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培养在男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13-03-23 19:19王祝香环晓峰
当代临床医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男护士操作技能专科

王祝香 环晓峰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 214500)

在护理工作发展进程中,护理工作一直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男护士加入到队伍中来。传统的培训通常根据女性护士制订的,适合男性护士特点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尚未建立。我院自2002年开始招收男护士,根据男性的心理生理特点,调整带教方式和内容,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下高效地掌握相应知识,逐步提高工作能力。

1 一般资料

自2002年到2011年,我院共录取男护士9名,年龄在20-24岁,文化程度:大专7人,中专2人。

2 培训

2.1 培训方案

2.1.1 根据护理人才的教育特点,与专职培训老师制订了不同于女性护士的培养目标,针对培养目标,设置了理论课程和操作培训项目,使其上岗后即能完成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

2.1.2 根据男性的生理、心理特点,男性护士工作主要集中在ICU、手术室、急诊室,因此培训时适当增加重症监护学、外科护理学的内容,熟悉部分专科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逐步提高工作能力。

2.2 培训形式

2.2.1 岗前集中培训时间为一个月。由专职的培训老师进行培训考核,主要培训内容有三基理论和操作技能、护理礼仪、护理安全、核心制度、微机操作等,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2005年设置岗前集中培训以来,男性护士在考核中均在前10%之内,尤其表现在心肺复苏、洗胃等操作。

2.2.2 岗位专人带教 时间为一年,半年轮转一个科室。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良好沟通能力的老师跟班指导,制订切实可行教学计划,每周有重点培训内容和要求。如初期第一周熟悉科室环境、药品器械摆放,了解各类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等。第一阶段(2个月)主要强化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技能,使其适应临床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经过第一阶段护理人员基本适应了临床的工作环境和节奏,但对于专科、危重症的护理及技术操作不能胜任,因而在第二阶段着重专科的护理、操作技能的强化,培养他们应变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在第三阶段带教护士主要起指导和监督作用,男护士单独完成基础的护理操作,细致准确观察病情,及时反馈,对护理过程中对工作中出现的个别疑难问题能独立思考和处理。

2.2.3 强调软技能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程度、对医院、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服务过程中的言谈举止、人际沟通都是以护理软技能作为行为基础。我院的软技能培训贯穿于整个培训中,岗前培训邀请即礼仪老师做专门的礼仪规范培训,要求护士在工作中注意仪表、语言、举止、交往礼仪。其次注重沟通交流技能培训,专门举办“护患沟通和护理服务”培训班,通过理论讲课、案例分析、特定场景模拟训练等方式,系统地指导沟通交流的技巧。

2.2.4 注重发挥男护士的优势 男性思维理性、处事果断、独立坚强,并具有生理和体力上的优势,安排轮转时大都安排在外科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男性科室等,充分发挥他们的特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同时通过男女护士的优势互补,资源得到优化组合,护理工作更加优质高效。

3 评价考核

3.1 理论考试两月一次,考试内容为三基理论、护理常规、专科基础理论知识、核心制度及与预案,成绩记入年终评议。

3.2 操作考核 每月一次,指定考核项目。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常用操作、常见仪器操作,成绩记入年终评议。

3.3 年终评议年终根据职业素质、实践时间、夜班时间、公共理论、专科理论、基础操作、临床能力等方面按不同的分值进行考评,得出总分。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

4 体会

我院在规范化培训的前提下,强调个性化培养男性护士,在培训过程中明确定位,侧重专业,年终评议表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男性护士们基本胜任本职工作,具备娴熟的理论基础、操作能力及病情观察力,能够独立参与抢救,同时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个性化的培养改变了男性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被动现象,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为职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男护士操作技能专科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手术室男护士入职临床带教体会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