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谚语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处理方法

2013-04-10 12:43益西拉姆王瑜秦艳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藏汉原语藏语

益西拉姆 王瑜 秦艳

一、前言

翻译作为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交流工具,不仅是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的纽带,也是增强国内兄弟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藏汉谚语翻译是在中国特色的文化背景下,属于两个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语言翻译,无论是文化交流的现状、还是文化的特征都为具体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文化的可译性:一是文化特征中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包容性提供了文化翻译的可能性。“文化是经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文化是一个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而不是某个人所独有的……”。[1]其中文化的基本特征“社会习得性”给文化信息的可译性提供了根本保证,文化的社会习得性决定了人类具有一种很强的文化适应能力,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能习得对本民族来说陌生的文化,那么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自然也对外民族的陌生文化也能习得。二是藏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人们对人生价值观、生活判断也有相同的地方,有些纯粹是原语的表达方式由于在目的语的语言体系中长期使用,成为其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有些语言形式和文化观念可能本身就是目的语的文化体系,转入到原语的文化体系成为其一份子,藏汉语言中大量的借词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所以谚语翻译中处理好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对其谚语中的文化对应关系分析,才能解决翻译中原语文化的保留问题。

二、藏汉谚语中语言文化的对应关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的能力都是相同的,不同民族、种族所创造的文化在深层意义上都反映着人类共同的能力,因而文化具有一定同一性,但同时文化又是庞杂的,一种质地和一定水平的人类能力凝结在大量的多种文化内容和文化模式里,而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活动,又具有多样性。藏汉谚语作为语言中的精髓语言,从语言文化的角度看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两种谚语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表现为完全对应、部分对应、文化空缺,文化不对应的关系,而负载这些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不仅要了解每句谚语的语言表层意思、内在含义,而且对文化色彩的词汇及修饰手法要认真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到谚语,在翻译时尽可能的再现原语语言的文化信息,下面对藏汉谚语中文化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

(一)藏汉谚语语言文化完全对应关系

由于藏汉民族长期交往,很多文化都有相同之处,有些谚语无论是从语言结构,还是所表现的内在含义,修饰手法都完全相对应的,一般出现在具有经验性的谚语。如:“skyes po rab gyi sha lan de/ lo bcu phyin kyng pyi rbas med/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vjim lh chu nang vgro na/ mi mi dgos rang skyob mi thub/”“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2]这两句藏汉谚语的语言结构、语言形式、比喻的喻体都相同,通过比喻所折射的内在含义也是相同的,表现出两种语言下两种文化的高度融合的对应关系。

(二)藏汉谚语语言文化部分对应关系

由于受藏汉两种传统文化的制约,藏汉有些谚语所表达的内在含义是相同的,但在语言层面上所用的表达方式或修饰风格完全不同,藏汉语言的民族特征主要表现在比喻方式上,本体相同,在喻体的选择上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涉及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而这类谚语在藏汉谚语中占多数,如:藏语谚语:“dmyl ba ma mthong na / sngas rgys la yid mi ches/ ”(不到地狱不信佛),汉语谚语:“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内在含义是一样的,表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或比喻“不到绝路不肯死心”的含义,这两句藏汉谚语的虽本体相同,但喻体不相同,充分体现了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差异。汉文谚语选择了棺材和流泪,运用的是直观比喻手法;而藏语谚语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选择了佛与地狱。藏传佛教说凡众生都要进入六道轮回,在六道中最苦的是地狱,而成佛就会脱离六道轮回中的痛苦,这句藏语谚语通过佛与地狱这样的喻体来说明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就不知道痛悔的内在含义,语言中体现了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三)藏汉谚语语言出现文化空缺现象

所谓的文化空缺是指只为某一个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既可能是该民族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谚语,也可能是该民族依据自己民族特色文化的谚语,这部分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藏语文化中存在而汉语文化中没有的,一种是汉语文化中存在而藏语文化中没有的,如汉语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的“诸葛亮”在藏语历史文化中以前是不存在的,后来是大家通过学习历史书《三国演义》才认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又如:“a khu khro thung ma thung na/ ge sar rgyl po ge mi sar/ ”这个藏语谚语是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人物超同和格萨尔,在汉语文化以前是没有的,后来汉藏文化不断的交流才认识藏族历史英雄人物格萨尔。

(四)藏汉谚语语言文化出现不对应关系

藏汉谚语中有些谚语,语言结构一样,内在含义也一样。但比喻修饰中的喻体不一样,通过喻体反映出来的深层文化观念上是不对应关系,藏汉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有多方面的差异,就对动物的态度上分析,“狗”在汉民族文化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在汉语中有大量的谚语、成语有所反映“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来比喻比较坏的行为。而“狗”在藏民族文化里又是所有动物中算最好的,它不仅是主人的最忠诚朋友,藏语有一句谚语是“khyi lus mi thbas na mi lusn mi thbas /”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藏族人认为:狗死了以后它的下一世投胎就是人,在平常的生活中,狗要有住的地方,也像人一样吃煮熟的食物,所以一般很少用狗来比喻坏的人或坏的事物。在康巴藏族地区的文化里,驴反映了这种文化,康巴地区的藏族人民认为驴一辈子都在驮东西、驮人,直到它老了实在驮不动东西了,人们就把它流放在野外,所以驴在藏民族的观念里是最低等的动物,人们经常用它比喻坏的人、事物、行为。如藏语谚语“bong bu kha nang gser bskyug mi yong/”“驴嘴里吐不出金子”“bung buvi rnr chos sgron/”“驴的耳边念经”。[2]

三、藏汉谚语语言翻译的具体实践

藏汉谚语作为记录两个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不仅语言结构各有特色,而且涉及两个民族多方面的文化,藏汉谚语翻译涉及文化的翻译,而文化翻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译文达到语言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作用,让读者了解原语中的文化信息。[3]如何保留藏汉谚语中原语文化是翻译的关键,通过中国特色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和翻译的本质,在藏汉谚语翻译中涉及文化因素可以考虑以下两条翻译标准:一是译文传达原文意义是否做到准确、顺畅,二是译文是否具有不同语言之间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作用。

语言文化深层的翻译较为复杂,它不是指在文化结构内部的深层文化之间的交换,而是指翻译透过语言表层涉及到文化的深层,藏汉谚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谚语的翻译不仅要通过语言层面翻译出民族特色,又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还要让读者理解谚语的内在含义。[4]藏汉谚语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它的修饰手法上,藏汉谚语基本上都是通过比喻来反映经验和哲理,比喻不仅仅是修饰方式,从文化的角度讲,比喻反映的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特征,比喻是借助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来引起某种联想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同时反映各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对生活的基本判断,藏汉两种谚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由于各自地域、习俗等文化背景不同,在比喻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两种语言中谚语的比喻是富有独特的文化色彩,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色。而这种独特的深层文化就是读者想了解的文化,下面从四方面实践藏汉谚语翻译中处理原语文化的具体方法:

(一)藏汉谚语语言文化出现完全对应关系,运用直译的方法

由于藏汉民族长期交往,部分语言文化有相同之处,藏汉谚语从语言结构、比喻形式、通过比喻所反映的内在含义也是相同的,表现出两种语言下两种文化的高度融合的对应关系。这类谚语均可直译。

如:“skyes po rab gyi sha lan de/ lo bcu phyin kyng pyi rbas med/”“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vjim lh chu nang vgro na/ mi mi dgos rang skyob mi thub/”“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nad sel bvi smn la zhim po med/ sha tsha bvi tshig la snyn po med / ”“良药口苦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二)藏汉谚语语言文化出现部分对应关系,运用直译加补充的方法

由于受藏汉两种文化的制约,藏汉有些谚语所表达的内在含义是相同的,但在语言层面上所用的表达方式或修饰风格完全不同,藏汉谚语都涉及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比喻方式上,在喻体的选择上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这类谚语在藏汉谚语中占多数,出现部分对应的情况下,采取直译、直译加补充的翻译方法。

如:“sngas rgys la ka kha/ mar me la sgron me ”[2]是典型的藏语谚语两句式,两句都是比喻,“sngas rgys”在藏语中是觉者,佛陀,表示智者中的智者,一切都知道,大彻大悟。“ka kha”是指藏语中最基本的字母,一般的人都知道。“mar-me”是酥油灯,“sgron me”在以前藏族地方没有电灯,把山上的一种树砍成小块,称它为“松光”,晚上用它来照明,这句谚语通过这样两种比喻方式,反映的内在含义是“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翻译为“佛前显识字,灯前点松光”,不仅从语言结构,还是语言层面的比喻修饰也保留了藏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从语言的表层看无论是语言的顺序,还是比喻的手法也没有什么不妥,但译文的读者就可能发生不理解,因为汉语言文化中,只有拼音和文字的概念,而没有字母的概念,还有受藏民族物质文化的影响,第二句的词汇不了解,所以理解不到谚语的内在含义。 也有人套译为:班门弄斧,这个谚语同汉语的成语“班门弄斧”所表达的内在含义相同,虽然保留了原文谚语的含义,但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结构从谚语变成了成语,谚语表层的表达方式完全丢失藏语谚语固有的文化特色,而“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从汉语典故中来,鲁班是古代的巧匠,在鲁班的门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弄本事,如果这样套用,不能全面翻译出藏语谚语语言文化信息,同时影响整体作品的民族特性。

所以翻译时既要考虑原语文化,又要考虑读者的理解能力,将其改译为:“给佛祖教文字,灯前点松光,不自量力”既保留了藏语谚语的语言结构,按译文的表达习惯补充了动词、调整了语序,准确顺畅地传达了原语语言层面意思,又通过增加汉语通俗成语,把这句谚语的内在含义翻译出来,既保留了原英语文化又兼顾了读者,达到了藏汉谚语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个翻译标准,实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所以有些谚语是不能套译的,有些谚语即使是要套译,也要有根据地改头换面、移植仿造,还要注意套译中“度”的问题,否则一味的强行套用,即损害原语的民族文化信息,结果是差强人意。

(三)藏汉谚语语言文化出现文化不对应关系,运用意译和套译方法

有些藏汉谚语在各自的文化体系里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不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也就不大可能接受原语文化中有别于自己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对生活的基本判断,语言体系较为完整和封闭,文化深层根深蒂固,在这样的翻译交流中虽然涉及到原语的文化深层,但以目的语的文化体系为主体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来对其进行解释和阐述。所以翻译这些谚语的时候,只有通过意译和套译。如汉语谚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翻译成藏文:

译文一:khyi kha nang ba so bskyug mi yong

译文二:bong bu kha nang gser bskyug mi yong

译文三:mi btsog pa kha la bzang gtam med

译文一是直译,保留了原语的谚语的特征,但是汉族人对狗的文化观念与藏族人对狗的文化观念不同,这两句谚语反映的深层文化是不对应的,所以读者理解语言层面的意思,但内在含义就接受不了。译文二是套译,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通过语言层面所反映内在含义都是一样的,但汉语文化中对狗的文化观念全部流失。译文三是意译,汉语谚语中无论语言形式还是文化内含全部流失,只把这句谚语的意思翻译出来了,所以为了译文中文化不对立,译文二或三是最可取的。又如:藏语谚语“dkar po gyen vded nag po thur vded”翻译成汉文:

译文一:弘扬正气,驱除邪气

译文二:提倡白色、驱除黑色

藏民族的颜色文化里,藏族崇尚白色,白色在藏民族的文化观念上是善良和正直的,而黑色是不良或邪恶的,这句谚语反映的内在含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提倡正直和善良的,丢弃歪风邪气。译文一是意译,翻译出了谚语的意思,但藏族特有的白色文化丢失。译文二是直译,可在汉语的语言中没有这样的表达方式,汉语读者就不会理解,所以译文更可取。

(四)藏汉谚语出现文化空缺的关系,运用直译加注解方法

所谓的文化空缺是指某一个民族语言所特有的,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它既可能是该民族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谚语,也可能是该民族依据自己民族特色文化独创的谚语,这种谚语恰好是通过翻译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关键部分,所以处理这类藏汉谚语翻译时,应该用直译加注解的翻译方法,在以往的翻译中,很多翻译者为了读者,也用意译或套译,但这样很大层度上损坏原语文化。如汉语的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藏语语言中用“pho rab gcig gi blo rtse las pho vbring gsum gyi gros bsdur dgav”[2]来套译,运用了藏族《猴鸟故事》的谚语,将其译为“一个高人出的招,不如三个常人商量的好。”虽然保留了语言结构,也表达了内在含义,但未能达到文化翻译的标准,不能让读者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影响藏汉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又如:藏语谚语“vbrug mo hor dang bsam pa gling”[5]译成汉语“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两句谚语表达的内在含义是“人在一个地方,心却在思念另一个地方”,藏语谚语的比喻是借用了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霍岭大战部分,霍尔白帐王的妃子死后,为寻妃派出四只鸟,黑乌鸦发现天下最美的人在岭国,就是格萨尔的妃子珠牡,于是趁格萨尔到北方降魔时,入侵岭国,抢走王妃,并强行占为己有,可是珠牡日夜思念格萨尔,通过借喻这样的历史人物故事,表现人在一个地方,心却在另一个地方,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2]而套译成汉语谚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国演义》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中记载:关羽、刘备失散,曹操为了让关羽效命于他,留在曹营中,不仅封侯赐爵,而且赏赐良田美女,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曹操对他恩宠之极,关羽却不领这份情。[6]运用这样的历史典故表现关羽人在曹营心却在刘备那边的含义。这两句藏汉谚语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历史人物的文化,如果这样套译,不仅违背了对原文的忠实表达的翻译原则,而且损坏了原语的民族文化信息,[6]未能达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作用,可见翻译必须建立在两种文化和多种文化背景的相互比较和潜心研究的基础上,用恰当语言尽最大可能地造成两种文化人心理联想的趋同和一致,尽量地去避免潜在文化背景和心理联想的“空档”。所以遇到这类藏汉谚语,要保留原语的文化,就只有通过直译加注解,第一句翻译成“kru gi lang gi blo rtse las lhm bzo ba gsum kyi blo thbas dgav ”[6]并加上注释,第二句翻译成“珠牡身在霍国,心在岭国”并加上注释,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文化信息。

结语

藏汉谚语作为藏汉两个民族的语言,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两种谚语包含了两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语言文化的角度看两种谚语中承载的文化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而负载这些文化的语言形式既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不仅要了解每句谚语的表层意思、内在含义,还要对所负载文化内涵的词汇及修饰手法认真分析,真正理解藏汉谚语中的深层含义。实践证明,藏汉谚语的翻译不是机械地符号转换,而是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交流,由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传递和交流是一种很复杂的翻译过程,文化的多样化和翻译类型的不同,其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也不同。在藏汉谚语翻译实践中,为了读者的理解,一味地运用套译和意译,既损害原语文化,又达不到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是藏汉翻译者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藏汉翻译者不仅要有过硬的双语基本功,还要习得两个民族的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文化人。

说明:本论文的藏文文本字符转写成拉丁文本字符的方法是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西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西藏大学起草,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出版的标准。

[1]包惠南.文化语镜与语言翻译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年

[2] 格桑曲批. 康巴谚语集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4年

[4] 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年第3期

[5] 胡书津.藏族语言研究文集[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

[6]凌立.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 [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

猜你喜欢
藏汉原语藏语
日常交际用语之藏汉对比分析
藏汉孩子是一家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藏语拉达克话的几个语音特征
藏语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基于Android 平台的藏汉双语学习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Android平台的藏汉词典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