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①

2013-03-27 13:15周新林罗胜京李慧敏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10期
关键词:思潮思想大学生

周新林,罗胜京,李慧敏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90)

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在思想上的反映,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反映,是社会变动的晴雨表。在社会大变动、大变革年代,社会思潮尤为活跃。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在中国大地上互相激荡起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心理及行为方式,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学校园。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是社会思潮传播的关键载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引导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 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征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由于历史阶段和社会存在状况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如下:

(一)社会思潮内容更加多元化、生活化和复杂化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思潮不断涌入,中西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和碰撞。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风涌云起。抽象的学术思想领域不再是社会思潮的的唯一内容,而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五花八门的综合娱乐节目、养眼的选秀节目、火爆的相亲节目、调侃式的谈话节目扑面而来;恶搞、偷拍、裸奔、事件门、某哥某姐的八卦绯闻、热帖充斥人眼。人们对某一思潮支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只是出于纯粹的思想认同,而是取决于该思潮是否合乎自身的利益诉求,比如人们普遍关心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教育及医疗体制改革保障等问题。此外,西方思潮利用我国在经济转型期中凸显的社会问题以及一些党员干部腐败问题,诋毁马克思主义,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为全盘西化才是中国的出路,不断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话语权,使社会思潮的内容更加复杂化。

(二)社会思潮传播形式的多样化、立体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超越时空界限,迅速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覆盖面,社会思潮的传播形式也呈现多种多样,除了人们传统的获取信息的传播载体如书籍、报刊、电视之外,网络和手机通讯占据传播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形态从网络媒体新闻到论坛社区、博客,发展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等,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信息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彻底变化。新的传播方式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时尚新颖,形象生动,与生活越贴近,使人们更乐于接受,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这种传播方式以高开放、大流量、快速度、易互动、难管控为主要特征,接受和发布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任何限制,使社会思潮的传播、衍生、扩散、变异成倍增长,各种噪音、杂音的传播更加难以掌控。如一些小报、小刊,地方电台、网络微博等为了追求收听率、收视率、点击率,吸引受众眼球,不惜打擦边球,滥用新闻自由,炒作焦点,故意制造事端和夸大事件,散播虚假信息,传播消极、错误的社会思潮。

(三)社会思潮传播群体趋向大众化、年轻化

以往,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者为高校的教师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等知识分子,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思潮的传播主体趋向大众化、年轻化,特别是大学生和传播媒体中的青年群体,在社会思潮的传播中占据了很大比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其中大学以上学历人群在所有网民中比列高达23.3%。网络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获得信息、娱乐生活、参与政治等公共事务的主要来源,是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而西方思潮则抓住了青年的心理需求,往往抓住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以群众利益“代言人”的面目出现,用一些反常或极端方式的进行解答,迎合了青年崇尚自由、个性,不迷信权威的基本特征,更容易成为了西方思潮传播的主要载体。

二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辩证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顺应历史前进方向的社会思潮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思潮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也是双重效应。

在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一方面,进步的社会思潮可以给大学生以理论的滋润,大学生思想呈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特征。首先,当代社会思潮内容丰富,无所不包、无所不论,这样无疑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使思维活跃、求新求异的大学生在业余生活、情感发展方面更加多彩。其次,由于社会思潮更关注生活以及现实利益,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多种社会思潮同时存在,孰对孰错、孰优孰劣,通过比较就可能看出,这促使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进而可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许多理论都是针对现实问题,比如自由和民主、竞争和合作、环保与经济发展等等观念,促进了大学生现代化理念的形成,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迅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实现社会理想和个人目标而努力奋斗。

另一方面,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思潮则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成为阻碍青年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因素。第一,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许多错误观念和虚假信息没有经过任何过滤而直接到达人们周围,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腐蚀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失衡、理想失落、政治信仰缺乏等严重后果。第二,影响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大学生接触社会事务较少,缺乏社会经验,又正处于青春期,思想不成熟,信息泛滥和冲击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上出现混乱,容易受到各种新奇古怪、不良信息的引诱,以及甚至发展到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如2012年广州一份调查显示,近六成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就是为了可以少奋斗很多年。第三,容易导致大学生群体行为。由于处于大变革时期,改革中难免出现各种失误以及消极现象,而面对良莠参差的社会思潮,大学生们在思想上有种种困惑和不满,容易出现偏激的言论和行为。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社会思潮成为实施和平演变手段,通过渗透和颠覆的方式,煽动大学生的情绪,诱导大学生做出极端的行为,引起大学生群体行为,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潜在威胁着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事件呈急剧上升趋势,并且规模大,破坏程度深,影响广。如2005年6月25日江西九江学院的大学生群体事件,2010年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在当时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12年反日大游行等等,这些事件是大学生或为了维护自身权利,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对学校秩序、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 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措施

加强各种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维护高校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大胆地介绍和评析非主流社会思潮,大力弘扬主旋律。大学生对当代非主流社会思潮了解不够全面,不够透彻,反而往往更容易仿效、盲从。因此,高校应以开放的态度,主动举办专题讲座、学术座谈等校园文化活动,介绍与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内容,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一些影响较大的非主流社会思潮的社会背景、理论根源、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再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对非主流社会思潮进行解构和批判,消除对非主流社会思潮的误读,引导学生吸收那些维护、补充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真正的理解、接受并坚信马克思主义,有效消除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培养健康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精英分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再加上西方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多的表现为“在理想追求上,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思想观念上,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等”,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认识不清。然而,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人只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才能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清个人肩负的社会责任,必须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课堂、网络的宣传,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家庭和学校的合力等多种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学会客观的审视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善恶美丑,使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教育内容,关注学生心理。当代的社会思潮内容丰富有纷繁复杂,要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首先,教育者要了解社会思潮的内容,要运用自己的理论功底向学生进行剖析,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因此,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识,提高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显得尤为必要。其次,教育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也会对高校教师产生很大的冲击,如果信仰不坚定,则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维护党的领导。最后,高校教师要加强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由于大学生今天所面临的生存压力,说得严重一些,物质层面的压力已严重挤压了他们精神上的追求空间,人的思想变得浅薄了,物欲更重了,不要说是个人,就是社会也变得这样了。这意味着社会思潮引导的内容也应该作适当的调整,即高校的教育不但要满足国家和政治大局的需求,但同时更要考虑大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改变,要注意社会思潮的引导与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之间的关联性。正如有学生所说:我们不管什么社会思潮和它们从哪里来,“从哪里来都不重要,有现实意义才是接受的原因”。

第四,抢占新载体与方式,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在世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之外,还要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不断开拓新方式,抢占新载体,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在引导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平时要多关注网络,掌握舆情,运用微博、微信、QQ、论坛等新载体,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言论中的各种动态。同时,从中遴选出一些理论功底和文字较强的人员,利用个人或官方微博等,建设一些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网页或微博等,有意识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和话语权,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有效地抵制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和侵蚀。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刘文玉.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影响研究[J].兰州学刊,2012(11).

[4]褚衍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J].青年与社会,2012(6).

[5]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

[6]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0).

[7]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特点与应对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

[8]邱柏生.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9]刘 波.当代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方式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10]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猜你喜欢
思潮思想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之歌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