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克雅脑病的感染防护管理

2013-04-08 00:36包苏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克雅病室脑病

包苏娟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门诊部,浙江 金华321000)

克雅脑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一种少见的、可传播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快速进展性痴呆及大脑皮质、基底节和脊髓局灶性病变为特征,是人类最常见由朊蛋白引起的疾病,又称为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或传染性病毒痴呆病或早老性痴呆病[1]。本病好发于50~70岁人群,男女均可发病。CJD感染后潜伏期4~30年,现今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CJD,我国从1980年起,已发现20余例经剖检或活检证实的CJD,一旦发病,多在1~2年内死亡,死亡率极高且具有传播性[2]。该病临床上较为罕见,患者及家属对该病认识不足,消毒隔离措施有其特殊性,因此,感染防护管理工作尤其重要。另外,由于社会的偏见,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拒绝脑组织活检或尸检,故诊断仅为很可能CJD。2006~2011年我院收治6例很可能CJD患者,现将感染防护管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62~75岁,平均71.5岁,均为散发,隐匿起病,短期内(平均1~3月)症状加重。临床表现均有进行性痴呆、肌阵挛、肌张力增高、无动性缄默症及典型的脑电图爆发性三相波表现。精神异常3例,视觉障碍1例,吞咽困难3例。MRI见大脑皮层广泛异常高信号2例;头颅CT:脑萎缩、脑室扩大6例。

1.2 诊断与治疗 诊断参照WHO建议的CJD诊断标准[3]:(1)确诊CJD(Definite CJD):需行脑活检或尸检发现特征性神经病理改变,如发现海绵样组织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rion蛋白阳性;(2)很可能CJD(Probable CJD):1)急性进行性痴呆病程小于2年;2)至少符合下列5项中的2项,即肌阵挛、视觉症状、小脑体征、锥体束或锥体外系体征、无动性缄默;3)EEG具有周期性同步放电(PSD)或脑脊液14-3-3蛋白试验阳性;(3)可能 CJD(Possible CJD):符合上述第(2)条标准但不包括3)项。6例患者及家属拒绝脑组织活检或尸检,但符合很可能CJD的诊断,其中3例患者接受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专家远程会诊。治疗上予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控制肌阵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结果 2010~2011年各l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家属拒绝尸检,死亡诊断:很可能CJD,呼吸、循环功能衰竭。4例患者住院15~27d(平均20.6d)放弃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一直予随访,出院后4~6月均死亡。家属、陪护人员、医护人员随访1~5年未发现感染病例。

2 感染的防护管理

2.1 感染防护知识的培训 该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医护人员对该病的病原学与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危险因素与疾病传播、感染管理缺乏相应的知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院感科参与,科室进行集中的培训学习,每一位医护人员均能掌握感染防护知识。

2.2 环境的准备 该病具有传染性,安排患者于单人病室,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禁止患者到其他病室或无关人员进入患者病室,病室门上以醒目的标记。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病房的台面、地面,每日2次。患者每日护理的常规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置于病室专用。本组患者均置于单人病室。

2.3 切断传播途径 CJD感染途径主要有[2]:(1)受损的皮肤黏膜接触了含有朊病毒病人的血液或分泌物;(2)进食已患病的动物制品,如进食疯牛病的牛肉或其他制品;(3)注射带有朊病毒血液或生物制品,如注射了从患病脑提取的垂体生长素等;(4)移植性传染,如接受患有朊蛋白病人的器官,或使用了朊蛋白病人使用过的手术器械等。许凤琴[4]经循证认为,CJD可能通过角膜、硬脑膜移植,经肠道外给予人生长激素制剂和埋藏未充分消毒的脑电极而传播,因此,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医源接触防护尤为重要。

2.4 陪护、医护人员管理 接触CJD病人的陪护、医护人员注意安全防护,避免身体破损处、结膜和皮肤与病人的脑脊液、血液和组织相接触。护士为病人实施输液、拔针、留取标本、翻身等各项操作时,都要加强自我防保,可能接触CJD病人的血液、体液或组织时,均应戴乳胶手套,最好为双层。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工作时,应戴口罩及无菌手套,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时,戴护目镜,防止痰液污染传播。

2.5 出院指导 目前本病尚无有效治疗,病人一旦确诊,多由家属带回家中照料,提供疾病及家庭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2.5.1 指导家属自我防护 告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均要戴手套,防止皮肤黏膜的直接接触,家属有伤口时尤其要注意。患者的碗筷专用,专门洗涤,定地方存放,与家庭成员间避免混用。衣物单独容器洗涤。卫生用品专用。随访中,本组患者家属均能严格遵循防护措施。

2.5.2 家族监测管理 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注意发现CJD可能的线索,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CJD病人及家属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有突变的朊蛋白基因,并注意随访。本组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医护人员随访1~5年未发现感染病例。

2.5.3 饮食管理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和使用的患病的牛肉及牛源性制品。

2.5.4 生物制品管理 必须让患者及家属明确传播的途径,增强社会责任感,防止CJD病人成为血液制品或移植器官的提供者。

3 讨论

克雅脑病(CJD)是一种少见的、可传播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JD的病原学由1982美国加州大学Prusiner教授提出了朊蛋白学说,认为该病是由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异常变构所致[4]。PrPsc的抵抗力[5-6]非常顽强,不易灭活,耐高温、高压;耐酸、碱,耐甲醛和某些消毒剂,对乙醚、丙酮、环氧乙烷有中等度的敏感性。高压蒸汽灭菌134~138℃18min不能使之完全灭活;对紫外线(波长254nm)照射的抵抗力比通常病毒高40~200倍;在10%~12%甲醛溶液中可存活28个月,不被多种核酸酶灭活;不仅能耐受甲醛达数月,也能耐受2mol/L的NaOH溶液2h。对CJD病人进行创伤性检查或治疗时使用的一次性器械、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脑脊液和脑组织等,均置于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做好明确的标记,进行彻底的焚毁处理,以彻底灭活传染性朊蛋白。带有致病因子的溶液或血液用10%漂白粉溶液处理2h以上。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用次氯酸钠液浸泡1h以上,再单独销毁[7]。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应单独标记,用3M酶按照比例浸泡清洗,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放人烘干机烘干20min,再包好包装,单独强力高压灭菌[8]。本组患者均进行了腰椎穿刺检查,操作后用物单独标记后严格按规范进行高压灭菌,一次性用物进行彻底的焚烧处理。

克雅氏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感染途径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引起感染,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有效地防护管理,做好健康宣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1]吴玲.循证护理在散发性克雅氏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81-1182.

[2]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8-211.

[3]Budka H,Aguzzi A,Brown P·et al.Neuropatholog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reutzfeidt-Jakob disease(CJD)and other human spongiform ephalopathies(prion diseases)[J].Brain Pathol.1995,5:459-468.

[4]许风琴.循证护理实践在1例散发性克雅氏病中的运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8):958-959.

[5]严玉霖,陈玲,高洪.疯牛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3,24(6):49-52.

[6]范明远.人类疯牛病(变异型克雅氏病)[J].实用预防医学,2003,10(1):116-119.

[7]张淑琴.神经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1.

[8]林岚,陈桂影,朱艳梅.1例可疑克雅脑病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3):751.

猜你喜欢
克雅病室脑病
试论《第六病室》中的隐喻性
梵克雅宝再现艺术史诗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散发型克雅病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接地气的契诃夫与他的小说
中医治疗克雅氏病1例报告
想自杀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