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研究①

2013-03-27 13:15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周 曦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湖南长沙4101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国家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强调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其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更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如何,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本文拟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关概念、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分析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关概念

何谓“人文”?一般来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与“人性”等同;一是指“文”,与“人文学科”等同,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被看成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概括来说,“人文”指的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和结果,它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称。通俗地讲,“人文”指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所提供的是一种“道”。人文的本质是人性,核心是做人,关键是内化。知识是短暂的,能力是长远的,人文是永恒的。

何谓“素质”?素质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特定概念,其主要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二是指当所学的一切书本知识全部忘掉之后而剩下的那种东西。一般而言,“素质”是指一个人思想成熟程度、心理和人格发展健全程度、知识结构合理程度、为人处事通达程度等多方面表现的总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通常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指的是人文素质,它是诸多素质中最根本的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社会、文学、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人文思想是指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内在逻辑,核心是其基本的文化理论。人文方法是指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精神是指由人文思想、人文方法所产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生存意义、终极关怀和对人的价值追求。

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修养,助推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培育人文精神、应用人文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人文素质虽不能直接转化为实际效益,但其用处就在于它“无用而有大用”,且这个“大用”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显示出来。

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分析

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下面从三个层面加以分析。从学生层面来看,文化素质偏低,人文知识欠缺,文字功底薄弱,表达能力不强,自卑心理严重,精神情感脆弱,理想信念迷茫,人文素质缺失。学生通常只关注“一技之长”,而对健康的心理素质、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沟通能力、高雅的自身涵养、务实的敬业精神等基本的人文素质培养却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致使学生走出校门后难以适应幼儿教育工作。从学校层面来看,由于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在理解上产生偏颇,普通存在“唯专业教育论”的观念,一味强调专业技能课教学,而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重视不够。在课程开设上专业技能课比重大,人文素质课比重小,有的甚至没有开设人文素质课。这种重专业,轻道德;重技能,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低下,综合素质不高,发展潜力不足。从教师层面来看,由于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加之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教师知识面不宽,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文素质先天不足,相关人文知识知之甚少,说得严重一点是“有知识、无文化”,这直接影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尚不能很好地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形成专业技能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两张皮”。

三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应坚持“五个结合”:一是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专业特点,影显学生特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课内外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社会实践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平台作用;三是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既要重视人文素质理论教学,又要注重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德育工作途径;五是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融人文素质教育于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完善和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实施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包含着重要的人文素质内容和丰富的人文素质资源。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传授人文知识,挖掘人文内涵,学习人文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理解人文思想,突出人文体验,培育人文精神;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凸显人文关怀,重视人文感受,落实人文素质。在文化课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发挥语文学科和儿童文学等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情感和修养,从而成其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仅要把专业课作为一种科学知识来讲授,而且还要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播。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研究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蕴含科学思想;作为一种研究活动,彰显科学精神;作为社会功能,具有伦理准则。在专业课教学与实习实训中,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将专业知识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授给学生。

(二)在专业建设中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

要真正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落实到位,必须突破传统的课程结构,改革和完善现有课程体系,适度增加人文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可分为四类课程:第一类为文化修养课程。内容包括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文学经典等;第二类为审美艺术课程。内容包括美学基础、诗词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影视艺术、戏剧艺术、曲艺艺术、舞蹈艺术、棋类艺术、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第三类为社会生活课程。内容包括哲学、法律、普通话、书面写作、口语表达、社交礼仪、经济常识、心理健康等;第四类为人文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儒家思想、伦理道德、创新思维、公德规范、行为规范、公共关系、幼儿知识、敬业与奉献精神等。上述四类课程可根据学生实际加以选择,有些可纳入必修课,有些可作为选修课。通过四类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通过哲学课程,可启迪学生的智慧和理性思维;通过历史课,能使学生以史为鉴知兴替,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通过文学课程,可帮助学生理解文学即人学,也就是关于人性、人道、人权、人生的学问,进而使学生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通过艺术课程,有利于净化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素质与精神世界,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养学生鉴别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其重要任务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水平和质量。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其次,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师人文素养提升,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再次,学校要建立人文素质校本教材开发机制,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开发适用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四)在教学质量考核中建立人文素质评价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应按照“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人文素质评价标准。把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人文知识竞赛、幼儿知识竞赛等方面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还可把有没有爱心、有没有责任心、有没有自信心、有没有高雅的行为等方面作为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补充内容。学校可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完多少个学分的人文素质课程才能毕业,这样方可从制度上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S].教职成厅[2013]2号,2013-03-21.

[2]吴 芳.淮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王明海.浅谈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