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中的作用

2013-04-08 00:36楼仙盛华丽蒋亚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漏报报告医生

楼仙 盛华丽 蒋亚芬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321000)

危急值是指当检验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并迅速给予患者有效救治,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1]。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临床实验室就已有“危急值”报告制度,我国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在2002年以后才开始建立[2]。及时发现病人的“危险”,及时组织有效抢救已经成为各级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我院2009年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护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 危急值的建立

1.1 层层培训 医院由医务科和护理部分别对全院医生、护士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危急值内容的培训;护士长在科内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每天晨会后抽10min时间学习危急值报告流程及内容,并逐个提问,强化培训一周后,科内组织书面考核,考核分数低于90分者给予补考,对于较为生疏的危急值项目反复提问抽考,促使每一位护士熟练掌握危急值内容。对于新进科室人员,个别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单独上岗。

1.2 认真落实制度 强化护士的“危急值”意识,危急值登记本放在护士站醒目的位置,将危急值报告项目粘贴在危急值登记本的首页,便于每位护士查阅;护士长每天晨会提问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巩固护士所学的知识,在进行危重患者查房时,将患者病情与各种检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讲解,使护士对危急值的认识得到不断强化和提升;同时要求护士在行动上体现“急”,做到两个“立即”:接到危急值报告,立即汇报;接到紧急医嘱,立即执行。护士长每天检查危急值报告及登记情况,并根据登记情况,追踪病人是否得到有效处理。对发现的问题,次晨早会上反馈,进行整改。每月科务会总结、分析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亮点,促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落实。

1.3 不断强化护士关注危急值报告 医院规定,急诊报告必须2h内发出。因此,对于急诊检查的医嘱,要求责任护士,立即准确执行,及时送检,并主动关注报告结果。制度落实初期,责任护士发现有化验室电话漏报危急值的现象,护士长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化验室,进行整改,并对及时发现漏报的护士给予晨会上表扬,并在对护士行为考核的双积分中加分,逐渐在科室中形成人人主动关注危急值的氛围。

2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各级职责

2.1 制定危急值报告流程 医院统一规定,危急值实行双重报告制。检验(检查)者发现危急值,复核后电脑上报告结果,同时电话通知相关科室的护士站(因护士站24h有值班人员,护士是第一时间获得危急值报告的责任人)。接电话护士复述确认后,做好危急值登记,并且与电脑报告核对,确保无误后汇报医生。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危急值、检验检查部门、报告者工号、报告时间、接电话者工号、汇报医生时间、医生姓名,医生给病人处理后在危急值登记本上记录处理结果并签名。

2.2 明确护士主动关注责任 主动关注责任是指责任护士要主动关注检验(检查)的结果,对未及时报告结果的要追查原因,直至获得相应的检查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牵涉到多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危险信息的传递,在流程中明确了护士的主动关注责任,有效地促进了危险信息的畅通传递。

2.3 医护配合应急处理 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医护双方共同分析、识别患者症状与检验(检查)结果是否相符,可能存在哪些干扰因素;需要重新采集标本的,护士排除干扰因素,积极配合;对于情况紧急的,接电话护士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同时通知责任护士,做好相应的应急抢救准备 ,配合医生共同抢救病人。

3 结果

2008年5月~2009年5月尚未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出现危急值的患者41例,确定治疗时间距化验单显示的报告时间为20min~6h,与之相关的患者死亡1例,发生医患纠纷2例。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2009年6月~2012年6月接获危急值报告137例,从接获危急值报告到确定治疗时间为3~10min,除1例广泛心肌梗死患者及2例全身衰竭患者因家属放弃抢救外,其余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抢救,无医患纠纷发生。

4 讨论

4.1 护士在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承担着了解病人各种信息的工作责任,病人的各种信息常常通过护士进行有效传递。在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中,检验标本大都由护士采集,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护士危急值意识的强化,保证了标本的质量;病人的各种特检需要护士与各检查部门沟通,各部门间的相关问题也需要通过护士来协调,护士在医、技、护、患的关系中真正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危急值报告制度得以有效落实。

4.2 护士的主动关注促成了多部门快速反应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加强了责任护士的主动关注,发现有电话漏报危急值的情况,以及病人反映检查等待时间过久的现象时,通过与检验科联系,与后勤、特检科协调,检验科电话漏报情况得到整改;特检科医生提早30min上班,做空腹检查项目;分设急诊窗口和普通窗口进行检查,分清了病人的轻重缓急,促进了危急值的及时报告。护士的主动关注又促进了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护士的积极努力,在全院各部门形成了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救治效果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总之,在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护士的桥梁作用,使得患者的危险信息得以快速有效传递,避免了因漏报、延报而错过病人的最佳抢救时机,提高了救治效果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医疗风险和医患纠纷,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1]张真路.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5,28(4):45.

[2]秦晓光.必须正确认识和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2):97-98.

猜你喜欢
漏报报告医生
最美医生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报告
各类气体报警器防误报漏报管理系统的应用
报告
报告
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
日本厂商在美漏报事故千余起被指管理疏漏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