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报图片的运用和提升

2013-02-15 09:16刘礼宾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通讯员报纸稿件

刘礼宾

(中国石化天津石油通讯宣传中心,天津 300100)

读图时代的到来,提升了人们对图片的认识,改变了报纸编辑对图片的态度,图片从“辅助”位置脱颖而出,与文字一并成为了报纸的主体。如今,报纸新闻图片占用版面的累计面积越来越大,或放大主导图片的尺寸,或增加图片的使用数量,对图片的剪裁制作也更为精细考究,报纸的视觉冲击力和美观度不断提升。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报清楚地认识到:用不好图片,就办不好报纸,如何提高企业报的图片编辑质量,使有限的图片资源得以更好的发挥成为企业报编辑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图片在企业报的作用及使用现状

企业报是企业内部交流性资料,是企业的喉舌、职工的精神园田。企业报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报图片报道内容主要由领导视察、单位会议、经营管理、生产基建、党建群工等几大块素材组成。副刊图片则由书法、绘画、篆刻、摄影等职工作品组成。近些年来,一些有能力的企业报也开始尝试制作图表来进行新闻分析,通过漫画创作来丰富新闻的表达方式。总之,企业报在想方设法,努力提升报纸的视觉效果,吸引员工的眼球。

图片在企业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反映新闻直观形象;记录历史见证发展;美化版面提升美感。近些年,受“读图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企业报更加重视组图和纪实报道(专版)的组织编排。这些形式一出台,就充分展现出其特殊的魅力,受到干部职工的喜爱。以中国石化天津石油分公司主管主办的《天津石油》报为例,2011年图片的使用数量同比翻了一番,图文并茂的专题报道受到系统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纷纷请报社派员采访,要求企业刊登反应企业亮点的图片专题。图片专题改变了以前企业二级单位的管理者普遍重文字追求大篇幅的观念。同时,企业报编辑也走出了只能对汇报型文字进行“拆大变小”,或只能在“硬文软作”上下苦功夫的历史。运用组图、纪实报道(新闻摄影专题或新闻摄影专版)等形式对企业业绩进行宣传报道,不但没有打消各级管理者的热情,反而使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对图片报道的形式更为看中。原因就是,图片报道展示企业形象更为直观,吸引员工视线,推介效果更佳。由此可见,以图片作为企业新闻的主报道形式,提升了管理者和员工的阅读兴趣,实现了“双满意”。

图片是企业发展历程的光影见证。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记录企业发展历程的工作更为关键,图片新闻的表现力和历史记录价值便更为突出了。近些年,国有企业落实中央部署,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等重要活动,企业领导对于新闻图片的使用、整理更为重视,不仅要求在报纸上做纪实报道、开展今昔对比,还要求报社整理资料出专集、做展牌、制画册和光盘,充分利用企业报的图片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宣传和交流活动。

图片丰富的趣味性和调节作用越显突出。当文字数量太多造成版面视觉压抑的时候,当消息文字略显枯燥的时候,当版面比例不够稳定的时候,编辑都要以图片来调整。如今,企业报早已打破“图片是文字的辅助”这一陈旧观念,他们抓住“读图时代”的机遇,大胆地将最具新闻点或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图片放在版面最抢眼的位置,将这些图片或头条或报眼或大篇幅于版面的中心,在合理的情况下,编辑们甚至不惜压缩文字,以保证图片运用达到最佳效果。

二、图片编辑工作的主要难点

图片编辑工作的难点主要有:图片内容、形式、场景、人物表现形式单一;各单位兼职通讯员水平不平衡;新闻图片精品难求;编辑观念陈旧和小型企业报的版面限制。

表现手法单一:企业报的图片稿件主要有:上级检查、领导会晤、企业会议、生产经营、管理考核、基建项目、党建群工等。以《天津石油》报为例,目前图片稿件的大部分表现手法依然为:会议里亲切交谈,现场管理人加设备,经营场所推销产品,标语前面集体留影,施工场地一片背影,班组生活围坐看报。几十年如一日,千篇一律,时间长了,造成了通讯员拍摄图片时激情全无,编辑看着图片稿件两眼疲惫。企业报的要闻版,一般以企业会议、领导视察、获得表彰等内容为主,这些图片往往让报纸缺乏生机,呆板乏味。

精品难求:摆拍风行有其历史原因。笔者认为“图片是文字的辅助”是培养摆拍的土壤。十几年前,按照文字内容先在白纸上画草稿,再去现场“导”照片的“事迹”甚至被誉为“经验丰富”,这样的“先进典型”上稿率很高,颇受同行或新闻摄影爱好者羡慕,好多职工爱好者积极仿效。其实,无论什么年代这样的照片都不符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其画面“假、呆、硬”,时间长了会造成读者对报纸真实度的失信。现在,企业报图片编辑虽然都在努力的拒绝这种稿件,但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还需编辑和通讯员共同的努力过程。

另外,编辑观念陈旧也是制约提升图片质量的原因之一。在企业报蓬勃发展的几十年过程中,图片是用来服务文字的固有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打破,这些会禁锢图片编辑的创新思路。如,某些编辑在做工作策划的时候脑海里经常会出现过去常见的画面和构图,选择稿件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固有观念支配,于是很难推陈出新,更不用说走创新之路了。

三、克服瓶颈,保证视觉语言发挥最大功效

首先,图片编辑要坚持选择图片的原则。企业报的版面是有限而且宝贵的,图片编辑一定要严格选择照片,不要“人情片儿”、“面子片儿”,一定要坚持“导向正确、新闻性强、形象生动、反映本质、图象清晰”这个标准,在选择图片上严格做到:1、新闻形象、细节、人物表情、现场气氛绝对真实;2、画面、表现手法、取景角度要新颖;3、扣人心弦。

其次,图片编辑要克服“程式化”的思维。稿件表现形式单一且苍白无力,一方面是通讯员摄影水平亟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图片编辑思维僵化的原因。因此,图片编辑要努力提高专业能力,提升文化品味、艺术修养,同时要利用好企业报这块阵地,对通讯员开展新闻摄影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稿件是编辑的最爱。要与通讯员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将编辑原则和工作思路经常不断地进行交流,将企业报的要求和期望讲出来,与通讯员的工作合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稿源问题。目前,很多企业报都设立了QQ群、开设了微博,实现了随时培训的功效,提高了稿件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三,要发挥图片剪裁的功效。追求精品是必然的,但精品必然难得,大多数图片依然是非上乘之作。对于主题不明显,主体不突出,构图不合理,画面欠美观的图片,一定要认真剪裁,以后期的“勤”补前期的“拙”。具体做到:剪裁要根据情况而定,要围绕照片的主体去剪裁,删除所有分散读者注意力的多余部分,还要在作好图片新闻的标题和文字说明的同时,合理摆放位置,使之同时成为视觉效果的一部分。如果必须得上,而且图片再无提升空间的话,可视情况改为新闻漫画或制作图表。

第四,提倡多图表达,但要注意优选。增加图片数量,不是盲目的。要考虑企业需要、新闻表现、版式美观和合理摆布。否则,就成为多图而无主次、杂乱无章甚至失去了企业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员工的功能了。首先要避免重要新闻被淹没在图片的海洋里,既显不出主次,又使报纸成了“大花脸”。可借鉴都市类报纸一版的排法,将重要事件的新闻图片放大置于一版正中,突出重要性,增强视觉冲击力。二是要选用画面语言丰富的图片,选用那些能抓拍到最真切表情、最具动感的瞬间、光影比较有艺术效果、熟练运用摄影技术有些特效的图片稿件。对于新闻价值高、画面表现力强、摄影技术好的优秀作品,要舍得给大面积、做大标题。

第五,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升编辑和通讯员的积极性。企业报新闻图片报道工作要发展,离不开企业领导的支持和认可,离不开通讯员的热情参与。图片编辑要积极与企业领导进行沟通,找准切入点,提前策划,增强报道的前瞻性、主动性、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选搞、约稿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这样既可避免与领导意图产生碰撞,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特长;图片编辑要积极与投稿人进行沟通,让每一次投稿都是成为一次互评的机会,编辑对通讯员的稿件进行点评,请通讯员提出编辑在选图和剪裁中的意见和看法。同时,报社还要积极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通讯员的积极性。有些报社在通讯员中建立了通讯员资质晋升制度,通过在二级单位设立企业兼职摄影记者称号、授予首席摄影通讯员称号,给为企业报新闻摄影作出贡献的员工以尊重和鼓励,这些都为全面提升企业报图片编辑工作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使企业报更具魅力打下了新的基础。

[1]沈兴耕.报纸编辑实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陈红梅.新闻编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通讯员报纸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报纸
卖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