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发展百合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2013-04-12 06:54
关键词:遂昌县遂昌百合

焦 和 玉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 323300)

1 百合的特性与生长环境要求

百合别名野百合、山百合、喇叭筒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品种。以地下鳞茎入药,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临床主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烦躁失眠、神志不清、鼻出血、闭经等症,又作保健食品被加工成百合粥、百合菜等广为食用,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世界各地。主产地有甘肃兰州、江苏宜兴、浙江湖州、湖南邵东、河南信阳等地。百合花是世界名贵球根花卉,其性强健,喜冷爽湿润气候及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不耐寒,忌干燥的石灰质土壤,在腐殖质丰富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深、厚沙质壤土中生长最好,抗病力弱,要求栽培环境通风良好。百合耐寒,但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低于10℃或高于30℃均生长不良,一般喜在pH值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g/cm3以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

2 目前全国百合产业的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开发的深入,百合的需求在逐年加大。在医疗开发上,以百合为原料开发的中成药有20大门类、200多个品种,并保持以20%以上的幅度递增;在食品健康方面,除作为八宝粥的原料外,还开发成百合饮料、百合酒、百合点心等。百合菜在南方各省更是盛行,需求量以25%的幅度递增。外贸出口也在不断扩大,不但有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从我国进口百合,美国及北欧一些国家也开始从我国购进百合,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全国百合种植面积35万余亩,产量30多万吨,总产值达50多亿元。其中湖南龙山2011年发展种植百合基地5.8万亩,面积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总产量达5万吨,实现总产值10亿元,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产品远销上海、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等地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 百合产业的投资收益风险与前景预测

百合种植虽然有较高的效益,但是由于生产投入较大,受到市场、气候、病害等影响大,因而种植风险加大。如2011年由于种植百合效益高,很多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扩大百合种植面积,从而引起百合种子价格大幅度上涨,高达12~15元/市斤,种植每亩百合仅种子投入需要7 000元以上,加上租地、劳务费、用药、化肥等,亩成本达10 000元以上。如果气候出现异常,病害重、价格低、产量低,势必效益差;同时,百合主要以鲜销为主,贮藏运输设备落后,上市期短,极易变质腐烂;加上加工量偏少,种植风险将进一步加大。据百合市场行情显示,在今后1~2年内,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百合价格将处于一个稳中趋升的走势。2006年,价格在10~15元之间波动;2011年仍在15元左右运行。预计未来几年价格仍会维持目前的水平,若有人为炒作因素推波助澜,还有可能突破20元大关。

4 遂昌的地理气候环境及目前百合产业的发展状况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钱塘江、瓯江之源头。东倚武义、松阳县,南邻龙泉市和福建浦城县,西接江山市,西北与衢州市区接壤,北和龙游、金华市区毗连。介于东经118°41′~119°30′、北纬28°13′~18°49′之间。东西最大距离约78.7km,南北最大距离约66.6km,总面积2 539km2。其中山地22.56万hm2,占88.83%,耕地面积1.03万hm2,占4.0%,水域面积1.8万hm2,占7.11%。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县之称。遂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9.9℃;无霜期251d,降水量1 510mm。非常适合百合产业的发展。遂昌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从遂昌出发在3~5h的交通圈内可以覆盖长三角几大重要城市,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比其他地区发展百合产业更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势。发展百合产业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农民增收致富的选择。

目前遂昌的百合产业在柘岱口乡种植面积最大,在以遂昌新龙百合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带领下,从2011年的种植30亩百合基地,2012年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350余亩,种植范围也从柘岱口乡延伸到黄沙腰、王村口、濂竹等乡镇,发展速度之快,始料未及。按照合作社负责人的介绍,到2013年种植面积将扩大到3 000亩以上,届时合作社将探索对鲜百合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种植农民收入。

5 遂昌发展百合产业面临的几个问题

5.1 种植投入大,发展遇到资金困难

百合种植虽然有较高的效益,很多农户种植积极性也很高,但是由于生产投入较大,受市场、气候、病害等影响大,因而种植风险加大。据悉:今年百合种子价格大幅度上涨,高达13~15元/斤,种植每亩百合仅种子投入近7 000元,加上租地、劳务费、用药等,亩成本达10 000元以上。如果气候出现异常,病害重、价格低、产量低,势必效益差;同时,百合主要以鲜销为主,贮藏运输设备落后,上市期短,极易变质腐烂;加上加工量偏少,种植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上述情况的存在,导致许多农民光打雷不下雨,加上农民长期的小农意识思维和短视目光,扩大百合种植面积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5.2 扩大种植面积面临土地流转问题

土地问题是关系到遂昌县百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要发展百合产业,必须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作为保障。鉴于遂昌县耕地资源的稀缺,山地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土地流转制度面临规范操作。而现实是土地流转必须有较长年限,农民才愿意,他们的利益才有保障;但对百合种植户来讲,他们希望年年换地,这样生产成本低、病害轻、效益好,对流转土地进行长期生产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出现一个土地流转协调问题,只有将土地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百合生产可持续发展。

5.3 规模化种植面临技术、营销管理等人才问题

由于百合的种植门槛比较低,只要拥有一定的资金和劳力,农民都可以进行种植,由此导致大面积进行种植的势头。然而遂昌县对百合的种植才刚刚开始,不论种植技术还是营销管理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人才、技术支撑,这些都会导致农民辛苦一年收入无几的局面。

6 遂昌发展百合产业的几点建议

6.1 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遂昌县距离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城市市场近的地理优势,广泛宣传,让当地群众更多地了解种植百合的经济效益。各乡镇组织好适度规模的百合生产现场会,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举办百合生产技术培训,正确引导农民推广种植百合。适时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到上海江桥市场参观,亲身感受一下百合在上海市场的需求量。

6.2 强化政府推动

根据百合生长适宜环境的要求,全县二十个乡镇都可以大力发展百合生产,同时可以提高全县冬闲田的复种指数,这也是农业部门对我们的要求。各级领导要真正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抓百合产业同抓茶叶生产一样,采取各种行政扶持措施,积极帮助种植户解决土地流转以及生产中用电用水、产品销售等矛盾,鼓励外地百合种植户带着种子和技术来和当地农户合伙种植,从而推动当地百合生产发展。通过举办百合王或百合种植大户的评选活动,来激励广大农户种植百合的积极性。

6.3 坚持产业化发展

一是建立产业化保障机制。制定百合产业优惠政策,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租赁、转让、互换、承包、入股或买断使用权等形式,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快遂昌百合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建立健全百合产业保险机制,提高百合产业抗风险能力。二是健全产业化服务体系。稳定技术指导员,稳定掌握技术的农户,建立定期培训机制,确保5~10亩以上的农户有1名农民技术员负责,每年分阶段集中开展百合生产技术培训。同时要引进优秀人才,聘请知名专家,壮大科技队伍。三是创新产业化参与机制。制定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干部、能人、大户参与百合产业建设,重点发挥干部带头作用,在发展百合产业中发现干部、培养干部,激发广大干部抓百合产业的积极性。四是增强产业化运行效益。围绕百合产业建设,着力从生产基地、产品供应、精美包装、贮藏保鲜、市场营销、精深加工、货运物流等方面实施关联配套产业项目引进和建设工作,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化程度。

猜你喜欢
遂昌县遂昌百合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风吹百合香
何鹤
清心消暑话百合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新荷初绽
百合依依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