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提高高职大学生幸福观

2013-04-07 08:49
关键词:幸福观理想信念高职

宋 晶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提高高职大学生幸福观

宋 晶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幸福观包含着人的价值渴望和价值追求,是人生观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幸福不仅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受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因此,如何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大学生;幸福观;理想信念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没见幸福感有所增加,人们便开始追问关于幸福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关注。“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学生的幸福观培养逐渐成为重要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来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以解决其在幸福观问题上日益凸现的问题。

一 高职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幸福观,即人们对幸福问题的观点和看法。[1]生活中大学生对幸福的不同感受、不同期望和对获得幸福的不同途径,便是其幸福观在现实社会的反映。资料显示,高职大学生幸福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大多珍惜生活,对未来生活抱有美好想象,并且认同只有将需求和奉献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高的幸福境界。但部分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偏差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幸福目标短浅,期望值低,过分崇拜金钱。

因受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钱是影响幸福的首要因素,认为“钱越多生活越好越幸福”,把金钱看得较为重要,把追求物质享受摆在日益重要的位置。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更趋于功利化,学业上重专业知识轻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择业上过分注重工资待遇轻理想抱负,恋爱婚姻上重对方经济条件轻爱情真谛等。部分大学生因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大学生应认识到,如果金钱成为人存在和生活的全部,那人“可怜到只剩下钱了”。当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人的尊严和情感将不复存在时,人的幸福感觉又将从何而来?

2.幸福主体趋向个人主义,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割裂开。

个人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主张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利己主义不仅影响大学生学习目的、扭曲其价值观念,更使不少大学生失去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丧失了对幸福的追求。部分高职大学生认为人是独立的个体,应崇尚“自由自在、个人至上”,认为“幸福是个人的私事”,为了追求个人幸福,甚至可以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个人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大学生应认识到,个人发展与他人、集体和社会有着重要联系,只有社会安定和谐、国家繁荣富强,个人利益与价值才能得到满足,才能实现幸福。

3.幸福取向上趋于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以实用和功利为标准,注重眼前利益实现的一种价值观,“它以实用、功利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讲求实效,追求个人目标实现的一种人生价值观”。[2]部分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社会责任上,过分注重个人利益,仅关心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注重自身切实利益的实现,抛弃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目标。这种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合理幸福的追求。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个人道德和责任基础之上,通过不断追求和奋斗,为他人、社会的幸福生活而工作,才能获得幸福。

4.在幸福实现上过分看重机遇,轻视幸福创造。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赞同幸福是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统一,幸福需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但在问卷调查中,不少大学生认为机遇在决定人幸福与否上占有很大比重。部分学生将不幸福归结为家庭、机遇、社会等因素,认为家庭没有给自己提供很好的物质,父母没有给自己铺好路子,自己没碰到好机遇,社会没提供公正竞争的平台等。不反思自己问题,经受不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优良品质,甚至有的认为“学习、劳动创造是痛苦的事情,不属于幸福的范畴”,沉溺于物质享受,忽视创造力的培养,无视个人尊严,脱离集体。大学生应认识到,幸福需要通过劳动创造出来,只有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获得更深刻的幸福。

二 高职大学生幸福观缺失的原因分析

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出现偏差,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迷失方向,究其原因,主要受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多重共性轻个性,重集体轻个体,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受西方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对以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价值观日趋淡薄,他们更趋向于功利,有较强的物质欲望,崇尚金钱、讲求个性。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催动下,大学生对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一为然,促使其幸福观呈现功利化倾向。

2.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学扩招和就业难度加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也侧重于专业知识传授,情感、想象、意志、信仰等培育工作遭到排斥,出现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幸福观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有些教师在进行幸福观教育时蜻蜓点水、缺乏创新,注重理论讲授、缺乏情感交流。由于没有创建一个情感沟通的校园文化环境,又加上部分高职院校中出现人际关系淡漠、争名夺利,格调低俗、攀比争阔、追求时尚等不良风气,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行为无序、道德失范与思想困惑等情况。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幸福,就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遗憾的是,在缺乏人文关怀的教学中,大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于是对幸福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出现扭曲现象。

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人类幸福的温床,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正在缩小,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大多集“全家宠爱于一身”,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更注重追求个人价值,更倾向于把享受生活和追求兴趣作为自己的幸福价值取向。由于社会活动越来越丰富,家长把主要精力花费在休闲活动场所(如公园、舞厅、影院等),父母与孩子在沟通上的减少,使其幸福价值取向、追求幸福的行为方式对孩子影响较少。

4.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直以来,大学生被定位为“天子骄子”,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要怀着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参与创业或就业竞争。他们面临残酷的就业环境,每个人在走进大学的时候就在为毕业找工作而忧虑,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强调自我的倾向。这种倾向其实并不是坏事,但当这种倾向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偏激的心理特征相结合时,就会导致大学生出现集体观念淡漠、忽视他人利益等狭隘的个人主义幸福观,继而影响他们追求幸福的动机和手段。

三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高职大学生幸福观

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幸福观,学校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是人心灵世界的核心,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能帮助其健康成长,更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实现人生的最大意义。

1.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提高幸福观培养的理论导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指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到和意识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3]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是幸福的主要内容,人只有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的劳动,使自己不仅获得物质幸福,更要追求精神幸福,只有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当代大学生应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深刻认识幸福的真正意义,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将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统一起来。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高幸福观培养的目标导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高职大学生要清楚认识到,只有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个人幸福联系起来,达成共同的目标,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才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使人们感到幸福。个人幸福只有在社会大环境下,个人的才华和创造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实现,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一个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

3.注重“三观”教育,提高幸福观培养的价值导向。

幸福在其主观形式上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心理状况的好坏和人的幸福观的正确与否有时是互为因果的。幸福观体现并影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理想信念又是“三观”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大学生要想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必须加强“三观”教育。大学生只有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才能真正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才能创造出最大的人生价值,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所以“三观”教育不仅帮助大学生提供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更为其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坚定其自信心,提高其素质,保持其心理健康,使其在良好人生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幸福,也为幸福观培养提供价值导向。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学生应认识到,只有树立高尚的为人民服务人生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人民利益联系起来,用坚定的意志战胜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不为名利物欲所迷惑,才能领悟人生更高境界中的幸福。

[1]张海莲.幸福观及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51.

[2]叶升鑑,张勇.实用主义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7(13):90.

[3]王卫东,常淑芳.由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教育增进学生幸福的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08(3):14.

ClassNo.:G64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StrengtheningtheIdealandBeliefEducationandImprove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ViewofHappiness

Song Jing

(Shangqiu Medical College,Shangqiu,He’nan 476100,China)

The view of happiness,which includes the value of human desire and pursuit of value, is the important part in the cultivation of life system.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represent not only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young people, and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factor of students , som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ost its way on the road to the pursuit of the happiness. Therefore, how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ideals and beliefs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happines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view of happiness;ideal and faith

宋晶,硕士,讲师,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省高职院校党的建设研究会、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职分会科研课题《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三自”教育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11B026。

1672-6758(2013)04-0006-2

G641

A

猜你喜欢
幸福观理想信念高职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