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应用文体运用能力的培养①——以涉外旅游专业学生为例

2013-03-27 13:15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文文体岗位

李 颖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一 应用文教与学的传统模式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应用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定位在写作能力上,所以开设了应用文写作的相关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这类课程的主导者是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这类课程主要采用教师介绍写作方法,学生笔头练习的形式;在考核方式上,主要采用笔头撰写命题应用文的形式。学生对于应用文体运用的认识也局限在“写”上,他们很难敞开思维去想一想,应用文除了在写作时能发挥作用,其实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听、说、读、译等各方面都有可能运用到应用文的知识。正因为“应用文”就等于“写作”这种固定思维的存在,学生的主要课堂活动就是记结构、记句型、评范文、进行写作练习,所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堂气氛总是难以活跃,学生对此类课程难以提起学习兴趣。

二 认知与认知式教学模式

事实上,应用文体的涵盖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路标、名片、贺卡、留言条、菜单、证明、欢迎欢送词、日程表、说明书、邀请信、道歉信、投诉信、感谢信、贸易信函等,可见应用文运用涉及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接触应用文体,在说它、在读它、在写它。既然它的影响这么广泛,我们对于它的掌握就应该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让所学真正源于生活与工作,将所学真正用于生活与工作。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1]。认知的过程可以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也可以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认知教学法(cognitive approach)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John B.Carroll的研究,它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智力活动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强调对语言规则的理解,重视语言教学中母语与外语的交叉对比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语言综合能力[2]。

认知式教学模式以认知教学法为理论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引导者与协调者的角色。教师为学生提供由感知到思辨这一阶梯式的岗位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英语应用文体在旅游行业各岗位上运用的常见性与重要性。同时,教师采用范例式教学[3],以听、看、读等多种形式提供学生应用文体实例,然后要求学生从真实环境中收集其他范例,对其进行分析与比对,在对比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运用认知的知识以多种形式创造范例,打破英语应用文写作只是笔头的任务这一局限认识。通过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对比母语与英语在应用文体运用方面的差异性,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 实施过程及效果

采用认知式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体的运用能力是我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对旧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后,我们涉外旅游专业在2012级学生中进行的一个尝试。我们将这一尝试分为四项认知活动来进行。活动一,通过课程学习来认知基本理论。活动二,通过行业招聘会来认知岗位需求。活动三,通过专业认知实践周来体验岗位工作任务。活动四,通过总结与分享来深化学生对岗位中所需应用文体运用能力的理解与认识,以便明确下阶段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标。四项活动均围绕岗位要求展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在第一项认知活动中,我们虽沿用了原有的教材,但我们打破了单元之间的界限,根据岗位要求与任务类型将课程资源进行了打碎与集成。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写的传统形式,通过提供听力材料、情景材料、错误案例、优秀范文等,让学生多方位的了解不同应用文的使用范围和运用方法[4]。比如在学习“日程安排”这一主题时,我们先让学生了解日程安排的分类,然后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1)听一段电话录音,记录所听到的日程安排;(2)看一段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填写日程表中的空缺;(3)根据专业要求,罗列一些景点,让学生制定一个旅行社一日游行程表。学生通过第一个任务了解到日程安排的要素,通过第二个任务了解到日程表的格式,通过第三个任务完全掌握制定日程表的环节和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中,老师只充当了主持人和评审官的角色,学生通过感知信息、分析信息、理解信息、总结规律等智力活动自觉的获取知识。

第二项认知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对员工英语应用文体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和当面咨询。我们带领涉外旅游专业2012级所有学生参加了湖南省旅游局主办的湖南省旅游行业招聘会。参会的单位有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行政部门、豪华游轮、高级会所等,岗位更是不胜枚举。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以及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比如,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对英语电话留言、入住登记表、预定表、投诉信等应用文体的运用都有要求,而餐饮部的员工则要求掌握英文菜单、结账单等。

认知教学法认为: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把新语言材料和他们本人的生活与经验联系起来,要选择最适合的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语言的熟巧会随着语言在有意思的情景中的使用达到自动化的发展。我们的专业认知实践周正是遵循了认知教学法的这一观点。专业认知实践周共14天,我们参观走访了多家五星级酒店、景区、景点、旅行社,让学生在观察工作流程的同时收集应用文体实例,我们再运用学生收集到的最真实的例子进行范例式教学。案例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易理解和接受。

第四个阶段是前三个阶段的总结和升华。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学生分享收集的范例,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应用文体运用能力,并就前三阶段的学习作总结汇报。这种将理论和实践多维结合,将实践形式步步深化的阶梯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热情,学生学以致用,对该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视。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定带来考评方式的革新。我们将《英语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考评定位为对学生英语应用文体运用技能的考核,取消原有的“期评成绩=平时形成性考核50%+期末终结性考核50%”,取而代之的是平时形成性考核占100%的比率。我们扩大平时形成性成绩的考核范围,不仅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前、课后、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态度。每一次提问及质量、每一次分享和展示,都是学生成绩形成的一部分。

目前,我们虽然只在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上全面采用了认知式教学模式,但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了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成效上,还体现在了学生的整体学习风貌上。该模式在培养有助于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较之实行教学模式改革以前的学生,我校涉外旅游2012级学生有着更明确的学习目标,表现出了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校举行的专业技能抽查和学习能力抽查中,12级学生过关率稿;在外语学院组织的选拔来年职业技能竞赛选手的比赛中,12级学生踊跃报名,并展现出了较高水平;12级学生参与平时和暑期兼职的人数也很多,且大部分实践工作都与专业相关,这在大一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这也充分证明我系12级学生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

四 结 语

将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培养目标拓展为对英语应用文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是一个突破。但我们实行的认知式教学模式改革还只与一门课程实现了完全结合,也还只在一届学生中进行了尝试,教学资源和实习资源都尚欠缺。在将来的教学与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掘与培养,与学生共同收集更多与经历相关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认知实践机会。同时,我们也应该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让认知式教学模式不断成熟,渗透于教学与学习的全过程。

[1]认知.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EB/OL].2013-3-13/2013-8-20.

[2]尹德谟.认知教学法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3):24-27.

[3]陈润生.探究范例教学模式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64-65.

[4]邓 蓉.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应用文写作课上的运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82 -83,112.

猜你喜欢
应用文文体岗位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