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克罗恩病10例临床观察

2013-03-28 04:58韩树堂张以洋
江苏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克罗恩西药血栓

李 莉 韩树堂 张以洋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我们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行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克罗恩病1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经本院检查并确诊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 20 例患者,符合:年龄 18~65 岁,不吸烟,无心、肝、肾、内分泌等系统慢性疾病,不合并肠梗阻、肠穿孔及癌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0例:男 7例,女 3例;平均年龄(35±13)岁。对照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8±10)岁。2组一般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以2001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1]为依据。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甲泼尼龙每日0.8~1mg/kg口服,缓解后逐渐减量,并加用硫唑嘌呤每日2mg/kg、巴柳氮钠4g/d。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行气活血中药:三七 5g,丹参 15g,五灵脂 6g,当归 10g,川芎 6g,桃仁 10g,红花 6g,赤芍 10g,乌药 10g,延胡索 10g,制香附10g,枳壳10g,甘草5g。临证加味:脾虚加党参10g、白术 10g、茯苓 15g、山药 15g;肾虚加补骨脂10g、益智仁 10g;湿热加黄连 3g、黄芩 10g、败酱草10g;湿浊内盛加苍术 10g、厚朴 10g、藿香 10g;久泻不止加诃子10g、石榴皮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组均以治疗28d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指标 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下列指标:(1)临床症状(腹痛、腹泻情 况 ); (2)Harvey-Bradshow 克 罗 恩 活 动 指 数(CDAI);(3)肠镜或小肠镜检查肠黏膜及病理变化情况;(4)血清 CRP、血沉。

3.2 疗效标准 临床缓解: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X线或结肠镜检查炎症趋于稳定,或CDAI<4分;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X线或结肠镜检查见炎症减轻,或CDAI减少3分以上;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X线、内镜和病理检查无改善,或CDAI>9分,减少未达上述指标;如CDAI增加3分以上为恶化或复发。

3.3 安全性评价标准 研究期间定期检测患者血常规及肝功能,防止引起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

3.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5 治疗结果

3.5.1 临床疗效 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临床缓解及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0%;对照组临床缓解及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50.0%。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临床缓解及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临床缓解及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0%。2个时间段,治疗组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CD发生率低,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

3.5.2 实验室指标及CDA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不同时段CDAI评分与ESR、CRP 水平变化情况()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不同时段CDAI评分与ESR、CRP 水平变化情况()

注:与对照组治疗同时段比较,*P<0.05。

时间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例数10101010 CDAI评分变化 ESR(mm/h)变化4.20±0.63* 18.80±2.34*2.50±0.71 15.40±1.176.00±0.81* 20.70±1.83*3.80±1.22 17.40±0.97 CRP(mg/L)变化37.30±4.12*30.30±3.5440.30±3.02*36.30±2.03

3.5.3 内镜下肠黏膜炎症及病理变化 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10例中有9例肠道溃疡愈合,肠黏膜炎症改善,愈合率90.0%;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有7例肠道溃疡愈合,肠黏膜炎症改善,愈合率70.0%。治疗组肠黏膜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但因病例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5.4 安全性评价 对照组1例使用激素后出现白细胞增高,降低用药剂量后逐渐下降;1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出现白细胞减少,停药及使用升白细胞药后逐渐正常。余均未见异常。

4 讨论

克罗恩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长期西药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部分病人停药后易复发。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应归属中医学 “肠澼”“腹痛”“泄泻”范畴,多由于患者饮食不节,寒滞胃脘,中焦气机受阻,升降失职,运化无权而发为腹痛、泄泻,若本病发作日久伤及脾肾,脾肾阳气不足,中阳不振,水湿下趋,则腹痛、泄泻,日趋严重。

中医认为气血凝滞的状态在溃疡的发病及预后转归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溃疡的形成无一不是局部的经络阻隔,气血凝滞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提示微血栓的形成可能是IBD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2]。IBD血栓的发生率为1.2%~7.1%,但黏膜活检证实血栓的发生率高达39%,且血栓栓塞的发生率随炎症活动加重而增加[3]。病理学研究发现,克罗恩病的特征性改变为肉芽肿性血管炎伴血管内纤维蛋白的沉积。笔者在临床上注意到,大多数CD患者具有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瘀黯等典型的瘀血症状,而在微观上则表现为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改变。而且,克罗恩病中医证型中,以气滞血瘀型较为多见。基于以上所述,从宏观到微观都提示了血瘀与CD的发病及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络阻隔、气血凝滞的过程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因此,行气化滞、活血化瘀为本病的主要治法。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行气活血中药。三七、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当归、川芎、赤芍补血活血;延胡索、制香附、枳壳行气。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肠黏膜愈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由于本病发病率低,收集样本量较少而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还有待今后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观察。另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在降低CD患者CDAI评分和血清CRP、ESR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CDAI、CRP、ESR同炎症活动及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4]。安全性评价方面,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并没有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此外,本临床研究没有使用盲法,可能对研究结果有所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可能避免。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36

[2]Miehsler W,Reinisch W,Valic E,et al.I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 independetand disease specific risk factor for romboembolism.Gut,2004,53(4):542

[3]Souto JC,Martínez E,Roca M,et al.Prothrombotic state and sogns of endothelial lesion in plasma of patient s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DigDisSci,1995,40(9):1883

[4]张以洋,智发朝,徐迪晖,等.克罗恩病58例临床特点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0):3130

猜你喜欢
克罗恩西药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