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2013-04-11 16:36马金凤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产业基地体育产业河南省

马金凤,谢 玮

众所周知,体育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前景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4月印发的《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目前体育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尚未充分发挥出新兴产业的潜力和优势;体育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较低,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等。而作为经济不发达的中部省份,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更是处于落后地位。

为改变这一局面,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于2011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描绘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蓝图。意见指出:河南体育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建成3-5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体育产业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远景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10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1-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河南特色、影响力大的体育产业知名品牌,形成管理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产业增加值在我省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产业基地建设方面,意见要求,重点建设登封少林武术产业基地,积极推动焦作太极功夫、安阳通用航空运动等产业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济源篮球城、漯河排球城建设,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体育产业基地。

由此可见,建设体育产业基地可以有效地调动河南省发展体育产业的积极性,也将进一步发挥出体育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而体育产业基地建立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的现状,找出影响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因素,目的是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现有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根据研究内容、目的和任务的需要,本人参考了大量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专著,通过中国期刊网下载了相关的科研论文,为本论文的顺利完成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1.2.2 访谈调查法

分别与体育产业相关专家9人,各级体育产业基地管理人员18人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获得了大量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相关方面的背景知识和情况,重点询问了他们对影响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因素的看法。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运用Excel2007和Spss11.5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论证了有关结论与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产业基地定义

产业基地指的是相互有联系的公司及机构集聚的特定领域或在一定区域内建立的具有配套环境、布局相对集中的企业集群地带。它可以有效地弥补单个企业竞争力的若干不足,释放出更为可靠和强大的企业集群优势。还可以提高本地产业的创新与抗风险能力,使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定义体育产业基地为:有鲜明特色的、体育相关的单位和机构集聚的特定领域或在一定区域内建立的具有体育设施配套环境、布局较为集中的体育产业集群地带。

2.2 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现状

2.2.1 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情况

2012年2月23日,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体育产业工作会议上,由各方专家评审出体育产业基地3家:安阳市通用航空运动基地、洛阳市体育中心(场馆运营)、长葛市(体育用品制造);体育产业示范基地3家:漯河市体育中心、河南万仙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嘉宝实业有限公司。此次评审出的产业和示范基地,均是在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具有特色的机构和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突出的竞争力。

本文对这些产业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安阳所属林州市因为拥有发展通用航空和航空运动的资源优势,所以制定了围绕安阳市打造航空运动之都的战略部署,投入巨资建设通用航空运营基地、航空运动主题公园和轿顶山国际滑翔二号基地。其中轿顶山国际滑翔二号基地自然条件优越、相对高度适宜、上升气流良好,非常适合初级和中级滑翔爱好者训练使用。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基础服务设施配套还不完备,还没有成为滑翔体验飞行、航空休闲旅游的新亮点。

长葛市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已有20余家,各类体育用品年生产能力可达6 890多万套,产品种类80多种。企业年产值3.26亿元,年销售额2.98亿元,实现利税3 000多万元。这些企业培育了一批体育用品知名品牌,其中嘉宝华镖靶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洛阳市体育中心由洛阳市政府投资12.5亿元兴建,是以体育为主题,集体育竞赛、训练、健身、休闲、娱乐和游览为一体的大型体育中心。 它占地1 300亩,由6个大型体育场馆(由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射 击场、网球综合馆和自行车赛场及附属设施)组成。2007年,体育中心与河南科技大学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协议规定,在保证洛阳举办大型活动和国家、省、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前提下,洛阳体育中心要为河南科技大学提供体育教学和集会场地,河南科技大学每年要向体育中心支付一定的场馆维护、维修费用。体育中心与河科大进行的资源共享,既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减轻了一定的财政负担,又解决了高校体育场馆和教学训练设施不足的问题,这种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是一次体育产业化的有益尝试,创造了教体合作的新模式,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10年12月9日,中国首个国家级攀岩公园——河南省新乡市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正式挂牌。中国登山协会与新乡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在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定期举办攀岩赛事活动的框架协议》,中国登山协会将会每年均在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主办攀岩赛事活动。从2010年3月万仙山景区开始树立“国家攀岩公园,世界攀岩胜地”的规划目标起,目前已开发出攀岩线路300余条。另外,景区还建有通天河岩场、郭亮红岩峡谷岩场、将军峰岩场、黑龙潭岩场等4个岩场,具备了接待国内外攀岩赛事的能力。同时万仙山景区还可以作为拓展训练、野外生存探险基地、户外运动基地等专项运动基地开展体育产业开发。

2.2.2 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

除了以上产业基地以外,河南省其他地区也正在积极加快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河南省新乡市于2012年5月15日举行了新乡体育产业基地推介暨体育产业园开园仪式,有来自国内外100余家体育用品生产、经营、施工的企业共同参与,当天就签订了5.8亿元的合作协议。新乡市已制订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力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体育设施及装备企业加盟,欲将该园区打造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体育产业基地。

南阳市也正在积极筹划,准备依托南阳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休闲养生产业基地。他们力图通过培育休闲健身项目、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带、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电子竞技业等方法多管齐下,使南阳市成为具有较高规格的体育产业基地。

而河南省还将重点建设登封少林武术产业基地,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教育集团已经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少林功夫名扬天下,只要政策扶持、市场开发到位、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国家级产业基地的申请应该是事半功倍。

另外,河南省许多地区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焦作太极功夫、济源篮球城、漯河排球城建设等,都可以积极鼓励引导,使其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具有鲜明特色体育产业基地的步伐。

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还可以依托一些在省内举办的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选择突破点。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郑开国际马拉松比赛、安阳国际滑翔伞公开赛等,通过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奠定产业基地建设的基础。

2.3 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的影响因素

2.3.1 特色因素

河南省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产业资源极为丰富: 郑州有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开国际马拉松和中超职业联赛河南建业职业足球赛事等、登封有少林武术产业,焦作有太极功夫、安阳有通用航空运动产业、济源有篮球城、漯河有排球赛事、新乡有国家体育旅游基地。洛阳、焦作等地体育休闲旅游项目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也非常巨大。另外,河南西部城市的农民篮球联赛和濮阳民间舞龙等传统体育赛事,也是广大群众乐于参与的体育休闲活动。

2.3.2 政策因素

随着国家和河南省各项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出炉,河南省内各地市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也有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河南省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给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列出了一系列的财政扶持、税费减免等政策。

2.3.3 资源因素

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各项资源的支持。如体育旅游、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首先就要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如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人才等资源。有些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更要有强大的人文资源来支撑。

2.3.4 市场因素

随着广大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体育消费已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的主力军。面对各种体育消费需求的膨胀,体育市场日益完善,也使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具备了市场开发的前提。

2.4 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4.1 体育市场不完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国内外发达区成功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4 000美元,居民体育消费的热情才会被释放出来,体育市场才会活跃,体育产业才能够获得飞速发展的空间。据河南省统计局披露,河南省2011年人均GDP接近3千美元,一些地市的人均GDP更低。

2.4.2 体育企业竞争力不强,缺乏集群优势

河南省目前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滞后,知名体育品牌企业较少,体育企业竞争力不强,体育产业集群化趋势还未出现。

2.4.3 体育场馆不足,设施落后,利用率低

河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调查表明:1996—2003年底,河南省体育系统建成的投资额超过1 000万元的体育场馆有18个,还远远满足不了大型高水平体育赛事的承办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进而影响了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另据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査显示,各地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很低。许多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之初主要目的是满足承办大型体育比赛和运动训练,很少考虑赛后对外经营开发问题,体育场馆功能比较单一。另外,大型体育场后续资金匮乏,导致维修、维护工作难以开展。

2.4.4 体育产业基地管理水平较低,专门人才匮乏

无论是体育竞赛市场开发,还是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及产业基地的管理,都需要有经验的专门人才。目前的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这样的人才还很少。

2.4.5 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利益有冲突

河南省各地市由于经济水平不同,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也不尽相同。有些地区和地区之间由于利益分配等问题,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直接阻碍了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3 小结

目前的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12年河南省已经有3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3个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通过评选。这些产业基地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取决于特色、政策、资源和市场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在河南省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和先天不足,只有发现问题和充分认识到这些不足,才能够找出对策来解决问题和弥补不足,使体育产业基地在河南省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1] 藏旭恒.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钟天明.体育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 钟天明.体育经济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江和平,张海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李 明.体育产业导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 王广明.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运动,2010(12).

[7] 周清明,周咏松.成渝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开发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J].成都体院学院学报,2008(11):25-28.

[8] 林向阳,周红妹.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8):48-49.

[9] 张国强.河南省武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10] 方春妮,刘 勇.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6):97-101.

猜你喜欢
产业基地体育产业河南省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