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与社区体育合作发展研究

2013-04-11 03:02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社区资源体育

张 龙

1 地方高校与社区开展体育互动服务的研究

蔡利燕[1]调查了衢州市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的现状,概括了地方高校服务社区体育的途径:有限、有序开放体育场馆设施,前提是必须先满足学校自身的教学,这样既可缓解社区体育缺少专业场地的难题,也可提高高校体育场馆和设施的使用效益;组织开展健康意识的宣传工作,高校可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质测试服务,并向社会公布,为政府部门制定社区体育发展规划等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普及体育知识,高校可编印与体育健身相关的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向社区居民宣传推广,并不断探索适应不同类型社会群体的锻炼内容和方法,努力构建社区体育的新模式;为社区体育培养专业人才,针对衢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的现状,高校应与体育主管部门合作,对社区内具有体育健身基础和兴趣的居民、退休人员开展培训,同时可在高校选拔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为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指导,既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又可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发展;增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交流,高校可通过选派教师兼任社区体育指导员、组织学生进社区培养社区情感和社区服务意识、协助社区组织单项比赛或小型运动会等形式促进二者的互动交流,既可改善社区体育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又可提升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的规范程度;此外,高校还可以在完善社区体育指导员网络、建立社区体育激励机制、举办社区体育经验交流会等方面发挥组织、策划、协调和辅导作用。

顾平等[2]调查了苏北地区的10所高校和部分社区的体育开展情况,提出了将学校体育教学融入社区体育是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发展要求的有效举措,具体措施包括:重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调查发现高校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高校需要对现行的教学内容和运动项目进行修改和拓展,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让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衔接,修改现行的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旨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意识的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大纲的多层性、适应性、针对性,更充分的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尽量开放高校体育场馆,把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纳入体育教学中,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创造效益,帮助社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也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2 地方高校与社区共享体育资源的研究

张强[3]指出目前安阳市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有:社区体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在人群结构上不合理,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存在供需矛盾,社区体育指导员从数量到质量及等级结构与社会需要差距较大,社区体育建设的经费缺口大;而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作者主张政府应建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机制,并健全相关法规以保证资源共享有法可依;而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不仅能反映社区体育健身环境的发展水平,还能反映体育资源的利用程度,是完善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有效手段。

陈瑜等[4]通过问卷调查了南京鼓楼区的12所高校和7个街道中邻近高校的30个社区,了解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意愿,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后得出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10个最具效益的结合点:学校专业人员给予社区健康知识普及、室内场馆假日开放、学校帮助培训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作者、相关活动互动开放感受对方体育气氛、操场早晚开放、室外场地假日开放、操场假日开放、学校专业人员帮助社区组织指导活动、学校借用社区体育场馆运动器材和社区专业人员帮助高校组织指导活动;作者认为高校也很需要共享社区的体育资源,需要互相的体育文化氛围的感染、体育理念的交流等,社区复杂的人群结构也会给高校长期单一的体育运动形式带来影响和改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社区可能拥有更多的体育资源,行政管辖内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可能需要从社区得到支持和帮助,因此这种资源共享的模式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的,在共享过程中需要及时的调整和改进;作者还提出资源共享需遵循合法原则、自愿原则、协商契约原则、公益性共享和盈利性共享相结合的原则、共享共赢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陈双[5]调查后发现安徽省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资源基本能满足本校学生使用,近1/3的高校能利用体育设施进行创收,各高校体育师资力量利用率低,这与高校体育部(系、室)对本校教师参与校外体育工作态度以及高校体育教师的服务意识有关;作者认为高校体育资源在满足学校正常体育工作的基础上向社区体育延伸,既能缓解社区体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也能弥补高校体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双赢的、良性的局面;高校体育资源向社区体育延伸的影响因素包括:各高校体育经费的多少、高校对体育资源的经营理念、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高校体育的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等;作者建议高校解放思想、转变管理和经营理念,高校有偿开放体育资源的基础是保证教学与训练;高校需加强和完善体育资源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体育资源开放程序、合理安排使用时间,.未能有偿开放体育资源的学校应对现有的体育资源尽可能开放,政府和高校需继续发挥行政职能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向社区体育延伸。

胡启凯[6]调查了太原市万柏林区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现状,发现高校体育资源基本处于单一教学使用状态,大部分场馆在周末和假期关闭,且多数高校领导对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持反对意见;该地区的社区体育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场地设施、投入经费及指导者队伍等社区体育资源相对匮乏,社区居民在参加体育活动中“无人指导”的人数比例高达 82.3%,绝大多数体育活动是盲目的、不科学的;作者指出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和宏观调控,使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及场地器材优势,把高校体育的优势辐射到整个社区;同时,社区可以以有偿的形式分享社区所不具备的高品质体育设施、器材和相应配套软件。这样既补充了高校体育发展的经费所需,保证了体育场地设施的更新与维护,又为社区居民提供完了善的健身服务。

3 地方高校与社区体育的合作发展研究

瞿昂等[7]对浙江省浙西地区衢州市的2 317名社区居民和1 206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衢州市存在社区体育的场地、设施和体育专业人员缺少的情况,高校均未设立与社区体育联系的组织,市体委以及社区也没有设立与高校联系的机构,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在管理上缺乏互动;作者提出了促进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良性互动的建议:高校应适当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基本任务的同时,尽可能的将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如适当降低竞技体育的强度、难度和比赛规则,开设一些群众喜爱的大众化的体育娱乐项目,在教学中对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鼓励学生参与社区体育;体育场馆设施的互补,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对体育场馆设施按照商业化运作的要求进行一定的改造或重建,在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确保赢利的前提下,以尽量低的价格向社会开放,实现“以场养场,以馆养馆”;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应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制度体系和完善管理体制;高校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加大宣传力度来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

张宏伟[8]研究了江苏省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指出江苏省存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专业人员缺少的情况,高校应在与社区体育互动的管理和宣传上加大力度,高校体育只有融入到“社会体育”中才能真正实现“终身体育”培养的目标,高校体育的场地、设施、人力与社区体育的环境氛围正好实现互补,是两者互动结合的诱饵;作者建议: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时段、场地,最大限度地面向学生和社会有偿开放;应逐步探索出能有效促进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管理模式;高校领导应转变观念,将高校大门面向社会敞开,让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宣传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在高校与社区的互动发展中,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建适合自己的教学管理模式。

王兵[9]认为制约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有缺乏相互沟通、缺少协调机构、缺少法律法规保障、高校管理者缺乏远见、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经营意识淡薄;外因有体育设施的使用难以协调、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冲突、体育经费和收益等方面的矛盾、社区和高校的治安问题、社区与高校的距离;作者提出开发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区政府应统筹建立协调委员会,成员由行政、学校、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代表构成,委员会通过定期例会讨论决定有关开发区体育开展事宜;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向社区的开放,协调好高校、体育局、公安、财政等相关部门,为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转变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主体的观念,由居委会负责社区体育具体的组织管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配备专人管理,制定考核办法;为解决人才和场地资源的缺乏,社区要主动与社区内高校沟通,成立由体育教师、社区体育指导员和家长组成的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交流活动,协调体育活动的物质资源和体育人才资源等。

徐跃坤[10]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长春市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合作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索,指出长春市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作用有:能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能促进高校体育的科研和改革、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能加快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作者还提出了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对策:建立组织机构;筹集资金加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人才引进;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竞赛;开办各种类型的体育培训班;制定并实施高校体育的对外开放政策;抓好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将对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春市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管理者应认真总结,找出潜在的结合点,将全民健身和二期课改有机结合并引向深入,为长春市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高凯[11]调查了山东省城市社区体育和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现状,指出山东省存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专业人员缺少的情况,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较低,大部分居民对花钱健身表示理解和赞成,大部分社区居民愿意进入高校健身或参加高校组织的健身俱乐部,目前山东省中小学不具备与社区互动结合的条件,而高校由于自身的各种优越条件成为与社区互动结合的首选对象,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后大部分达不到体育人口的标准,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终身体育”习惯,高校体育只有融入“社会体育”才能真正解决“终身体育” 的培养目标;作者认为在高校与社区的互动结合上教学管理模式是重点,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建适合自己的教学管理模式;高校体育应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从而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提供良性环境。

赵华[12]从系统论和管理学角度构建了石家庄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包括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分为管理体制和管理实体,管理体制分为领导、协调和操作3个系统,管理实体——联合管理中心分为经费筹措、制度保障、信息收集与宣传、活动交流、物业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监督与评价7个子中心,每个中心又有各自的实施方法和操作内容,各级指标内部有其相应的权重;该模式的发展动力是指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支撑与科学管理;而创新制度、建立健全体育法规是保证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此外,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反映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模式与社区体育发展的适应程度,对改进和完善发展模式起重要作用。

金萍等[13]设计并构建了高校与社区体育联网工程体系的结构,就是在同一辖区内,建立以优势学校为龙头,街道办事处为依托,实力企、事业为骨干的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组织结构;在更大范围内使社区体育联结成网络,形成条块结合的,在街道办事处相关科室宏观管理下的,由高校与社区体育协会协同配合进行的操作体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目前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各自独立发展的现象在我国各地区仍然广泛存在,地方政府、高校和社区大都没有设立二者协同发展的组织机构,相关法律法规也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二者的合作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2)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场地设施匮乏、资金不足、体育专业人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困难,高校体育则存在着与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相脱离的问题;二者合作正好形成互补,是解决资源短缺和高校体育社会化问题的有效举措。3)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合作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机制的完善有待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通过磨合来逐步实现,我们应该本着着眼未来、包容并进、互利共赢的原则来对待双方的合作,合作发展的模式也不是绝对的和固定的,应根据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灵活调整。

4.2 建议

1)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合作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可建立由行政、学校、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代表构成的学区体育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成立由体育教师、社区体育指导员和家长组成的协调小组作为协调机构,成立由社区青少年、社区在职人员和社区离退休人员组成的各指导站作为操作机构,三机构各司其职,可切实推进双方的合作。2)高校需对现行的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切实推进体育俱乐部教学,让学生能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的课程,加强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完成从“产生体育兴趣”到“养成体育习惯”到“实现终身体育”的过渡。3)决策机构应尽快建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合作发展的监督评价机制,创建科学的评估体系,旨在客观评价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效果,评价内容包括社区体育环境的整体发展水平、学区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等,这对改进和完善双方的合作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1] 蔡利燕.地方高校服务社区体育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5):66-68.

[2] 顾 平,杭华彬.将学校体育教学融入社区体育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苏北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教学为例[J].科技信息,2009(4):209-211.

[3] 张 强.安阳市普通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22(4):157-158.

[4] 陈 瑜,张惠红,张一弛.南京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意愿调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119-122.

[5] 陈 双.安徽省高校体育资源向社区体育延伸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6] 胡启凯.太原市万柏林区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调查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0(4):179-172.

[7] 瞿 昂,吴海亮.浙江省浙西地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6):107-109.

[8] 张宏伟,沈 辉.新时期江苏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4):61-64.

[9] 王 兵.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0] 徐跃坤.长春市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1] 高 凯.山东省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2] 赵 华.构建石家庄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3] 金 萍,邬芳艳.构建天津高校与社区体育联网工程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3(4):51-54.

猜你喜欢
社区资源体育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社区大作战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