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指导下的实践教学

2013-04-06 04:54郝丽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演唱者小节

郝丽莎

(河北传媒学院 音乐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71)

一、钢琴艺术指导概念简述

20世纪90年代以后,钢琴艺术指导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渐被各音乐学院所认可,音乐界对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门学科逐渐摆脱绿叶这一配角角色,音乐工作者特别是声乐工作者逐渐意识到歌唱声音与伴奏两者是“水”和“鱼”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钢琴艺术指导是声乐演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钢琴弹奏这种伴奏形式,与演唱者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影响演唱者,以正确、丰富地诠释出作曲家通过该作品所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意图。本文所研究和阐述的声乐作品,是指由作曲家创作好的带有钢琴正谱伴奏的声乐作品,所提到的演唱者则是指从事声乐专业的学生。就钢琴艺术指导而言,对于声乐作品钢琴伴奏部分的演奏是基于原作曲家一度创作基础上所进行的二度创作,也可以称为再创作。因此,首先对于原作曲家创作好的伴奏部分,即伴奏乐谱,要认真理解和弹奏。其次,在传达和客观呈现伴奏情感的基础上,伴奏者根据自身具备的音乐素养及感性认知对声乐演唱者情绪及歌曲处理进行伴奏和指导,最终将作品很好的诠释和表达出来。仅这一点,就很好地表现出钢琴艺术指导对于声乐演唱者的艺术指导性和创造特殊性。

二、钢琴艺术指导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下面就以《玫瑰三愿》和《故乡》为例谈谈钢琴艺术指导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借赞美、感叹玫瑰之美来表达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谱略)。

《玫瑰三愿》全曲为八六拍,前12小节,包括钢琴前奏,一步一停的节奏型,很好衬托出了少女在亭间看见满园玫瑰时的惊讶和陶醉之情。4小节的前奏犹如少女从亭中远远走来时步伐轻盈之态,对于演唱者而言,起到了营造特定场景和烘托安静气氛的作用。同时,也为第5小节演唱旋律的开始做了生动的铺垫。这时演唱者的情绪、演唱状态应是准备好的歌唱状态,一定不能在第5小节开始演唱时,才临时准备,这样就会出现开头时咬字不清和情绪不佳的状态,从而破坏作品的美感及整体性。演唱者可用心与钢琴前奏一同默唱或在脑海里营造出丰富的音乐画面,从而掌握演唱情绪和情感。第5小节至第12小节,钢琴伴奏以整体的柱式和弦为伴奏织体,节奏与演唱旋律声部几乎一致,干净、轻盈地烘托出少女被玫瑰所吸引时,那一步一停、看看这儿又看看那儿的欣喜之感。12小节伴奏部分,以分解和弦为过渡连接,到13小节以强拍上的柱式和弦引出以弱拍进入的旋律演唱声部。其中,13小节旋律声部的“愿”字,本身就处于强拍位置上,演唱时可以有适当的延长,但不可过分。这一句“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情感表达有所上扬,但要稍有控制,后一句“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很快就稍弱了下来,这是为“三愿”之一“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做铺垫,从而达到一种“迂回”的情感表达方式,“三愿”中的“愿”字,不要有拖拉延长的处理,这一句重点表达在“红颜”和“凋谢”上,在“颜”字上可稍有延长,在“常”字之前有个换气口,将后面的旋律更流畅地演绎出来。有的演唱者“凋”字有意减弱延长,这时钢琴伴奏部分可随之减慢、延长,观察演唱者韵律走向,从而将后面的单一柱式和弦与“谢”一同整齐奏响。第三愿,前半句激昂,后半句又有着无限哀伤和感慨,“三愿”结束,可有自由的停歇,在安静的气氛中,情绪平缓甚至带有无奈却又希望地演唱这句“好教我留住芳华”来结束全曲。

陆华柏创作的描写抗日战争背景下的艺术歌曲《故乡》,表达了对敌人无比的憎恨和对家园无限的思念之情,情感起伏对比更强烈(谱略)。

首先,4小节的钢琴前奏,给演唱者营造了一幅美好、平静的景象。伴奏最后停在一个3拍的单音上。虽然第4小节的旋律演唱是从第4拍上弱起开始的,但在实际的演唱中,演唱者可根据自身情绪、状态、现场等多方面因素去延迟后一拍弱起开始的旋律始音。虽然乐谱上规定弱起音开始之前是3拍的前奏结束音,但在实际练习和演出时,是可以自由延迟处理的。在这里也很好地体现了钢琴艺术指导的重要作用,即因演唱者个体的不同而随之改变歌曲伴奏的速度。这就需要钢琴艺术指导在酝酿和沉浸自我感知情绪的同时,还要与演唱者感性情绪、呼吸相对应,这当然是基于对同一声乐作品在大体情感表达和演唱处理观点一致的基础上才得以进行的。歌曲5至18小节,整体情绪以抒情、赞美故乡家园为主,在以分解和弦为主要伴奏织体的衬托下,很好地表现了演唱者在演唱这一段乐曲时赞美、歌颂故乡家园时的美好情感。在第7小节,旋律声部出现的一组三连音,歌词是“本来是一个天堂”,三连音位置的歌词“是一个”,一部分演唱者在演唱时常将其三连音节奏特性忽略,看似微小的一拍,其实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是通过三连音均匀、快速的节奏特性来表达对于故乡美好的怀念,更是为后面情绪大幅度转折埋下的伏笔。给听众的感觉是:演唱者急切地通过三连音来表现和突出“天堂”二字,这与后面“已经是野兽的屠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至24小节,是一段承上启下的关键部分,虽然旋律演唱部分颇有淡淡忧愁和悠然自得之感,但19小节伴奏部分出现的大量三连音,将看似平静的湖面,映射出一丝不安、不详的黑色气氛。23小节伴奏部分大量的分解和弦织体,很好地延续了“凭吊”之感,这里不可将后面转折的憎恨情绪带进来,要平稳,在减慢、减弱中缓缓收声。此时,演唱者状态也不要将凭吊情绪过早收起,要与这一部分伴奏一起“感同身受”。后面钢琴伴奏突然强起,左手低音八度的急促,将所有美景打破,为残破的故乡拉开序幕。演唱者此时虽没有演唱旋律,但情感、表情表达也是另一种无声的旋律演唱。演唱者可根据钢琴突然的情绪转折营造出一种突如其来、不知所措的表情,为后面“现在,一切都改变了”做了很形象的铺垫。27小节,“现在”后面的八分附点休止符一定要干净,这里是留给钢琴伴奏的两个整齐的柱式和弦,因此,不要有过多声音延留。“一切都改变了”,是没有伴奏类似于独白的一句话,这里可以处理稍自由,但“改”字不要自由过分,要为后面情绪的更大波动留有余地。后面“已经是野兽的屠场”,“野兽”二字,字换气不换,强音处理,在愤恨情绪中凸显出无奈和悲凉。接下来三小节的伴奏,将演唱者情绪由明显的憎恨转向无限的悲凉和哀伤中,“我的母亲”可以处理为原速,后面一句“我的家呢”也不要有过多的延长,“哪一天再能回到你的怀里”可做较为自由的处理。该句伴奏结尾的强收柱式和弦,要尽量与演唱尾音一同收声。后面的“然”字可自由延长,与“无恙”之间的休止符也可以稍稍延长休止时间,但太长则会出现情绪脱节的弊端,应当避免。后面结尾情绪强烈的钢琴伴奏,要在激动、急切但不失平稳的状态下强收,以达到延续作品意境及情感的艺术处理效果。

三、钢琴艺术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钢琴艺术指导从本质上来看,它属于音乐表演范畴,通过教学实践经验来看,良好的指导艺术修养主要来源于高素质的教育培养、高雅的艺术品味培养以及优秀的德行及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声乐作品创作者创作风格及作品创作背景要进行具体的了解和研究。熟知作曲家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钢琴艺术指导把控作品整体性诠释和表达。

第二,对声乐作品赋予创造性的二度创作。每一个钢琴艺术指导对于同一作品的演绎都是不尽相同的,但基于二度创作的基础都是作品本身的“乐谱”,因此,二度创作的源泉就是“乐谱”。这就需要钢琴艺术指导对于原作品内容进行真实的“再现”,在此基础上将伴奏者生活经历、感性认知及自身个性融合到作品本身上,创造出有血有肉的音乐人物或是生动的音乐画面。这才是钢琴艺术指导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三,对于声乐艺术、歌唱语言的熟知。钢琴艺术指导对于演唱者演唱呼吸、乐句划分,语言句、字划分能起到正确处理和指导的辅助作用,这就需要钢琴艺术指导教师了解并掌握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以避免出现与演唱者歌词“脱节”的现象。对声乐技术的熟知,有助于增强钢琴艺术指导与演唱者之间呼吸起伏的默契感,以便处理好作品中存在的句句之间换气、整句之中换气等问题。

第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钢琴艺术指导与演唱者合作分为台下和台上。台下需要钢琴艺术指导耐心、细致地对演唱者进行综合型指引、练习。在台上演出中,需要钢琴艺术指导沉着、冷静,这对于演唱者来说,十分重要,有利于其演唱自信心的构筑。在演出中,存在很多临时突变情况,如演唱者因紧张而出现与伴奏不符的演唱现象:较原处理速度而言变快或变慢、音值增长或减短等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一定变动范围内是可以并且是正常的,演唱者每一次用情地演唱,其感情表达不可能每次都一模一样,可能在演出过程中,状态等各方面都更为激动和积极,因此,在以往处理的某些细节地方,就会出现一些速度、音值的细微改变,这就需要钢琴艺术指导心理冷静、灵活、快速地适应并默契地跟随,从而达到满意的合作效果。

当然,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对于钢琴艺术指导者来说,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钢琴指导教师只有积极地从教学实践中找出不足,通过不懈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服务歌者,拓展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1]王保荣.论听觉在钢琴伴奏中的指导作用[J].乐器,2010,(9).

[2]代晓琴.钢琴伴奏刍议[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刘洋.浅谈钢琴伴奏与歌曲演唱的关系[J].艺术教育,2007,(7).

[4]吕文青.刍议钢琴伴奏对艺术歌曲演唱的作用[J].魅力中国,2010,(7).

[5]罗志范.论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J].广播歌选,2009,(12).

[6]耿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谈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2).

[7]曾霞.浅谈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8]季丰来.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技巧[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9]耿耀.论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艺术合作[J].艺术教育,2007,(12).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演唱者小节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