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人际交往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

2013-02-15 09:16仇文兰潘凤桐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情绪

仇文兰,潘凤桐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1607)

在与高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小学全班皆朋友,中学一半是朋友,大学没有几个真朋友。似乎人长大了,朋友就少了,尤其缺少知心朋友。由于抱有这样的心理,难免许多学生会感叹: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难”就难在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不知如何与之打交道;面对五花八门的事,不知道怎样处理。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许多高职学生尤其是高职新生面临的现实难题。

笔者所在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比较重视,配备了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所有专业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了心理咨询室,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缓解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每当进入新学年时,学院都组织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每年在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活动中,负责组织“人际关系”项目的抽样问卷测量。本文结合我院学生人际关系调查的数据和咨询案例,分析高职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高职学生尤其是高职新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提供一点帮助。

一、测量结果分析

学院在组织“人际关系”项目测量时,所采用的“人际关系测量表”选自贺淑曼教授主编的《人际交往与人才发展》一书,该表是非标准化测量表,共16个题,总得分有三个分数段:38-48、28-37、16-27,每个分数段表明人际关系的不同状况。下面以2011级学生入学时的测量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此次调查采用抽样形式,共收回有效答卷162份。利用“人际关系测量表”评价标准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得分38-48分:表明人际关系很融洽,交往基本上无障碍,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深受大家的喜欢。这部分学生约占参加测量总人数的24.2%;得分16-27分:表明与人相处不融洽,交往圈子小,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必要扩大交往的范围。这部分学生约占参加测量总人数的8.1%;得分28-37分:表明人际关系时好时坏,不够稳定,处在一种起伏波动的状态中,有相当多的人不喜欢你,需要通过努力进一步改善。这部分学生约占参加测量总人数的67.7%。

测量中发现,大部分高职新生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心理需求,但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提高和改善。在测量中还发现,越是那些交往困难的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就越强烈,但由于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个别学生甚至连起码的社交用语和礼节都不懂,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常在不知不觉中伤了同学的自尊心,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关系。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加强了人际交往专题辅导。根据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体会,我们感到,高职学生尤其是高职新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职新生应掌握的人际交往基本技巧

下面结合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情况,就高职学生尤其是高职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谈谈自己看法,并提供几种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供在人际交往中有困难的同学参考。

(一)要学会与人平等相处

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有友爱和被人尊重的心理需要,无论是在家庭关系中还是社会关系中都是如此。因此,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人是你的知心朋友?你为什么喜欢他们?理由可能有许多,但你肯定是喜欢那些同样喜欢你的人。因为,人人都愿意被他人肯定、接纳和认可,他人的喜欢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最好奖赏。社会心理学家阿诺德和林德在1965年做了个有名的实验,实验员假装成被试,与真被试在实验中交往。第一次控制的情况是:假被试一开始就说真被试如何如何好,他如何喜欢真被试,每一次表示对真被试的看法都是肯定的评价。第二次控制的情况是:假被试自始至终对真被试持否定的评价。最后在询问真被试对假被试的看法时发现,真被试对假被试的评价是对等的。即,当假被试表示喜欢他时,他也喜欢假被试;反之亦然。由此可以说明,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平等是相互的,若要别人平等待你,你首先要平等对待别人,否则,“野地烤火一边热”,是不会获得真正友情的。

(二)要学会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都得到他人的尊重。寻求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一个人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别人的尊重,才会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较强,不服输,这种精神值得提倡,但不能有高人一头的想法,不能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作为青年学生,要懂得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有些人就是因为不注意这个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许多矛盾。所谓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的劳动、情趣、爱好、个性、生活习惯等,也包括尊重他人的隐私。生活中常常会说某人嘴上没有把门的,你把他当朋友,刚给他说点事,他转眼就告诉了别人。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和他交往时就要特别注意了,免得招惹是非。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应自尊、自重、自爱。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不懂得自尊、自重、自爱的人,尽管在交往中时时处处尊重他人,但还是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更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要学会诚实待人

诚实就是真诚,真心实意,说老实话,实事求是,表里如一。有句成语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诚实是人们互相信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意义。因为交往最基本的心理保证是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交往是难以发展的,只有抱着真诚的态度与人交往,才能使对方有安全感,才会觉得你可信,从而引起对方情感上的共鸣。与此相反,若一个人虚情假意,口是心非,那么交往中就会让人感到不安全,就会时时处处小心提防他,这样就不可能相互理解和信任。正如唯物主义哲学家布鲁诺所说: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虚假永远是无聊乏味,令人生厌。

讲诚实,首先应当真心关心、热情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缺点和不足能诚恳提出批评和帮助。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讲诚实,还要讲信用。承诺的事情就应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如果经再三努力仍不能实现承诺,则应诚恳地向对方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的思想。

我国有句古语:“腹心相照,谓之知心”。知心朋友和牢固的友谊是通过真诚相处才获得的。

(四)要学会宽容

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对人要宽容大度,不苛求,不求全责备,即使自己受到委屈、误解也要克制情绪,不采取过火的行为。在这一点上,俄罗斯体操名将涅莫夫非常值得我们学习。2004年8月23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中,涅莫夫以连续腾空抓杠的高难度动作征服了全场观众,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但裁判员仅仅给了9.725分,理由是涅莫夫落地时有一个小小失误,评分显然不公平。面对不公正的裁判,全场观众愤怒地站起来,不停地挥舞手臂,高喊“涅莫夫”的名子,比赛被迫中断。面对巨大的压力,裁判只好重新评分,分数提高为9.7262分,但仍未平息观众的愤怒和不满。这时,涅莫夫显示出了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他重新回到赛场,一次次向观众表示谢意,并劝慰观众保持冷静。由于涅莫夫的宽容,中断了十几分钟的比赛得以继续进行。

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甚至还能“化干戈为玉帛”。你能宽容别人,别人才能宽容你,从而赢得更多的朋友,青年学生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莫克里特曾说过,那些“喜欢斥责别人的人,不是交朋友的材料,”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血气方刚,个性很强,几句话不投机便容易激化矛盾,大打出手。我在心理咨询中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次课间,两位男同学打了起来,一个男生眼镜腿被打断,头上的鲜血顺着眼角往下淌,另一个男生右手背也是鲜血直流。了解他们打架的原因时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恩怨,过去从没有发生过摩擦。这次打架仅仅是因为课间嘻笑打闹时说话有所冒犯、推搡动作大了点,结果谁都不服气,酿成了流血事件。与同学相处中讲宽容,就不能斤斤计较,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得饶人处且饶人。在交往中不要过分计较对方的态度和对方的言辞,不在公共场合揭人的短处,发生矛盾时,要勇于反省自己,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明白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恰恰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肚量,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修养。只有懂得宽容的人,其人际关系才能融洽,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五)要掌握与人相处的分寸感

所谓“分寸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好“度”,它既是交往的重点,也是交往的难点。人际交往的分寸感贯穿于交往的全过程,如语言、表情、动作等,都要有分寸。人与人交往时的表情是一种非语言接触,“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人与人交往时发出的第一个信号,是交往成败的关键之一。表情中的笑要恰当运用,特别是异性之间要有分寸,否则会给人一种不稳重、轻浮或另有所图的感觉。动作也要掌握分寸,不然会适得其反。我在心理咨询时曾接待过这样一个女生,她性格活泼开朗,喜欢打闹,与男同学交往也是如此,因此招来一些闲话,使她颇感烦恼。还有,不管与关系好的同学还是关系一般的同学之间,说话都应有分寸,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该强调,什么话该轻描淡写,什么情况下实话实说,什么情况下有所保留等,这种分寸的把握是很复杂的,要看具体时间、场合乃至具体事情而随机应变。

(六)要学会倾听

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倾听。特别是一个人遇到痛苦和烦恼的时候,需要向他人倾诉自己的苦恼。据统计,在人际交往中,多数人需要花30%~40%的时间听他人的谈话,那些人缘好、被认为可信赖的人,其共同特征是能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倾诉。然而,“听”也是有讲究的,不能从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必须用心去理解,做出积极的反应。美国有一所学校曾专门开设“聆听”课,辅导人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他们对“听”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首先,倾听之道在于专注。当别人诉说时,要看着说话人的脸。为了表示你在专心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用点头,或者用“对”、“噢”、“好”等词语给对方以认同。另外,倾听要有耐心,千万不要一边听,一边干别的事,心不在焉;更不能东张西望,表现出不耐烦;其次,要感受性地听,不要评判性地听。因为很多时候,倾诉者只是想找一个能够让他尽情吐露心声的人,并不需要倾听者的建议,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更不要中间自己插进来大讲特讲。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需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既要摒弃个人成见,有足够的耐心,为对方守口如瓶,更需要善良、热心和爱心。

(七)要把握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是人际交往中极其重要的心理素质。作为交往双方,对自我情绪的了解、表达和控制,可以大大改善人际交往质量。因此,在交往中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莫让情绪牵着鼻子走。

首先,要了解自我情绪、表达自我情绪。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在情绪表达上一直是弱项,至今仍有不少人把“喜怒不形于色”、“含而不露”当成自我修养的目标。殊不知,这种自我情绪的刻意掩饰往往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因此,在了解自我情绪的基础上,要学会恰当地表达。如在发生矛盾时可以这样讲,“我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这件事使我很难过”,“你这样对我使我很伤心”等,通过恰当的表达把信息传递给对方,这种语言的沟通可以缩短人际距离,化解或消除隔膜,增强人际吸引。在表达情绪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并非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要提高表达技能,注意语气、语词、语速、音量、表情等。其次,调控自我情绪。了解、表达自我情绪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对自我情绪加以合理控制和调节。青年学生要特别注意制怒,古人讲“小怒伤义”、“小不忍则乱大谋”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一个人的愤怒情绪失去控制,就会说出过头的话,做出过火的行为,从而伤害他人的感情,甚至把事情办砸,酿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制怒的办法主要是忍,当你情绪激动、怒火中烧时,若能离开现场,则应马上离开;若不能离开现场可转过身深呼吸;还可以反复提醒自己“冷静些”、“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三思而后行”等。每个人可以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调节,以达到控制情绪、不激化矛盾的目的。

(八)要学会赞美他人

赞美就是称赞或表扬他人。人的心理活动有一条规律:只要不是露骨地奉承,每个人都愿意听赞扬的话。因此,得到欣赏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恰到好处的赞美是拉近心理距离的妙方之一,可以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氛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各有其能,亦有其所不能。”一个真正拥有爱心,不嫉妒别人的人,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人人都有闪光点。所以,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欣赏别人优点,会真心实意地肯定别人的优点和成绩,虚心向别人学习,这也是做人处世的学问。最后应当说明,当你赞美别人时,要恰到好处,不要虚伪,过分赞美就会变成阿谀奉承。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高职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只要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并注意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把交往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社交能力必定会逐步提高,从而适应高职的学习生活,拥有真正的朋友,构筑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贺淑曼,聂振伟等.人际交往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9.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李五一.社交攻关口才[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新生心理健康情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重获新生 庇佑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