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运用

2013-03-01 11:17傅海扬周惠芳孙建华邹亦洁
吉林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受孕率罗米芬不孕症

傅海扬,周惠芳,孙建华,夏 晨,邹亦洁,谈 勇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近年来通过对女性生殖轴调控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助西药诱发排卵,可减少西药药量、减轻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从而提高妊娠率。目前中药调周加克罗米芬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是我院生殖科较常运用的治疗方案,临床观察在该阶段加用针灸后,会进一步促进卵泡的正常排出,提高受孕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80病例均来自江苏省中医院2009-2011年生殖医学科的门诊患者,本研究为回顾性对照研究,80例病例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年龄 21~38岁,平均27.5岁;不孕时间1~3年,平均1.5年;原发不孕症 25例,继发不孕症15例。对照组 40例:年龄 20.5~37.5岁,平均27岁;不孕时间1~3年,平均1.5年;原发不孕症27例,继发不孕症13例。2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

1.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女方年龄在21~34岁之间;女方HSG或腹腔镜检查证明双侧输卵管通畅;男方生殖功能正常。

1.4 安全标准 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处理,统计方法包括χ检验和t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入选患者采用中药调周加克罗米芬(CC)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方案,患者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每日1片,连服5 d,月经周期第10天开始肌注促性腺激素,隔日1次,月经周期第5天同时还给予奠基汤:当归、赤芍、白芍、熟地黄、山药等,排卵期服用促排卵汤:丹参、牡丹皮、红花、薏苡仁、紫石英等。月经周期第12天左右开始阴道B超观察卵泡生长情况,当卵泡直径达到16~17 mm,监测尿LH达到峰值时给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 000~10 000 u(珠海丽珠公司生产)注射后次日复查B超,如果卵泡顺利排出,可建议患者及配偶当日同房1次。

2.2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中药调周加CC加HMG加针灸方案,前期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当卵泡直径接近16 mm,即可以加用针灸,选穴子宫、气海、关元、三阴交、子宫上两寸,子宫穴需有酸胀感,并有针感向会阴部放射,子宫及子宫上两寸之间加用电针。每次30 min,选用连续波。于第2天复查阴道B超,如果卵泡顺利排出,建议患者及配偶当日同房1次,如果卵泡仍未排出,加针灸1次,次日复查B超1次,如果仍未排出,放弃本周期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卵泡发育监测:应用日本ALOKASSD1700型彩色超声显像仪阴道探头,扇型扫描(探头功率5.0 MHz),取卵泡最大切面的三维径线的均值为平均卵泡直径。自月经周期第12天起隔日监测1次,当卵泡直径达14 mm时,改为每日1次,直至出现排卵征象。

3.2 疗效标准 排卵情况:针刺1~2次后复查阴道B超观察有无成熟卵泡排出;妊娠检测:同房后14 d测尿HCG,若阳性,继续测血HCG,排除生化妊娠,停经40 d的,查B超排除宫外孕,50 d以后可查B超检测胎心搏动,卵泡黄素化发生的例数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的例数。

3.3 结果 2组排卵率、受孕率、卵泡黄素化发生率、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2组排卵率、受孕率、卵泡黄素化发生率、卵巢过度刺激发生率比较 例(%)

4 讨论

近年在辅助生殖技术超促排卵中CC加HMG方案应用较多,其中CC是目前首选的促排卵药物,是一种弱的人工合成雌激素,在下丘脑水平通过与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受体,阻断正常的雌激素负反馈,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启动卵泡发育。HMG是由绝经期妇女尿液中提取的垂体促性腺激素,促排卵作用主要表现在可募集多个窦状卵泡并促使发育,在少量LH协同作用下产生少量雌激素,后者反馈作用于垂体释放足量LH诱发排卵,适应证为原发或继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或血清促性腺激素正常但经用其他诱发排卵剂无效者[3]。补肾中药与HMG发挥协同作用,在保证临床诱导排卵疗效的前提下,可减少HMG的周期用药量。补肾类中药大多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克服克罗米芬所引起雌激素分泌不足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早期妊娠[4]。中药调周加CC加HMG的方案,能有效帮助排卵障碍的患者卵泡生长,但仍有部分优势卵泡无法正常排出,影响受孕。我院名老中医夏桂成认为,经间排卵期是精化气,阴转阳的一个生理转折期,经间排卵期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于活血通络,促发排卵,促进重阴必阳的顺利转化[5],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在卵泡的排出阶段,即阴阳转化的过程中应用针灸疗法能有效地促进卵泡的排出,起到与HCG相似的作用。针灸促进卵泡排出,目前认为是通过针灸调节大脑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而实现[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于卵泡成熟后促排卵过程中替代黄体生成素峰,启动卵母细胞成熟,触发排卵,维持黄体功能[7]。针灸相对于肌注HCG促进卵泡排出有以下的优势,HCG注射虽然可以促进LH峰值的形成,但是HCG的注射易引起卵泡的过度刺激,而针灸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卵巢过度刺激。另外针灸组卵泡黄素化(LUFS)的发生比率较HCG组降低。因此,尽管在本研究中,针灸组与肌注HCG组的排卵率相似,但由于针灸组的LUFS发生率较低,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率亦较低,导致针灸组的受孕率则相对较高。针灸在促排卵方案中能够帮助成熟卵泡排出,降低人工受孕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受孕率,值得推广。

[1]糜小英.电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24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4):68-69.

[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不孕不育诊疗流程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47,51.

[3]琚文娟,谈勇.中西医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2):1182-1184.

[4]杨桂云.不孕症的中医调周治疗及其作用机理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4,25(3):17-19.

[5]许佳.补肾调周法联合克罗米芬用于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8):676-677.

[6]常惠.针药并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4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4):33-34.

[7]张建.补肾中药联合尿促性素诱导排卵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6,27(1):30.

猜你喜欢
受孕率罗米芬不孕症
克罗米芬、来曲唑和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结局的网状Meta分析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假排卵与不孕症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患者受孕率的影响
40例宫角妊娠关注性刮宫和宫腔镜治疗后受孕率对比
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促排卵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干预对生育能力影响
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促排卵效果及其对妊娠的影响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