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中药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3例临床研究

2013-03-28 04:58
江苏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紫杉醇肺癌化疗

张 斌 肖 寒 李 蔚 章 烨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62)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约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为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笔者设计研究观察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方面的意义,以阐明益气养阴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病理证实的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者;愿中药治疗者;预计生存期4个月以上者;卡氏评分≥60分者;无心、肺、肝、肾、血液系统严重疾患者;依从性好,可随访。

1.2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住院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按就诊顺序将奇数者纳入治疗组(23例),偶数者纳入对照组(2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行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具体方案为:紫杉醇(TXT,福王针)175mg/m2d1,顺铂(DDP,诺欣针)25mg/m2d1-3。紫杉醇为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品,顺铂为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每21d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

2.2 治疗组 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在化疗期间及化疗的间歇期予益气养阴中药口服,基本方:南沙参 15g、北沙参 15g、茯苓 10g、白术 10g、黄芪 30g、仙灵脾 10g、麦冬15g、女贞子 10g、天花粉 10g、黄精15g、玉竹 10g、陈皮 6g、甘草 9g、鱼腥草15g、白花蛇舌草15g。兼阴虚热毒者,加蚤休 10g、龙葵 15g、山豆根 10g等;兼痰湿者,加贝母 10g、半夏 6g、薏苡仁15g、瓜蒌10g等。中药材来自无锡中天天然药物有限公司,经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鉴定,每剂中药进行2次煎煮,取药液共300mL,分 2次服用,早、晚各 1次,每日 1剂。每个周期连续服用中药21d,共4个周期。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免疫功能评估 化疗前及2个化疗周期后检测免疫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T 细胞亚群(CD3+、CD4+、CD8+T 淋巴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IgM),观察免疫功能变化。

3.1.2 生活质量评价 采取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 简体中文版的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QLQ-C30(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re-Core 30)和肺癌专用问卷QLQ-LC13(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re-lung cancer module 13)对患者进行评价。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基线评价,之后每个治疗周期结束时评价,4个治疗周期结束后进行最终评价。

3.1.3 体力状况评分 采用Karnofsky评分法,在治疗前及4个治疗周期结束后进行评分,凡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10分者为提高,减少≥10分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10分为稳定,并计算稳定率。

3.1.4 体重变化 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或减少1kg为“增加”或“减少”,未超过1kg为“稳定”,并计算稳定率。

3.1.5 安全性和毒性反应评价 按WHO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标准分为0~4级,评定治疗期间的安全性以及出现的毒副反应。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进行统计描述,治疗前各组间的均衡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组内治疗前后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治疗前后差异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所有假设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见表1~表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变化的比较()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变化的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CD3+(%)治疗组 治疗前时间NK细胞(%)27.73±10.82 1.34±0.6923 63.83±9.08 CD8+(%) CD4+/CD8+31.15±9.55 CD4+(%)20.09±9.9134.31±8.31*对照组 治疗前 42.81±8.94 22.26±7.33 2.18±0.99 16.86±7.30治疗后 34.22±10.40*28.70±11.47 1.43±0.77* 20.49±9.98*治疗后23 68.31±10.34*△22 69.23±7.6622 61.37±10.85*23.53±7.98 1.65±0.74*△18.23±8.16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比较()g/L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比较()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 IgA IgG IgM 23 2.67±0.25 12.64±1.21 1.35±0.1823 2.83±0.34*△ 13.09±1.31*△ 1.46±0.21△22 2.62±0.23 12.38±1.27 1.31±0.1422 2.11±0.17* 10.35±0.98* 1.07±0.12*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症状评分情况比较() 分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症状评分情况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P<0.05。

项目 治疗组(n=23) 对照组(n=2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躯体功能 63.82±9.56 69.54±11.52*75.32±6.58**△ 64.13±10.23角色功能 55.49±9.89 64.16±10.51**△ 46.18±15.31 53.37±14.61*情绪功能 50.20±10.35 67.42±7.12** 49.23±7.81 53.24±6.58*认知功能 57.91±12.87 68.32±10.96**△ 60.85±13.57 61.17±11.28*总体健康状况 46.50±6.14 73.47±8.39**△ 49.27±8.72 57.45±7.98*社会功能 52.43±7.81 63.48±13.53** 55.73±13.19 59.40±14.54*乏力 39.51±13.46 25.45±11.42**△ 37.38±12.10 48.35±15.07*疼痛 24.36±15.64 14.14±7.96**△ 27.32±16.91 21.17±13.78*恶心与呕吐 21.06±9.13 15.78±6.12*△ 22.95±12.30 35.48±17.24*呼吸困难 46.13±24.78 28.17±16.51*△ 39.62±15.81 38.49±19.84失眠 27.39±23.19 24.53±15.68*△ 22.37±16.52 44.34±22.87*食欲丧失 50.88±15.10 32.07±11.49*△ 47.78±12.98 55.56±18.17*便秘 21.38±8.27 14.03±7.01* 22.93±13.26 25.12±17.25*腹泻 19.30±25.92 7.02±13.96* 12.96±21.56 10.37±30.55经济困难 44.91±23.51 36.12±23.23* 38.79±23.57 44.44±22.57咳嗽 42.15±14.25 33.19±5.34* 43.59±12.23 31.77±6.72*咯血 34.57±13.34 18.65±4.32*△ 32.24±11.13 30.23±7.88症状子量表 31.78±8.24 19.36±7.26*△ 28.58±8.63 35.65±9.38*

4 讨论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症状隐匿,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度高,约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Ⅲ~Ⅳ期[1],目前临床多采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放化疗疗效达到了一个平台期,且在化疗过程中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免疫功能抑制等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肿瘤特点为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强调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扶正与抗癌治疗相结合,以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发挥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紊乱、低下,且肿瘤的发展、预后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2],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力,体液免疫一般起协同作用[3]。机体血液T细胞亚群维持着正常的免疫功能,CD3+T细胞代表总T细胞数量 (即CD4+与CD8+T细胞总和),CD4+T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及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CD8+T细胞为抑制性T细胞,两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而共同参与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4]。CD4+/CD8+比值保持动态平衡可维持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其比值降低表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球蛋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而发挥免疫效应。本研究结果(表1、表2)显示,治疗组在4个化疗周期后 CD4+、CD4+/CD8+水平下降(P<0.05),提示化疗对机体的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而治疗组患者化疗后CD3+、CD4+、CD4+/CD8+水平较化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气养阴中药不仅能够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还能够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

量表是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的标准方法,目前对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的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简体中文版的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QLQ-C30和肺癌专用问卷QLQ-LC13。本研究通过应用QLQ-C30和QLQ-LC13量表以及KPS评分和体重变化情况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3、表4)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5种功能状态(角色、情绪、社会、认知、躯体)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的均值显著增加,且治疗组升高的幅度较对照组大,全身症状(乏力、疼痛、恶心与呕吐)及肺癌相关特异性症状(气促、咳嗽、咯血)评分的均值降低。另外,治疗组肺癌治疗相关症状和问题(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和经济困难)评分也较治疗前降低,症状子量表总分降低。治疗后组间比较,其中躯体、角色、认知功能状态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乏力、疼痛、恶心与呕吐、气促、咯血、失眠、食欲丧失评分及症状子量表计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及体重变化的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机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自我感知自身功能状态较前改善,提示益气养阴中药能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KPS评分和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本研究所选用方药以益气养阴为大法,兼以化痰、清热解毒,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润肺、清热解毒之功,力争扶正祛邪,邪去而不伤正,且治疗过程安全,并能够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表5)。从肺癌病因病机的发展过程来看,气阴两虚证候在中晚期肺癌患者中尤为常见。正虚邪实是肺癌的基本病机,阴虚、气阴两虚、毒瘀互结是肺癌发病的重要机理,因此益气养阴法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首要立法。本研究结果表明,化疗同时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中晚期肺癌,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副作用而确保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至于其总生存期上有无提高等有待进一步随访后的统计结果。

[1]Yang L,Parkin DM,Li LD,et al.Estimation and projection of the national profile of canner mortality in China:1991-2005.Br J Cancer,2004,90(11):2157

[2]Lukaszewicz M,Mroczko B,Szmitkski M.Clinical sign if icance of interleukin-6 (IL-6) as a prognostic factor of cancer disease.PolArch Med Wewn,2007,117(5-6):247

[3]陈慰峰.医学免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0

[4]Wang XY,Kazim L.Immunizationwith tumor-derived ER chaperone grp170 elicits tumor-specific CD8+T-cell responses and reduces pulmonary metastatic disease.Int J Cancer,2003,105(2):226

猜你喜欢
紫杉醇肺癌化疗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二)(3)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紫杉醇C13侧链的硒代合成及其结构性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