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低颅压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2013-02-20 04:06刘文娟齐先龙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颅压弥漫性硬膜

刘文娟 李 蕊 郑 宁 齐先龙

(济宁医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272011)

低颅压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IH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2O(5.88kPa)时产生一系列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低颅压综合征分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PIH)和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econd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两种,体位性头痛为其临床特征性表现,即坐位或直立位15min内出现头痛或头痛加重,平卧后30min内改善或消失,头痛多位于额部或枕部,有的向颈部、背部放散;可伴有恶心呕吐、眩晕、精神障碍、视力障碍、听觉障碍等。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磁共振增强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低颅压综合征有了新的认识,鉴于低颅压综合征MRI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现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经过临床证实的9例低颅压综合征影像资料总结分析如下,探讨MRI在本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对低颅压综合征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36.5岁。其中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8例,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例;临床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头痛,6例表现为典型的体位性头痛,即直立位时头痛明显加重,倾斜位或平卧位时明显减轻或消失,3例表现不典型;3例患者同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纳入标准:1)患者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H2O,经临床确诊为低颅压综合征者;2)有颅脑或(及)脊柱MRI平扫及增强资料。

1.2 实验室检查

9例患者均进行了侧卧位腰椎穿刺检查,测量脑脊液压力均<60mmH2O。脑脊液性状:无色透明者8例,呈淡黄色1例。脑脊液检查:9例红白细胞数均为0个/HP,脑脊液蛋白增高4例,9例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脑脊液细菌涂片检查未见异常。

1.3 0MR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Trio 3.0T超导磁共振仪,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部平扫和增强扫描,轴位T1FLAIR(TR 2000ms,TE 9.2ms,TI 785ms),T2WI(TR 6000ms,TE 99ms),T2FLAIR(TR 8500ms,TE 91ms,TI 2500ms),层厚5.0mm,间隔0.5mm,矩阵384×288,FOV=230,增强扫描采用对比剂Gd-DTPA(0.1ml/kg体重),常规行横断位和矢状位、冠状位增强扫描;其中1例加做脊柱平扫和增强扫描,矢状位T1WI(TR 650ms,TE 7.5ms),T2WI(TR 3500ms,TE 112ms),层厚4.0mm,间隔0.4mm,矩阵384×288,FOV=320,增强扫描行矢状位扫描。

2 结果

4例平扫未见明显异常,5例平扫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呈等T1、等及稍长T2信号,FLAIR呈均匀高信号改变,3例表现小脑扁桃体轻度下疝、脑干下移、桥前池变窄、脑室狭小等征象,2例硬膜下积液,2例表现为垂体增大征象。增强扫描9例硬脑膜均呈明显均匀强化,其中1例加做脊柱扫描者,表现为弥漫性硬脊膜增厚呈明显均匀强化。

3 讨论

IHS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IHS于1938年由Schaltenbrand首先报道,至今病因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等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其病因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生成减少;2)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亢进;3)潜在的脑脊液漏;4)脉络丛钙化等。原发性IHS较少见,男女比约1∶2,多为青中年发病。继发性可出现于腰穿、脊髓造影和脊髓麻醉后;颅脑外伤、颅脑手术;腰神经根袖撕裂;脱水状态静脉输入高渗液体后;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精神药品中毒;脑膜脑炎、糖尿病性昏迷;头颅放射性治疗等。本组9例中,8例原因不明,1例有颅脑手术史,男女比例和发病年龄与文献报道相似。

MRI表现:1)平扫可以无明显异常发现或仅有轻度双侧侧脑室稍变窄、脑组织轻度肿胀,临床医师如果忽视了头痛、头晕等症状随体位改变的特点,检查只做MR平扫,容易造成本病的漏诊或误诊。本组4例平扫无异常发现。2)硬脑膜异常强化,软脑膜无强化。硬脑膜增强是低颅压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2],本组9例行头颅MRI均显示双侧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和对称性强化,强化硬脑膜平滑、光整,不伴有结节呈连续状改变。正常硬脑膜可以强化,但其强化程度不像海绵窦那样明显,强化范围也不应超过整个脑表面的50%;正常情况下,连续3cm以上的硬脑膜增强是极为少见的[3]。3)脊柱的异常MR表现[4-6]:脊柱硬脊膜增厚、广泛强化为其主在脊柱的主要异常表现,此外还可表现为:硬膜外积液、神经根束膜扩张及硬脊膜外静脉扩张。本组1例加做脊柱MRI,显示硬脊膜弥漫性增厚和增强,强化连续,不伴有结节,无上述其他表现。4)脑组织移位。主要发生在中线附近,通称为“下垂脑”,为本病的影像学特点。本组有“下垂脑”表现者3例。5)硬膜下积液。脑静脉的充血扩张仍不能完全代偿而出现硬膜下积液,以缓解脑脊液容量的减少,说明此时低颅压的情况比较严重。本组硬膜下积液2例。6)垂体增大。垂体是由海绵窦围绕的富血供器官,低颅压症状明显时,其体积增大,这种容量增加与硬膜增厚、静脉窦充血和硬膜下积液一样,反映了代偿性静脉充血[7]。本组2例可见垂体增大。

弥漫性硬脑膜强化机制[8]:低颅压综合征患者增强MRI均呈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目前公认Monro-Kellie假说能很好地解释IHS的病理生理变化。在一定容积的颅腔内,脑组织体积、脑脊液容量和颅内血容量的总和是稳定的。当低颅压时,脑脊液容量减少,而脑组织体积相对稳定,颅内血容量增加、血管扩张,钆弥散性地渗透到硬脑膜从而产生硬脑膜强化。

MRI鉴别诊断:主要包括:肥厚性硬脑膜炎、转移性脑膜癌、化脓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Chiari's畸形等。腰穿脑脊液压力低、糖和氯化物正常可与感染性、外伤性出血鉴别,硬脑膜无结节性强化、软脑膜无强化、有无原发肿瘤的病史可与脑膜炎及转移性脑膜癌鉴别,脑下垂和垂体增大在补液后恢复也有助于鉴别Chiari's畸形。

MRI的应用价值:低颅压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尤其是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脊)膜增厚、强化,磁共振增强扫描诊断是诊断低颅压综合征的最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

[1] 韩仲岩,丛志强,唐盛孟.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6.

[2] 黄穂乔,黄力.中枢神经系统疑难病例影像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5.

[3] Lin WC,Lirng JF,Fuh JL,et al.MR findings of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J].Acta Radiol,2002,43(3):249-255.

[4] Chiapparini L,Ciceri E,Nappini S,et al.Headache and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neuroradiological findings[J].Neurol Sci,2004,25(3):138-141.

[5] Metarfratzi Z,Argyropoulou MI,Mokou-Kanta G,et al.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morphological findings and CSF flow dynamics studied by MRI[J].Eur Radiol,2004,14(6):1013-1016.

[6] Mokri B.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J].Curr Neurol Neurosci Rep,2001,5(3):284-291.

[7] Firat AK,Karakas HM,Firat ZY,et al.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with pituitary adenoma[J].J Headache Pain,2006,7(1):47-50.

[8] 顾太富,肖新兰,涂江龙,等.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3):307-310.

猜你喜欢
颅压弥漫性硬膜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记性越来越差就是老年痴呆吗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脑积水这种失智可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原发性低颅压头痛24例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