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食疗源流考

2013-02-20 02:57姜德友
江苏中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医家食疗本草

姜德友 李 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便秘指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经常便而不畅的一种病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长期的不正常饮食,使之与膳食有关的疾病也随之增加,便秘就是其中之一,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所以便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代谢疾病,历代医家均重视饮食与起居的调护,其治疗和预防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1 中医学对便秘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认识

便秘古代又称“大便秘涩”、“大便结燥”、“阴结”、“阳结”、“大便结”等。历代中医论述颇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感受外邪。《诸病源候论》云:“邪在肾亦令大便难……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难。”[1](2)脏腑热结。《证治准绳·杂病》云:“热秘,面赤身热,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此由大肠热结。”[2](3)肠胃阴寒积滞。《金匮翼·便秘》云:“冷秘者,寒冷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4)饮食不节。《古今医鉴·卷之八》云:“若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故大便燥结。”(5)宿食留滞。《仁斋直指方·卷之十五》云:“凡人五味之秀者养脏腑,诸阳之浊者归大肠……今停蓄蕴结,独不得其疏导,何哉?……以宿食留滞得之。”

虽然便秘病因种种,病机重重,但依据中医“辨证施治”、“未病先防”观点,采用饮食疗法防治便秘,不仅消除了“病从口入”,“药食同源”更是一举两得。

2 便秘食疗的源流

2.1 战国至三国的医家对便秘食疗的认识 早在汉代,人们对便秘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了治疗便秘的有关方药,如“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大柴胡汤”和“大承气汤”等。《伤寒论》中也已有食疗治便秘的记载,如第233条用猪胆汁治阳明病“津液内竭,大便硬,不可攻”[3]。此外,仲景对蜂蜜颇有研究,在《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次用到蜂蜜,诚如《本草求真》所云:“如仲景治阳明燥结,大便不解,用蜜煎导,乘热纳入谷道,取能通结燥而不伤脾胃也。”另有247条脾约证,麻子仁丸中取蜂蜜,取其润肠通便之功效。由此可见,此时期的著作已有了食物治疗便秘的萌芽。

2.2 魏晋隋唐的医家对便秘食疗的认识 东晋时期,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先记载了郁李仁治疗便秘,并说明食用方法,即“郁李仁一大合,捣为末,和麦面揉作饼子,与吃入口,即大便通利气,便瘥。”陶弘景《名医别录》对便秘食疗的品种有了新的研究,其中记载:“甘蔗,味甘,平,无毒。主下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秫米(今黄黏米),味甘,微寒。止寒热,利大肠,治漆疮。”进入盛唐时期,人们对食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孙思邈则非常重视本病证,于《千金食治》中指出:“牛酥:味甘、平、无毒……利大便,去宿食”;“胡麻,味甘、平、无毒……作油微寒,主利大肠”;“马、牛、羊酪:味甘、酸、微寒、无毒……利大肠”。《千金方》治疗便秘的一大特色为善用汁类药,尤以葵子汁为甚。李时珍有云:“葵菜,古人种为常食。”所以古代医家用葵子汁治疗大便不通并不鲜见,《千金方》中葵子汁多与乳汁并用治大便难,《集验方》也载有用葵子二升,以“治不得大便十日,或一月”。唐代的另一位医家孟诜所撰的《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对研究本草文献及饮食疗法发展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提到“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去核,杵为丸,如枣大。内下部,少时即通”[4];“茗(茶)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

2.3 宋至金元时期的医家对便秘食疗的认识 宋代著作《圣济总录》中,已对便秘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沿用和更加完整了便秘的分类及治疗。书中记载了将郁李仁与陈皮合用,捣为散,用于治疗风热气秘。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增加了前代未曾总结的食物,如“仲思枣”、“鲮鲤甲”等,且附有食物取名缘由及烹制配料的方法,如“北齐时有仙人仲思得此枣,因以为名”,即为此枣名之来源,并告诉后世“大小便秘涩,取肉煮研为蜜丸药佳”的食用方法。至金元时期,医家们对便秘的病因认识更趋成熟,且从病因着手,辨别证候后,选择合适的食物来防治便秘。元·贾铭《饮食须知》谓:“菠菜,味甘性冷滑……食此则冷,令大小肠冷滑也。”饮食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提到白菜可治疗便秘,言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毒”[5],还记录了白芝麻“滑肠胃”及胡麻“利大便”的功效。并指出了多食稻米会令“大便坚”,因其“味苦,主温中,令人多热”的性味特点。此外《丹溪心法》也有治大便不通用白芍、白术的记载。此时期对便秘食疗的研究日渐丰富,为后世治疗及防治便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明清以后的医家对便秘病食疗的认识 自明清时期起,食疗理论日臻完善,较前代大为丰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6]记载:“杏仁下喘,治气也;桃仁疗狂,治血也。俱治大便秘,当分气、血。”《本草纲目》也认为牛羊之乳汁可以通导大便,其曰:“反胃噎膈,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咽之。”书中还提到了苋菜能治疗便秘,有云“六苋,并利大小肠”。兰茂所撰《滇南本草》亦云:“苋菜,治大小便不通。”故民间多用苋菜炒食,以治疗大便秘结干燥者。清·柴裔所撰的《食鉴本草》中记录了藕蜜膏,即将“藕汁蜜各五合,生地黄汁一升”,用均匀的火熬成膏,每服半勺,有治疗大便燥结的作用;或将大柿饼蒸极烂后空心热服,不仅能清火凉血,还能润肠通便。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提出了治疗阴虚津血不润肠道等方剂,在重用熟地、玄参、当归、麻仁等药的基础上,加用牛乳、蜂蜜等润肠滑窍之物,其配伍用药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王孟英的营养学专著《随息居饮食谱》也多次提到对便秘的食疗,其曰:“菠菜,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人宜食之。”不仅如此,还介绍了猪肠、兔肉、蠡鱼、田螺等多种食物通秘结的功效。在近代,食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对于便秘食疗的研究也将日益完善。

3 结语

便秘的食疗、药膳疗法及其文化在战国时期开始萌芽,在唐代渐形成理论,元代、清代得到补充发展,历经3000多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其特点在于立足整体,以食代药,食药结合,分证施食。其优势也逐渐显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一颗明珠。

[1]顾尽晖,史仁杰.慢性功能性便秘从肾阳虚论治.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99

[2]王肯堂.证治准绳.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

[3]熊曼琪.伤寒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76

[4]孟诜.食疗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9

[5]忽思慧.饮膳正要.北京:中国书店,1985:26

[6]李时珍.本草纲目.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99

猜你喜欢
医家食疗本草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食疗养生祛湿气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