化,各种文化内涵、各种情致都在它的发展中表露出来。

现当代的紫砂壶艺术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人们愈发注重文化内涵和装饰的风格表现,紫砂壶艺术已经逐渐向多元化进行转变。经过几百年来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紫砂壶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符号,并为人所喜爱。在人们的社会历史、精神物质文化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形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紫砂壶的泥色千变万化,泥料丰富多样,以泥的特性开创出许多的工艺品来,层出不穷。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够从泥土中发掘出生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内涵深蕴来,突出壶艺的文化和人文味道,阐述生活的哲理,表达人们生活的愿景,给人们品茗之时,增加赏玩的乐趣,在此同时也给紫砂蒙上了一层不一样的精神归属。紫砂陶艺个性鲜明、风格特点突出的许多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有赖于紫砂泥料的珍贵性质。科学合理的利用好紫砂泥料,我们可以发挥出更多想象的空间,创造紫砂新的未来。

[1]《宜兴古陶瓷鉴赏》 李瑞隆 台湾静观堂

[2]《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 何继主编 台湾奇园艺术中心 1993年版

[3]《中国陶瓷文献指南》 徐荣编著 轻工业出版社 1988年版

[4]《五色土》(紫砂名家报告文学集)陆浦东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猜你喜欢
制壶紫砂陶泥料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